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俞璐 张秋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13-217,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遭受一定时间缺血的脑部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增剧的情况,作为引起多种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它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多途径损伤的级联反应过程。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瑰宝,在治疗脑血管疾病...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遭受一定时间缺血的脑部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增剧的情况,作为引起多种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它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多途径损伤的级联反应过程。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瑰宝,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体现其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近年关于中医药干预脑缺血模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临床研究日益增多。该文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血流量改变,氧自由基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钙超载,炎症反应及血脑屏障的破坏六个方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阶段的病理机制进行阐述,同时针对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在不同病理环节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就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围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俞璐 李敏琤 夏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不同分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MCI国际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63例MCI患者并进行aMCI和naMCI分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临...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不同分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MCI国际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163例MCI患者并进行aMCI和naMCI分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舌脉,根据王琦等制订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判断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研究纳入的163例MCI患者中,aMCI 126例,naMCI 37例。一般资料中,性别和年龄对MCI分型没有影响(P>0.05),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MCI分型(P<0.05)。aMCI患者的体质构成中,以湿热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占比较高,分别为24.6%、22.2%、15.1%;naMCI患者则以气虚质、湿热质和阴虚质占比较高,分别为32.4%、24.3%、18.9%。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与aMCI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痰湿质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中未发现与naMCI存在相关性的体质类型(P>0.05)。结论:aMCI相关体质为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湿热质、阴虚质、气虚质同为aMCI和naMCI的易发因素,积极改善体质类型对防治MCI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体质类型 中医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干预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停药后远期疗效随访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俞璐 郁志华 +3 位作者 黄品贤 董英 王健 林水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停药后24周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AD患者181例,其中轻中度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和西药组65例;重度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和西药组25例。中药组每...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停药后24周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AD患者181例,其中轻中度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和西药组65例;重度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和西药组25例。中药组每4周进行中医辨证1次,心气虚证予调心方,肾精不足证予补肾方,挟痰者,加用礞石滚痰丸,挟瘀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西药组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疗程均为48周。停药后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疗效总评、CDR疗效变化。结果停药24周,轻中度AD患者MMSE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效率同为58.97%(23/39);ADL中药组有效率35.90%(14/39),西药组有效率41.03%(16/39);疗效总评中药组有效率56.41%(22/39),西药组有效率58.97%(23/39);CDR中药组有效率66.67%(26/39),西药组有效率58.97%(23/39)。重度AD患者MMSE中药组有效率33.33%(4/12),西药组有效率23.08%(3/13);ADL中药组有效率16.67%(2/12),西药组有效率15.38%(2/13);疗效总评中药组有效率41.67%(5/12),西药组有效率23.08%(3/13);CDR中药组有效率41.67%(5/12),西药组有效率15.38%(2/13)。结论以调心、补肾法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改善不同程度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情程度,在延缓病情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阿尔茨海默病 不同程度 远期疗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探讨各证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俞璐 刘会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1-24,221,共5页
目的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房中后循环TIA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后循环TIA各证型与LDL-C和HCY的关系。方法参照2006年发布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选择20... 目的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房中后循环TIA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后循环TIA各证型与LDL-C和HCY的关系。方法参照2006年发布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选择200例后循环TIA患者根据《中医内科学》教材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患者血清中LDL-C和HCY含量。结果所纳入的200例后循环TIA患者中,痰湿中阻证91例,占总人数45.5%,比例最高,其次为肝阳上亢证33例,占总人数16.5%。并且,痰湿中阻组、瘀血阻窍组患者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各中医证型在HCY水平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TIA最常见的证型为痰湿中阻证,痰湿中阻证和瘀血阻窍证与后循环TIA患者LDL-C水平的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对相关证型的积极干预,对缺血性脑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TIA 中医证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