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CCI大鼠海马铁死亡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发情绪紊乱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李亚南 薛纯纯 王开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0-639,共10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模型中海马区铁死亡现象及变化,探讨海马铁死亡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诱发情绪紊乱的相关性。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CI组、CCI+F组...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模型中海马区铁死亡现象及变化,探讨海马铁死亡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诱发情绪紊乱的相关性。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CI组、CCI+F组、CCI+E组,每组8只(n=8)。CCI+F组和CCI+E组于术后7 d分别腹腔注射铁抑素1(ferrostatin-1)(10 mg/kg)和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10 mg/kg),连续注射2 d。分别于术前,术后7 d、14 d测定机械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L)、开放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glutathione peroxid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xCT)、铁蛋白重肽1(ferritin heavy polypeptide 1,FTH1),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表达水平,组织HE、尼氏、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行为学结果,CCI组大鼠MWT和PWL值较Sham组术后7 d明显下降(P<0.001),术后14 d较7 d进一步下降(P<0.001);与CCI相比,CCI+F组大鼠MWT和PWL术后14 d明显增加(P<0.001),CCI+E组MWT无明显变化,PWL明显降低(P<0.01)。CCI组大鼠术后14 d开放旷场实验测定(open field test,OFT)的总距离和中央跨格次数较Sham组明显减少(P<0.001),而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01);与CCI组比,CCI+F组总距离和中央跨格次数明显增加,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减少,CCI+E组O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GPX4、xCT、FTH1明显下降(P<0.01),MDA明显增加,GSH明显下降。与CCI组相比,CCI+F组大鼠GPX4、xCT、FTH1明显增加(P<0.05),MDA明显下降(P<0.001),GSH明显增加(P<0.01);CCI+E组xCT、FTH1表达明显减少,MDA、G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形态学结果,术后14 d CCI组较Sham组海马神经元形态损坏甚至坏死和尼氏小体减少,c-fos基因(FBJ murine osteo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c-fos)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嵴破坏明显,CCI+F组较CCI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完整,尼氏小体数量增加,c-Fos增加(P<0.05),线粒体相对完整;CCI+E组c-Fos、尼氏小体较C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14 d PWL、MWT、GPX4、OFT、c-Fos值做两两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呈正相关(P<0.01)。结论:外周神经损害诱发海马区铁死亡现象,出现情绪焦虑、抑郁,进而加剧铁死亡程度,加速中枢痛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铁死亡 海马 铁抑素1 铁死亡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睡眠障碍 被引量:16
2
作者 薛纯纯 谢磊 +3 位作者 沙中玮 黄爱苹 谷桢 王开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受损或病变而导致的顽固性疼痛,NP病人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流行病学及研究发现NP的发生发展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受损或病变而导致的顽固性疼痛,NP病人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流行病学及研究发现NP的发生发展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NP常常出现睡眠障碍;另一方面,睡眠障碍促进NP发生,导致疼痛敏感性增加;本文基于近十年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探讨NP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及NP诱发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为未来NP伴睡眠障碍的治疗及疼痛管理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睡眠障碍 抑制性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不同穴位注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薛纯纯 李夏 +3 位作者 谢磊 蔡剑峰 谷桢 王开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穴位注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构建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大鼠,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SNL组、神经妥乐平+L5"夹脊&qu... 目的:比较不同穴位注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构建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大鼠,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SNL组、神经妥乐平+L5"夹脊"穴组、神经妥乐平+L5"环跳"穴组、神经妥乐平+L5"委中"穴组及神经妥乐平+L5"足三里"穴组,于穴位注射0 d、1 d、3 d、5 d、7 d、10 d、14 d测定大鼠双足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结果:神经妥乐平注射四个不同的穴位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四个穴位镇痛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委中"、"环跳"、"足三里"、L5"夹脊"穴注射神经妥乐平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较好的镇痛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 穴位 脊神经结扎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作为内在驱动力参与骨关节炎进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孔舒祎 钱轩韬 +1 位作者 王靖 王开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5-330,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迁延不愈这一特征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并且造成了医疗消费与日俱增和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OA的治疗方案较多集中于关节内部炎症性疼痛的改善,尚无有效根治手...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迁延不愈这一特征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并且造成了医疗消费与日俱增和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OA的治疗方案较多集中于关节内部炎症性疼痛的改善,尚无有效根治手段。相关文献指出巨噬细胞的激活和炎症级联反应的启动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的介导密切相关,DAMP作为驱动剂在关节慢性炎症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存在于关节内部损伤,还可释放入血参与关节外部炎症进程,关节内外的DAMP炎症诱导作用可作为重要驱动力参与OA的进展。本文将从DAMP这一靶点入手,探究DAMP相关的关节慢性炎症正反馈调节机制以及DAMP在OA病人关节外部炎性微环境中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正反馈调节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管理下自控鞘内镇痛治疗晚期癌痛与传统管理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谢磊 黄爱苹 +3 位作者 谷桢 顾艾娜 王振鹏 王开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据报道癌症病人约60%~90%伴发混合性疼痛(伤害性、神经性、心因性等),其中10%~20%的癌症疼痛病人接受常规镇痛治疗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病程转归,甚至发生自杀等重大社会问题[1,2]。因此,有效镇痛成为癌症病人治疗的重... 据报道癌症病人约60%~90%伴发混合性疼痛(伤害性、神经性、心因性等),其中10%~20%的癌症疼痛病人接受常规镇痛治疗不能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病程转归,甚至发生自杀等重大社会问题[1,2]。因此,有效镇痛成为癌症病人治疗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研究表明,从2003年起至2020年全球将新增1 500万癌症病人[3]。癌症相关疼痛的治疗可能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问题,其中费用高昂与管理缺失是最主要的难题。由于非鞘内药物长期镇痛存在镇痛不足、副作用大等因素,鞘内药物输注治疗已成为中重度慢性疼痛的标准部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治疗 信息管理 晚期癌痛 鞘内 癌症病人 自控 缓解疼痛 医疗保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夏 薛纯纯 王开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1-664,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形式,通常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OA主要是退行性病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关节炎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大量实验证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形式,通常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OA主要是退行性病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关节炎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大量实验证明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可以强有力的降解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II型胶原,除此之外,MMP-13还可降解软骨基质中的蛋白多糖、IV型和IX型胶原蛋白、骨粘连蛋白及软骨基底膜聚糖,在OA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几年许多关于MMP-13抑制剂的研究给OA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本综述将近几年MMP-13及其在骨关节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望能对此方面的研究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基质金属蛋白酶1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杏云 王开强 吴雯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lumbar disc protrusion,LDP)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施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LDP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八段锦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lumbar disc protrusion,LDP)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施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LDP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康复锻炼方法(即飞燕点水式及拱桥式的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八段锦操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期为4周,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与术后4周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表、直腿抬高试验,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JOA评分及直腿抬高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八段锦操锻炼能提高LDP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术 八段锦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镇痛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爱苹 章巧琪 +3 位作者 谷桢 薛纯纯 王开强 谢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54-3058,共5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大鼠鞘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BDNF)对神经病理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L组、生理盐水(NS)组、空载(AAV0... 目的探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大鼠鞘内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素(BDNF)对神经病理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L组、生理盐水(NS)组、空载(AAV0)组、BDNF组、BDNF+KCC2拮抗剂(Furos)组、BDNF+NS组。于造模前、注射后0、3、7、14、21 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痛阈值。结束后WB检测脊髓背角BDNF、KCC2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组与正常组比较痛阈值明显下降(P<0.001);注射后14、21 d,BDNF组与SNL、NS、AAV0组比较痛阈值升高(P<0.001)。BDNF+Furos组注射后痛阈值明显低于BDNF、BDNF+NS组(P<0.001)。注射后21 d,BDNF组与SNL、NS、AAV0组比较BDNF、KCC2表达上调(P<0.001);BDNF+Furos组与BDNF、BDNF+NS组比较,KCC2表达下降(P<0.001)。结论AAV介导的BDNF在鞘内表达对SNL大鼠可起到镇痛作用,此作用与KCC2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素 腺相关病毒 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 脊神经结扎模型 神经病理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爽 王晓波 +3 位作者 孙懿君 施杞 薛纯纯 李晓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519,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后路减压融合UPSFS内固定与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结局指标数据,包括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值,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融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取数据后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所有研究NOS评价均符合要求。总计有588例患者接受了内固定手术,其中UPSFS固定291例,BPS固定297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改变值[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0.03)]、切口长度[WMD=-4.49,95%CI(-6.64,2.55)]、手术时间[WMD=-32.61,95%CI(-45.23,19.99)]、术中出血量[WMD=-152.63,95%CI(-208.91,-96.35)]、术后引流量[WMD=-186.21,95%CI(-286.06,-86.36)]以及住院费用[WMD=-1.68,95%CI(-2.27,-1.1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UPSFS组优于BPS组(P<0.05);而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WMD=-0.00,95%CI(-0.26,0.27)]、JOA评分[WMD=0.26,95%CI(-1.59,2.11)]、ODI[WMD=0.26,95%CI(-1.59,2.11)]、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WMD=0.01,95%CI(-0.61,0.63)]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OR=0.31,95%CI(0.10,1.0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OR=1.43,95%CI(0.60,3.40)],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UPSFS固定具有和BPS固定相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前者对患者腿痛程度的改善更加显著,同时可以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