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湿热证“异病同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畅 苟小军 +5 位作者 黄迪 赵超群 刘平 慕永平 曹健美 张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392-407,共16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变化层面揭示"湿热证"异病同证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湿热证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者30例为对照,联合选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 目的:从代谢组学变化层面揭示"湿热证"异病同证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湿热证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者30例为对照,联合选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两个代谢物检测平台,对血清样本进行全谱代谢组学检测。并运用多维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三种不同疾病湿热证的共性及特异性变化物质。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疾病湿热证组间代谢组学差异物质,并与健康组对照,发现肌苷、尿苷、天门冬氨酸、油酸甘油酯、乳酸盐是三种疾病湿热证的共同变化物质。结论: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发现,上述三种不同疾病的典型湿热证之间,既有反映不同疾病的差异性物质,又存在与湿热证相关的共性物质,从而在代谢水平上为中医"异病同证"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代谢组学 湿热证 异病同证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