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8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融入临床的在地化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高静 黄兰英 +1 位作者 廖文娟 张莎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8-51,共4页
叙事医学理念和意义在我国临床中已得到广泛传播,但实践方面明显滞后,特别是中医叙事医学方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研究点,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及考核机制、开展精细阅读、“60s听患者说”训练、构建中医平行病历、同伴教育... 叙事医学理念和意义在我国临床中已得到广泛传播,但实践方面明显滞后,特别是中医叙事医学方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研究点,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及考核机制、开展精细阅读、“60s听患者说”训练、构建中医平行病历、同伴教育等方式,在构建中医叙事医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包括多措并举,规范叙事医学工具的使用;引入“象思维”,帮助医务人员构建“故事思维”;引入医务社工,助力叙事医学走深走实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人文 人文精神 中医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萌 蔡淦 +3 位作者 李甫 龚彪 张振超 邵家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8-522,共5页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广泛运用于肝胆胰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术后胰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难度。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广泛运用于肝胆胰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术后胰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难度。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西药有限,且具有诸多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中医药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方面有效,可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且有整体调节、无特殊禁忌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由于中医药的复杂性及处方的个体差异性,目前仍难以得到明确的循证证据,且相关基础研究较少,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目前仍难以明确阐述。本文归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内容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医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临床应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和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圆未 王水英 +4 位作者 孙亚林 郭蕴萍 王林 平键 金周慧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嘌呤饮食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对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治疗手段也有提升空间,而中医药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嘌呤饮食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对尿酸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治疗手段也有提升空间,而中医药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尿酸性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中医药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发病机制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脑-肠轴理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余淑漩 赵鋆 叶青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78-2382,2388,共6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又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一类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患儿的特征表现为社交与沟通障碍,临床上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其肠道菌群组成与正常儿童不同,因此提出以脑-肠轴理论治疗ASD的思路。中医...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又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一类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患儿的特征表现为社交与沟通障碍,临床上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其肠道菌群组成与正常儿童不同,因此提出以脑-肠轴理论治疗ASD的思路。中医基于脑-肠轴理论治疗ASD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治法、中医外治法(针刺、推拿、艾灸、耳穴压豆),通过改善ASD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和菌群平衡,从而改善脑神经功能及核心症状。中医药基于脑-肠轴治疗ASD的临床研究处于初始阶段,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匮乏,且主要集中于中药内服、针刺和推拿疗法,缺乏用于胃肠道疾病的其他中医疗法的临床试验。需更多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基于脑-肠轴理论治疗ASD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中药 针刺 推拿 艾灸 耳穴压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冯嘉文 彭渊 +2 位作者 孙鑫 邢枫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84-2188,2195,共6页
肺纤维化是一种难治性肺部疾病,预后较差。目前抗肺纤维化的药物种类较少,且疗效有限、不良反应多,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新的更为有效而又安全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现综述了补虚活血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和通络法等中医方... 肺纤维化是一种难治性肺部疾病,预后较差。目前抗肺纤维化的药物种类较少,且疗效有限、不良反应多,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新的更为有效而又安全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现综述了补虚活血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和通络法等中医方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特点,简述了存在问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中医药 补虚活血法 益气养阴法 活血化瘀法 通络法 临床疗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辨治思路探讨
6
作者 赵亦卿 朱惠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辨治思路。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相关方剂进行...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用药规律及辨治思路。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相关方剂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72篇文献,涉及方剂88首、中药213味,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等,四气以寒、平、温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肺、心、肾为主,关联规则10条,聚类方3个。结论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常用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辨治思路以调和阴阳为基本原则,注重养血以安心神、潜阳以定心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肿瘤相关性失眠 用药规律 辨治思路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惠蓉 丁一上 +1 位作者 成虹 段艳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6期145-147,共3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是中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实践,就如何进行中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验室规划先行,构建实验共享平台,开放实验室,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 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是中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实践,就如何进行中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验室规划先行,构建实验共享平台,开放实验室,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附属医院 中医药 开放实验室 实验共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要的张力与中医百年困惑-兼评何裕民新著《中国医学再出发--复兴时代与中医药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龚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69,共5页
百年来,对中医的发展路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给出的答案迥异。站在最前沿的思想家批评中医的居多,但中医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持必要张力是主要原因。《中国医学再出发——复兴时代与中医药学》既进行了文化和医... 百年来,对中医的发展路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给出的答案迥异。站在最前沿的思想家批评中医的居多,但中医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持必要张力是主要原因。《中国医学再出发——复兴时代与中医药学》既进行了文化和医学史通考,又集中做了哲学思考,并对中医学的未来寄予厚望,全书坚持必要的张力思维,游刃于中西古今之间,贯彻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原则,固守核心价值体系,又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精华,未来,这一思路将助力中医再出发,走出百年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要的张力 中医发展 复兴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涛 周志佳 +3 位作者 游丽萍 郑超 朱晓俊 孙学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6,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但是目前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西药。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优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调节细胞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但是目前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西药。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优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稳态及维持糖脂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NAFLD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靶点。然而目前尚未见中医药通过AMPK调控NAFLD的系统综述,故本文对中医药通过AMPK通路调控NAFL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377
10
作者 葛继荣 郑洪新 +12 位作者 万小明 王拥军 卢敏 杨鸫祥 罗毅文 赵咏芳 鞠大宏 刘柏龄 孙树椿 王和鸣 施杞 石印玉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提供参考。共识提出: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和血瘀气滞证,明确相应治法和中药方剂;原则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检测项目,关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与监测;并强调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与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论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个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黄敏华 徐燕 +4 位作者 姚成增 符德玉 徐帮杰 周宇芳 赵燕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型患者,每个证型各30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个中心共同完成。入选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治疗,再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心气虚者予以独参汤(人参)加减;心阳虚者予以芪附(黄芪、附子)汤加减;心肾阳虚者给予真武汤合鹿角丸(茯苓、白芍、白术、附子、生姜、鹿角、桂心、甘草)加减。随访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血浆凝血酶原、肾素、血管紧张素II(AngⅡ)、醛固酮、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SD)、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左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组患者LVDD、BNP、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阳虚患者BNP、肾素、血管紧张素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肾阳虚患者BN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疗效分别为66.67%、76.67%、66.67%,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76.67%、80.00%、80.00%,3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CHF的不同病程阶段给予中医药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于病程初期心气虚阶段患者,应早期中医药干预治疗,可通过改善神经-内分泌水平,抑制RAAS激活,从而抑制早期心室重塑,延缓CHF进一步恶化,有利于CHF患者的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气虚 心阳虚 心肾阳虚 脑利钠肽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心超 心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平 慕永平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51-457,共7页
近1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与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医药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应,而且在保肝、抗炎、抗肝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综合治疗优势。在非酒精... 近1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与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医药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应,而且在保肝、抗炎、抗肝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综合治疗优势。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及肝硬化、晚期肝癌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是我国医药领域的重要优势特色,需要大力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肝硬化 脂肪肝 肝炎 慢性 肝肿瘤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13
作者 刘成海 刘平 +2 位作者 胡义扬 徐列明 刘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包括病理机制与诊断方法等;回顾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及其认识,指出我国的肝纤维化临床治疗学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继而介绍我国抗肝纤维化新药与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包括扶... 本文首先介绍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包括病理机制与诊断方法等;回顾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过程及其认识,指出我国的肝纤维化临床治疗学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继而介绍我国抗肝纤维化新药与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药制剂,包括扶正化瘀方、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861合剂等。接着介绍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方的多途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包括抗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等,而且针对肝纤维化的不同病理阶段,该方具有各自的药物配伍特点,目前已知该方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丹酚酸B、苦杏仁甙与虫草组分等。最后,展望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发展前景,一方面加强临床试验,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其国际化;另一方面,开展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展肝硬化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学 临床治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姚东升 刘平 +1 位作者 胡义扬 孙明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13-1115,共3页
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而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防治中有独特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特色... 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而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防治中有独特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特色用药等方面综述近几年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医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付晓伶 盛伟磊 +2 位作者 王亚丛 刘慧 李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科研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的、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中药处方,对最后筛选所得的39个医案中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科研提供新思路。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的、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中药处方,对最后筛选所得的39个医案中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4.1平台,对高频药物进行用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总计纳入39篇文献,63个中药处方,共使用药物132味,药物使用总频率为556,高频药物(频数大于10)为乌梅、甘草、僵蚕、白术、茯苓、党参、黄芪、赤芍等17味。经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得到强关联药对3组,推测具有潜在关联规则的药物为乌梅及僵蚕、乌梅、僵蚕及穿山甲等5条,且几乎所有相关配伍中均有乌梅。结论:中药汤剂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核心药物为乌梅,核心药对为乌梅配伍僵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购物篮分析法 核心药物 乌梅 僵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中医药抗器官纤维化临床研究思路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志敏 景菲 +3 位作者 吕靖 彭渊 陶艳艳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64-2867,共4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正虚血瘀”是慢性肝、肺、肾疾病的病机特点,存在“异病同治”补虚化瘀的理论基础,且存在方-证效应的物质基础。病证结合、精准治疗、改善预后是器官纤维化疾病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肝、肺、肾纤维化疾病“正虚血瘀”中医基本病机,通过加载扶正化瘀中药开展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前瞻性RCT临床试验,对“方-证-效”的关联进行验证;并采用临床信息与生物样本,发现效应目标人群特征,探讨方证相应的内在原理,有利于阐明正虚血瘀的证候内涵,促进中医药在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纤维化 异病同治 病证结合 机制 证候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卫生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华 马俊坚 +3 位作者 王见义 史万忠 王雨浔 李巧妹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1期15-16,共2页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组对全国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卫生资源 优化配置 医疗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程悦蕾 朱惠蓉 张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219-2224,共6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导致病人生存期不高;且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致使患者不能耐受。故在大肠癌术后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导致病人生存期不高;且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致使患者不能耐受。故在大肠癌术后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药治疗,对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术后调整机体功能、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专著、期刊报道等文献资料的查阅,从学术经验及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疼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之毅 刘慧 施志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疼痛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甲氨蝶呤致药物性肝损伤合并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曦 陆璐 +1 位作者 顾宏图 孙明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0-1082,共3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多以急性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直接以肝硬化失代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较少见.现报道中药治疗甲氨蝶呤致DILI合并肝硬化失代偿上消化道出血1例如下.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硬化 中医疗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