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冬多糖的提取及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闽光 陈刚 刘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天冬多糖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及天冬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冷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天冬粗多糖,再用链菌蛋白酶E及Sevag法脱蛋白,最后用纤维素及琼脂糖凝胶层析柱纯化提取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并... 目的探讨天冬多糖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及天冬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冷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天冬粗多糖,再用链菌蛋白酶E及Sevag法脱蛋白,最后用纤维素及琼脂糖凝胶层析柱纯化提取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分子量检测。用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对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绘制量效曲线及生长曲线。结果使用本实验方法所得的提取物为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分子量为5 000~400 000 u。此分子量范围的天冬多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浓度较小时(≤800μg/ml)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浓度较大时(≥900μg/ml)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本实验所用纯品天冬脱蛋白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可靠。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天冬脱蛋白多糖在较低浓度时可促进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而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抑制其生长,且存在着量效、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中药 天冬 植物多糖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刺激双侧率谷穴脑激活效应fMRI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义磊 康英杰 +3 位作者 吴佳桢 谭文莉 罗诗蕾 詹松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电针刺激双侧率谷穴(GB8)即刻脑效应。方法:招募15例健康受试者,采用针刺专用头颅线圈,针刺双侧率谷穴及非经非穴并进行fMRI扫描,采用SPM12软件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学分析。采用R... 目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电针刺激双侧率谷穴(GB8)即刻脑效应。方法:招募15例健康受试者,采用针刺专用头颅线圈,针刺双侧率谷穴及非经非穴并进行fMRI扫描,采用SPM12软件进行预处理及统计学分析。采用REST软件提取激活脑区时间序列信号值,与各针感强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较非经非穴组,针刺双侧率谷穴后正激活脑区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及右侧海马旁回,未见负激活脑区出现(P<0.05,FWEc校正)。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时间序列信号值与酸疼、胀满及麻木针感强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采用针刺专用头颅线圈观察针刺双侧率谷穴后即刻脑激活情况,可以为探讨头穴的针刺即刻脑效应机制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 率谷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与结肠成像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乃绮 谭晓天 +3 位作者 闵南 骆承龙 刘仁武 王朝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为CTA-CTC融合组,50例为常规CT组。测量CTA-CTC融合组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的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对肿瘤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及3年总体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与术中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CTC融合图像能三维立体显示肿瘤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的走行,与术中所见一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3,t=−2.346;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A、CTC及融合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直肠癌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有利于手术医生准确地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影像学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乃绮 杨烁慧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结直肠癌患者伴发腹膜转移瘤(peritoneal metastases,PM)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准确的术前评估及是否手术治疗的选择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评估结直肠癌的PM具有局限性,因此... 结直肠癌患者伴发腹膜转移瘤(peritoneal metastases,PM)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准确的术前评估及是否手术治疗的选择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评估结直肠癌的PM具有局限性,因此考虑通过其他影像学成像方法来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除了常规MSCT外,还综述了几种功能影像学方法在结直肠癌PM评估中的作用,包括扩散加权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MRI和分子影像学,本文详细阐述了上述功能影像学方法在预测结直肠癌PM手术结果、评估治疗反应及监测肿瘤复发方面的应用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膜转移瘤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