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和“药”——中医的药物安全观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琰 刘静 朱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0-993,共4页
中医对"毒"的认识与现代毒理学、毒副作用不尽相同,中医传统上认为"毒"和"药"相通,"毒"既可表示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可表示药物的毒副作用。正是认为中药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双重性,中医强... 中医对"毒"的认识与现代毒理学、毒副作用不尽相同,中医传统上认为"毒"和"药"相通,"毒"既可表示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可表示药物的毒副作用。正是认为中药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双重性,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方剂配伍、药物炮制,从而弭除药物安全性问题。随着现代药理毒理、药物警戒等手段与中医药研究结合,中药安全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药 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瘿合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轴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关溪 赵亮 +1 位作者 刘力 徐德生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从纠正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轴紊乱角度,探讨消瘿合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组,消瘿合剂小、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 目的从纠正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轴紊乱角度,探讨消瘿合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组,消瘿合剂小、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消瘿合剂小、大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消瘿合剂浓缩液17.24,68.95 g·kg^(-1),雷公藤多苷组每日给予雷公藤混悬液6.25 mg·kg^(-1)。连续灌胃8周。放射免疫法(RIA)检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形态;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脾脏Foxp3、白细胞介素(IL)-17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FT3、FT4、Tg Ab均升高(P<0.01,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消瘿合剂大剂量组FT3、FT4、Tg Ab显著降低(均P<0.01)。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炎症浸润评分0分,模型对照组4分,雷公藤多苷组4分,消瘿合剂小剂量组3.5分,消瘿合剂大剂量组2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消瘿合剂大剂量组炎症浸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Foxp3 mRNA表达降低,IL^(-1)7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干预各组Foxp3mRNA均表达升高,IL^(-1)7mRNA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下降,Th17细胞比例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消瘿合剂大剂量组Treg细胞比例均升高,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1)。结论消瘿合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的干预作用可能与上调Foxp3 mRNA表达,增加Treg细胞比例,减少IL^(-1)7mRNA表达,下调Th17细胞比例,即以纠正Treg/Th17细胞轴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瘿合剂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T细胞 调节性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炎相关的结直肠癌的癌变因素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欣 罗晓平 +1 位作者 刘琼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直肠炎性病变,随着病程延长,癌变风险增加。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RC)是IBD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全球CR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讨论了CRC的主要癌变因素,包括IBD患者的病程、病变范围、遗...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直肠炎性病变,随着病程延长,癌变风险增加。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RC)是IBD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全球CR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讨论了CRC的主要癌变因素,包括IBD患者的病程、病变范围、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并对与CRC发病机制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通路、Wn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激活,以及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的表达失调进行了概述,为CRC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结肠癌 直肠癌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内皮素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华 吕海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黏附分子、炎症反应因子及内皮素等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10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服用阿托伐他汀...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黏附分子、炎症反应因子及内皮素等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10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复方丹参滴丸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血栓素B2(TXB2)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细胞黏附分子、炎症反应因子、NO、ET、PAGM、TXB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疗程治疗后,两组sICAM-1、sVCAM-1、MCP-1、TNF-α、hs-CRP、ET、PAGM、TXB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复方丹参滴丸组sICAM-1、sVCAM-1、MCP-1、TNF-α、hs-CRP、ET、PAGM、TXB2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和西药组NO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复方丹参滴丸组NO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辅助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栓的形成,可有效缓解老年颈动脉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复方丹参滴丸 老年 阿托伐他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纳气膏方制剂对于支气管哮喘临床作用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庄俊嵘 张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45-946,共2页
本文对临床上温肾纳气颗粒剂膏方用于支气管哮喘作用与传统膏方制剂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剂膏方对于哮喘肾阳虚患者的腰酸肢软和畏寒两者证候,与传统制剂膏方相比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温肾纳气膏方 临床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