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赵瑜
胡义扬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教育部肝肾疾病病证实验室/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
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
-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621-1625,共5页
-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9ZX10004-601):病毒性肝炎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的建立
负责人:胡义扬
+7 种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2012ZX10005001-004):基于转化医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生物学研究
负责人:胡义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373857):基于代谢组和转录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舌象生物学基础研究
负责人:胡义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403298):基于方证生物网络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潜在标志物研究
负责人:赵瑜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基金项目(14ZR1442000):基于方-证生物网络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客观化研究
负责人:赵瑜
-
文摘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证相应的疗效反馈是验证证候内涵的有效方式,基于药物靶标网络和证候网络"共模块"的比对分析,可以在系统的分子水平上明晰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聚焦证候的潜在标志物,筛选和聚焦所得的证候潜在标志物最终仍需要大量反复的临床实践的验证。目前,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总体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对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群多处于初步单一的分析,缺乏对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聚焦和验证。中医证候的研究需要从整体论和转化医学理念出发,立足临床,采用"病-证-方"结合及"整合-聚焦-验证"的体系思路,在严格的临床样本选择与质量控制前提下开展研究工作。
-
关键词
证候
中医药
客观化
系统生物学
-
Keywords
Syndr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bjective
systems biology
-
分类号
R2-03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