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峻 孙伟玲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41-1843,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兼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同时,治疗中注意急则治其标,时时固护胃气,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取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分型辨治 IPSS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西医危险度转化与中医脏腑传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冀小波 朱文伟 +7 位作者 周永明 胡明辉 王婕 孙伟玲 陈海琳 鲍计章 曾庆 何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3-676,共4页
目的:明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70例患者(其中脾胃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脾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肝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例、非血液肿瘤血液... 目的:明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70例患者(其中脾胃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脾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肝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例、非血液肿瘤血液病患者30例)的原始细胞数、细胞免疫表型、SF3B1基因、TET2基因、DNMT3A基因、HDAC1基因,研究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可以作为MDS毒蕴型的定性指标;"骨髓染色体"可以作为MDS毒蕴型的预后指标;SF3B1基因多出现于低危型MDS患者中,TET2基因多见于中高危型MDS患者中。结论:MDS的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MDS低中危向高危传变与其脏腑传变(脾胃→脾肾→肝肾)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脏腑传变 西医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Th17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郑雪倩 周韶虹 +3 位作者 屠仁枫 陈英坤 胡明辉 胡令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探讨Treg/Th17失衡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医"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ITP患者92例,按中医证型分为血热妄行组30例、阴虚火旺组31例、气不摄血组31例;健康... 目的探讨Treg/Th17失衡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医"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ITP患者92例,按中医证型分为血热妄行组30例、阴虚火旺组31例、气不摄血组31例;健康志愿者30例。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数量,RT-PCR检测Foxp3和ROR-γt mRNA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不同证型的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血热妄行组低于气不摄血组和阴虚火旺组(P<0.05),气不摄血组低于阴虚火旺组(P<0.05)。3组不同证型ITP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血热妄行组高于气不摄血组及阴虚火旺组(P<0.05)。3组Treg/Th17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血热妄行组低于气不摄血组和阴虚火旺组(P<0.05),气不摄血组低于阴虚火旺组(P<0.05)。3组不同证型的ITP患者Foxp3mRNA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证型的ITP患者ROR-γt 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TP患者中Treg细胞数量减少参与了ITP的发生和发展,Treg/Th17比例失衡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Treg细胞数量、Treg/Th17比例、Foxp3mRNA水平在ITP各证型间的分布规律为血热妄行组<气不摄血组<阴虚火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T淋巴细胞 TH17细胞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正虚”、“瘀毒”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陆嘉惠 曾庆 +4 位作者 孙伟玲 胡令彦 李艳 朱文伟 周韶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预报因子WT1基因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中医"正虚"、"瘀毒"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观察50例MDS患者中医"正虚"和"瘀毒"不同分型中的IPSS预后积分分级;采用荧光定量PCR(FQ-P... 目的:探讨预报因子WT1基因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中医"正虚"、"瘀毒"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观察50例MDS患者中医"正虚"和"瘀毒"不同分型中的IPSS预后积分分级;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分别对"正虚"型与"瘀毒"型两组中的36例MDS患者与12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医证型与IPSS预后分级呈正相关(P<0.001,R=0.621),且瘀毒型患者中出现IPSS分级中较差预后的几率是正虚型患者的21倍(OR=21.0,95%CI:4.55~96.87);MDS患者的W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瘀毒型明显高于正虚型,两型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MDS中医证型与IPSS预后分级存在相关性,IPSS中中危Ⅱ及高危型为"瘀毒"证型的相关因素;MDS瘀毒型预后较正虚型患者差,WT1基因表达水平对不同中医证型MDS的病情危险度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分型 WT1 预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机特点和治疗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程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456-457,共2页
再障的中医病机脾肾亏损为本、血瘀为标、出血为变 ,因此 ,治疗上应健脾补肾以生血、活血化瘀以生新、泻火凉血以止血。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bet、GATA-3、相关信号分子、细胞因子及Th1/Th2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峻 周永明 +2 位作者 胡明辉 孙伟玲 薛志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11-1219,共9页
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从Th细胞失衡、转录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研究环孢菌素(CsA)治疗慢性AA的免疫调节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检测慢性A... 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从Th细胞失衡、转录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研究环孢菌素(CsA)治疗慢性AA的免疫调节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检测慢性AA患者治疗前和CsA治疗6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T-bet、GATA-3及STAT4、STAT6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AA患者治疗前和CsA治疗6月后外周血Th1、Th2比例及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IL-4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慢性AA患者PBMNC T-bet、STAT4mRNA表达、T-bet/GATA-3比值、Th1比例、Th1/Th2比值、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CsA治疗6月后,患者T-bet、STAT4表达、T-bet/GATA-3比值、Th1比例、IFN-γ、IL-12表达均有所下降,但T-bet、STAT4、T-bet/GATA-3比值、Th1比例、IFN-γ表达仍未达到正常水平,GATA-3、STAT6mRNA表达、Th2比例、IL-4表达在治疗前后与正常人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FN-γ/T-bet、IL-12/STAT4通路的异常活化及Th平衡向Th1型偏移在AA免疫异常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CsA能通过下调IFN-γ/T-bet、IL-12/STAT4通路的异常活化及纠正Th1过度极化而减轻AA异常亢进的细胞免疫,解除造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T-BET STAT4 GATA-3 TH1/TH2 环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同病类证”体系与IPSS-R构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文伟 周永明 +8 位作者 陆嘉惠 胡明辉 张广社 薛志忠 陈海琳 鲍计章 王婕 胡令彦 何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体系与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3例MDS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染色体、骨髓原始细胞、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体系与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3例MDS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染色体、骨髓原始细胞、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研究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上述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外周血象:血细胞减少贯穿于MDS"同病类证"主证、类证、兼证的全过程,不同类证及兼证患者三系减少的系别及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2骨髓原始细胞:在MDS"同病类证"分层体系中,骨髓原始细胞是"毒邪内蕴"的定性指标。3骨髓染色体:正常核型与简单异常核型散见于模型体系的各中医证型中,未发现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但复杂核型则多见于兼证为热毒炽盛和毒瘀阻滞型病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β2-MG: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但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5SF: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毒蕴型亦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6LDH: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构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中医证候与外周血象和骨髓原始细胞关系密切,外周血细胞减少是"虚"的基础,骨髓原始细胞是"毒"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髓毒劳 同病类证 主证 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联合健脾补肾解毒方药治疗老年MDS-RAEB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其文 张琳 +11 位作者 陆嘉惠 周永明 许毅 胡明辉 朱文伟 周韶虹 孙伟玲 鲍计章 胡令彦 王婕 李艳 陈海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中药健脾补肾解毒方药治疗老年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MDS-RAE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亚砷酸10mg/d,加入5%葡萄糖后静脉滴注4h,亚砷酸结束后予维生素C 2g/...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中药健脾补肾解毒方药治疗老年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MDS-RAE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亚砷酸10mg/d,加入5%葡萄糖后静脉滴注4h,亚砷酸结束后予维生素C 2g/d静脉滴注,连用14天,休息14天为1疗程,并同时服用自拟健脾补肾解毒方药(黄芪,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制首乌,半枝莲,甘草等组成),每天2剂,早晚各1剂;对照组30例,使用亚砷酸+维生素C,用法用量疗程同治疗组。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缓解5例(16.7%),部分缓解6例(20%),血液学改善8例(26.7%),总有效率63.4%,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面部浮肿,肝肾功能轻度异常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29例患者进入最后评估,基本缓解1例(3.4%),部分缓解3例(10.3%),血液学改善4例(13.8%),总有效率27.6%,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中药健脾补肾解毒方药治疗老年MDS-RAEB型疗效较好,较单用亚砷酸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 健脾补肾解毒方 老年 RAEB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血合剂环孢菌素治疗慢性再障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峻 周永明 +2 位作者 胡明辉 孙伟玲 薛志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活血中药复方生血合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CAA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2例CAA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9例)和脾肾阴虚型(23例),...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活血中药复方生血合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CAA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2例CAA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9例)和脾肾阴虚型(23例),脾肾阳虚型患者服用生血合剂1号,脾肾阴虚型患者服用生血合剂2号,对照组服用环孢菌素A(CsA),两组均配合支持治疗,治疗6月后,进行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外周血象/骨髓象改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生血合剂发生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CsA。脾肾阳虚型患者在临床疗效、血象改善方面优于脾肾阴虚型(P<0.05)。结论:生血合剂治疗CAA疗效与CsA相似,但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生血合剂则明显优于CsA,且生血合剂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CAA脾肾阳虚型治疗效果优于脾肾阴虚型,提示CAA"阳虚易治,阴虚难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治疗 生血合剂 中医证型 环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许鸣 陆嘉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00-1807,共8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干细胞异常的疾病,以无效造血和血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作为血液病学中信息度较低的一组"灰色病",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从分子遗传学、免疫表型特征转移到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干细胞异常的疾病,以无效造血和血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作为血液病学中信息度较低的一组"灰色病",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从分子遗传学、免疫表型特征转移到表观遗传学和微环境等方面。然而,目前对MDS的发病机制仍然无明确的定论,通常应用的分子遗传学、免疫表型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MDS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目前针对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表观遗传等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而且成果丰硕,相应的靶向药物如去甲基化药物氮杂胞苷和地西他滨等已经在MDS临床应用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DS发病机制中的造血干细胞、细胞因子、表观遗传改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优化对MDS疾病进展的监控和指导其临床用药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发病机制 造血微环境 表观遗传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和IL-3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韬 黄振翘 +2 位作者 周永明 薛志忠 甘人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84-686,共3页
本研究目的是为再生障碍性的贫血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建立了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3,以点杂交法对其靶细胞受体进行半定... 本研究目的是为再生障碍性的贫血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建立了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3,以点杂交法对其靶细胞受体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用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再生障碍性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3含量高于正常对照 ,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其靶细胞IL 3受体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结论 :IL 3靶细胞的IL 3受体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再生障碍性贫血 动物模型 IL-3 IL-3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鲍计章 赵心华 +7 位作者 周永明 朱文伟 胡明辉 孙伟玲 王婕 陈海琳 陆皓 李昌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96-2899,共4页
目的:比较生血灵系列辨证与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选择120例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以生血灵系列辨证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以及对照组予以环孢素联合小剂量... 目的:比较生血灵系列辨证与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选择120例激素抵抗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以生血灵系列辨证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以及对照组予以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每组各6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比较成本一效果比以分析卫生经济学效应。结果:两组激素抵抗型ITP患者治疗12周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费用及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灵系列辨证治疗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优于环孢素,并具有更好的卫生经济学效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血灵 环孢素 成本一效果比 卫生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分期序贯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峻 孙伟玲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1-193,共3页
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将本病分为三期,采用中药分期序贯疗法联合化疗治疗,临床取效明显。化疗前期,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凉血止血、兼以益气养阴;化疗期,益气养阴,健脾和胃,化湿助运,加用少量清热解... 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将本病分为三期,采用中药分期序贯疗法联合化疗治疗,临床取效明显。化疗前期,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凉血止血、兼以益气养阴;化疗期,益气养阴,健脾和胃,化湿助运,加用少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品;化疗后期,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兼以清解邪毒。治疗过程中,还要急则治其标,时时护胃气,起到增效减毒、逆转耐药、增强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消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提高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中医药治疗 分期序贯疗法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证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及生血灵干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文伟 周永明 +2 位作者 袁乃荣 何玮 陈海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55-21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亚型的表达水平及生血灵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脾肾阳虚型ITP和脾肾阴虚型ITP患者在生血灵治疗前后GRα和GRβ的免疫阳性的外周血...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亚型的表达水平及生血灵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脾肾阳虚型ITP和脾肾阴虚型ITP患者在生血灵治疗前后GRα和GRβ的免疫阳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数目的变化,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脾肾阳虚型和脾肾阴虚型ITP患者GRα免疫阳性PBMC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但两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阴虚型ITP患者GRβ免疫阳性PBMC数明显高于脾肾阳虚型(P<0.05);经生血灵治疗后患者GRα数上升,GRβ数下降。结论:脾肾阴虚型ITP患者GRβ数较脾肾阳虚型明显升高,GRβ可作为脾肾阴虚型ITP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生血灵治疗ITP能调节GRα和GRβ的比例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 生血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永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顾敏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0-2301,共2页
周永明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血液病专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损,强调健脾补肾治其本;病程中常伴随邪毒因素,需要清解邪毒治其标;病久不愈常致瘀血内停,常用活血... 周永明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血液病专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损,强调健脾补肾治其本;病程中常伴随邪毒因素,需要清解邪毒治其标;病久不愈常致瘀血内停,常用活血化瘀以生新,这是周师治疗MDS的特色,也体现了其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经验 周永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中药复方干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甲基化的崭新研究途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其文 张琳 +1 位作者 申小惠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68-1469,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该病发病机制的尚未明确。基因甲基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最受认可的发病机制。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是研究MDS基因甲基化的新方法,通过比对中药干预前后全基因组甲基化位点的改变,可能找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该病发病机制的尚未明确。基因甲基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最受认可的发病机制。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是研究MDS基因甲基化的新方法,通过比对中药干预前后全基因组甲基化位点的改变,可能找到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基因甲基化 全基因组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1例
17
作者 梁芳 杨婷婷 周永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7-618,共2页
患者男,60岁。因右下肢小腿肿块疼痛2个月,于2019年2月18日至我院中医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右小腿出现肿块,肤色暗红,扪及肤温升高,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且肿块逐步增大,伴疼痛,患者无发热、盗汗、关节疼痛及体重减轻等。结... 患者男,60岁。因右下肢小腿肿块疼痛2个月,于2019年2月18日至我院中医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右小腿出现肿块,肤色暗红,扪及肤温升高,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且肿块逐步增大,伴疼痛,患者无发热、盗汗、关节疼痛及体重减轻等。结合我院下肢血管超声,于我院急诊继续予静脉滴注可乐必妥及头孢呋辛抗感染后无效,且患者下肢原肿块出现破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 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中药醇提物调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及TLR2表达诱导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鸣 郭元成 +4 位作者 任建业 徐白雪 曽庆 胡琦 陆嘉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98-2106,共9页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中药复方醇提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Toll样受体2(TLR2)表达的干预作用,分析其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MDS患者15例(正虚组10...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中药复方醇提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Toll样受体2(TLR2)表达的干预作用,分析其对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MDS患者15例(正虚组10例、瘀毒组5例),正常组3例的BMMNCs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中药醇提物干预后HDAC1、TLR2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MDS患者HDAC1、TLR2基因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正虚型患者与瘀毒型患者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扶正、祛邪药对HADC1、TLR2和凋亡水平均有影响,但扶正药与祛邪药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组蛋白乙酰化相关表观遗传学异常和先天免疫失调均与MDS发病有关,有效扶正与祛邪中药复方醇提物对正虚、瘀毒型MDS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和TLR2表达水平均具有调控作用,提示中药可能通过降低HDAC1水平调控TLR2表达,最终影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药醇提物 骨髓单个核细胞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调控自噬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洪 陆皓 朱伟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8,共7页
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多组分激活的自我降解代谢方式,是将受损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通过溶酶体降解再利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的生物合成、营养和代谢平衡及应激与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 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多组分激活的自我降解代谢方式,是将受损细胞器及大分子物质通过溶酶体降解再利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的生物合成、营养和代谢平衡及应激与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自噬密切相关,调控自噬可以作为治愈此类疾病的重要途径。中药复方拥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很多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中药复方调控自噬相关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自噬 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永明论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广社 申小慧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向白血病转化的倾向,目前临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的疗效不甚理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周永明教授行医30余载,具有丰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向白血病转化的倾向,目前临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的疗效不甚理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周永明教授行医30余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作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现将周永明教授论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期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证经验 健脾补肾 周永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