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顾超 沈婷 +4 位作者 梅国江 安红梅 袁灿兴 张田丽 顾婷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81-2884,共4页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使中医药治疗aMCI在辨证上有据可循。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aMCI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患者进行中医症侯...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使中医药治疗aMCI在辨证上有据可循。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aMCI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患者进行中医症侯的分析。结果:在此次aMCI患者调查研究中,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证型积分最高。结论: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瘀血阻络是aMCI中最常见的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敏 张振贤 +2 位作者 吴丽丽 张烨 王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3-2305,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肝肾不足型和气滞痰阻型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潜伏期特征变化,探讨其神经电生理特征,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客观研究提供线索,对其神经电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肝肾不足型和气滞痰阻型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潜伏期特征变化,探讨其神经电生理特征,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客观研究提供线索,对其神经电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经典听觉刺激Oddball模式,对各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通过耳机给予声刺激,测定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靶刺激潜伏期,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患者AERPs潜伏期的差异性。结果:肝郁脾虚、肝肾不足与气滞痰阻证三组患者N200与P300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三组中医证型患者间N200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肝郁脾虚证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较肝肾不足证组(P<0.01)与气滞痰阻证患者(P<0.01)均明显延长。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存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变,推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存在脑认知功能的减退,且肝郁脾虚证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较肝肾不足证组与气滞痰阻证组患者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事件相关电位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敏 张振贤 +3 位作者 周展红 王晓静 张烨 吴丽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疲劳特征及抑郁、焦虑症状的差异。方法运用疲劳量表-14(FS-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82例CFS及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评及统计分...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疲劳特征及抑郁、焦虑症状的差异。方法运用疲劳量表-14(FS-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82例CFS及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评及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躯体疲劳程度、精神疲劳程度及疲劳总分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FS组患者可能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为39例(62.9%),伴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患者为23例(37.1%),未发现肯定没有抑郁症状的患者;CFS组患者可能有焦虑症状的46例(74.2%),肯定有焦虑症状的16例(25.8%),未发现肯定没有焦虑症状的患者;CFS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症组(P<0.001),两组在焦虑/躯体化、阻滞两因子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认识障碍、日夜变化、绝望感各因子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CFS组HAMA总分显著低于轻中度焦虑症组(P<0.001),两组在精神性焦虑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躯体性焦虑各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三组患者在临床中均表现为"郁"与"疲"的同时存在,在临床症状的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重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抑郁症 焦虑症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