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实验研究神经复元方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
1
作者 蔡丽 廖婧彤 +1 位作者 高晗 李文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灌胃处理,分离血清,获得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经不同处理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4组磷酸化及非磷酸化AR蛋白情况;检测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情况;经不同处理后利用RIP检测3组AR蛋白与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AR、p-AR蛋白表达上,经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BDNF、TrkB、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上,经AR激动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经AR抑制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组显著下调(P<0.05)。AR蛋白与LncRNA GAS5存在互作。结论:神经复元方能修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R介导LncRNA GAS5调控轴从而激活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复元方 海马神经元 雄激素受体 卒中后抑郁 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中药研究 信号通路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宁静 徐子入 +3 位作者 毛明宇 朱金诺 刘毅 李文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01-3807,共7页
目的观察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100例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在原有治疗方案上,治疗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剂,对照组加服止颤汤颗... 目的观察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100例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在原有治疗方案上,治疗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剂,对照组加服止颤汤颗粒安慰剂,疗程12周,每4周随访1次,比较两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IV(UPDRS IV)、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评价患者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随时间改善,UPDRSIV、UPDRSIV-A、中医证候评分从第8周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IMS肢体部分评分在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颤汤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复元方对卒中后抑郁大鼠BDNF/TrkB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丽 刘毅 +1 位作者 李文涛 陈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复元方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线栓大脑中动脉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 目的:研究神经复元方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线栓大脑中动脉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PS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PSD模型组、氟西汀组、神经复元方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干预28 d,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用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DNF/TrkB-mRNA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突触素I(SYN I)和突触囊泡素(SYNA)的表达水平,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的超微结构。结果:高剂量神经复元方干预后的PS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提升,海马BDNF和TrkB-mRNA表达比较模型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突触相关蛋白SYN I和SYNA的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神经复元方组海马神经元突触密度和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神经复元方可改善PSD模型大鼠抑郁症状,提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BDNF/TrkB的含量,促进海马突触素I和SYNA等突触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增强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可塑性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复元方 卒中后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B 海马 突触可塑性 中医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宁护首汤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女性更年期偏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蔡丽 刘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观察清宁护首汤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女性更年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女性更年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清宁护首汤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周,随访半年。在治疗前... 目的:观察清宁护首汤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女性更年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女性更年期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清宁护首汤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周,随访半年。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疗效判断,采用直观模拟标尺(VAS)评分法进行头痛指数评定,并对兼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运用TESS副反应量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治疗前治疗组头痛指数为12.34±7.12,对照组头痛指数为11.03±6.18,治疗后治疗组头痛指数为3.87±3.53,对照组头痛指数为7.35±5.86,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兼症平均总评分差值分别为(3.89±1.76)分和(2.92±1.58)分,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ESS量表评分分别为(4.35±1.73)分和(11.56±1.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宁护首汤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女性更年期偏头痛发作优于单用氟桂利嗪,并且在改善偏头痛兼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宁护首汤 耳穴压丸 偏头痛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