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髓水肿样及囊样病变与软骨病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自明 常时新 +3 位作者 田芳 鲍虹 周蕾 袁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髓水肿样及囊样病变与关节软骨缺失的关系。方法:68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6例135个膝关节进行了随访,随访期限为12~30个月。采用半定量积分系统WORMS分析膝关节骨髓水肿样和囊样病变的分...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髓水肿样及囊样病变与关节软骨缺失的关系。方法:68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6例135个膝关节进行了随访,随访期限为12~30个月。采用半定量积分系统WORMS分析膝关节骨髓水肿样和囊样病变的分布及邻近关节软骨状况。以骨髓病变稳定组作为参照,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同一分区软骨下骨髓病损与软骨缺损之间的关系。结果:不伴有明显关节软骨病损的各分区其软骨下骨质病变发生率有明显差异,以胫骨中部分区较高。随访对照研究显示骨髓病变与软骨病损具有明显相关性,新发骨髓病灶相较稳定病灶的局部关节软骨病损的风险更为明显(OR=3.9),基期及随访期未见骨髓病变的病例组软骨病损风险远小于病灶稳定不变组(OR=0.1)。结论:膝关节承重部位相对易于发生软骨下骨髓病损,软骨下骨髓水肿样病变及囊样变与同一区域软骨病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骨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 骨髓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军 陈笛 裴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3,共6页
针灸作为一种补充或替代治疗,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遍应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医针灸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应用。WHO面向全世界推荐了64种针灸适应证。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中枢作用机制 运动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针刺 替代治疗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腰韧带的MRI形态研究及其在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自明 丁永生 +2 位作者 田芳 鲍虹 袁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系。结果:985侧髂腰韧带,其髂腰韧带主要部分均起自L5横突。研究发现髂腰韧带形态学特点及走行等方面差异均相当显著。通过观察髂腰韧带水平,将其作为椎体分段定位标志,所有46例移行椎病例均能准确定位。结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尽管变异明显,但其解剖定位相对恒定,MRI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能清晰显示其形态。临床利用其进行腰骶部移行椎节段定位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韧带 腰骶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脱出症中后纵韧带破裂的MRI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薛峰 陈霞 丁永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脱出症中后纵韧带破裂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56个椎间隙)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脱出症伴后纵韧带破裂患者,对其术前的MRI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合后纵韧带低信号线的完整性、脱出髓核的大小及移位...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脱出症中后纵韧带破裂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56个椎间隙)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脱出症伴后纵韧带破裂患者,对其术前的MRI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合后纵韧带低信号线的完整性、脱出髓核的大小及移位的方向等MRI表现,观察MRI诊断后纵韧带破裂的正确性。结果:腰椎后纵韧带在MRI所有序列上都表现为一细低信号线,判断后纵韧带破裂的最可靠的征象是椎间盘外围低信号线的缺损、中断或消失。脱出髓核的前后径为6.0~13.5mm,上下径为4.1~44mm,轴位像显示27个脱出髓核面积大于椎管横断面的50%,29个小于50%。脱出髓核向后上方移位12个,移位距离为6.3~16.5mm;向后下方移位36个,移位距离为7.2~39mm;水平后移8个。本组55例(56个)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中,MRI矢状位T1加权图像上,有51个(91.1%)可诊断为后纵韧带破裂者;矢状位T2加权图像上,有49个(87.5%)可见后纵韧带破裂;轴位T2加权图像上,有50个(89.3%)可见后纵韧带破裂。结论:综合观察分析后纵韧带低信号线的完整性、脱出髓核的大小及其移位的方向等MRI的征象,能明显提高MRI对后纵韧带破裂诊断的正确率,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脱出 后纵韧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在口咽期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万萍 Ding Ruiying +3 位作者 祝乐群 黄立 张宏 黄昭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2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分析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VFSS)结果。方法 16例知情同意吞咽障碍患者接受VFSS检查。分别采用稀钡餐(50%w/v)、稠钡餐(270%w/v)、饼干沾稠钡餐进行咀嚼测试。一口量为10 ml。采用正位、侧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 目的分析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VFSS)结果。方法 16例知情同意吞咽障碍患者接受VFSS检查。分别采用稀钡餐(50%w/v)、稠钡餐(270%w/v)、饼干沾稠钡餐进行咀嚼测试。一口量为10 ml。采用正位、侧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侧梨状窝对称情况、口期时长、咽期起始时间、咽期时长、滞留、误吸及其时间、剂量等。结果 5例为口期吞咽障碍;3例为咽期吞咽障碍,显示存在咽期起始迟缓,并且有1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8例为口咽期吞咽障碍,其中5例不伴误吸,3例伴有误吸,其中2例为安静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前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梨状窝滞留引起),1例无法判断误吸时间。4例误吸患者中,3例存在钡剂25%以上的重度误吸,1例存在5%的轻度误吸,同时配合吞咽康复治疗。结论 VFSS检测可为制订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 吞咽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梗死的磁共振诊断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田芳 丁永生 +1 位作者 周自明 袁军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梗死的MRI诊断,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脊髓梗死的7例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矢状位T1WI、T2WI、SPIR和轴位T1WI、T2WI,其中6例病例有增强扫描,5例有扩散加权序列。结果:脊髓梗死诊断7例:颈段3例,胸腰... 目的:探讨脊髓梗死的MRI诊断,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脊髓梗死的7例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矢状位T1WI、T2WI、SPIR和轴位T1WI、T2WI,其中6例病例有增强扫描,5例有扩散加权序列。结果:脊髓梗死诊断7例:颈段3例,胸腰段4例。MR信号强度与发病时间、病程进展有关:发病3天内脊髓略肿胀,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扩散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3~14d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扩散为高信号。2周后扩散为混杂信号。缓解期,病变受损范围可减少1~2个节段。结论:MRI可显示脊髓梗死的病变范围及受累部位,与临床结合,可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区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真真 吴颖为 陶晓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区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颞颌关节区GCTTS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颌面部常规3.0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2例行~1H-MRS检查。结果:14...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区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颞颌关节区GCTTS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颌面部常规3.0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2例行~1H-MRS检查。结果:14例GCTTS均呈弥漫性生长,伴明显骨质破坏,以膨胀性、溶骨性破坏为主,6例同时伴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并出现颞颌关节间隙增宽及颅底组织的侵犯。14例GCTTS中,在T_1W I上呈等低信号10例(10/14)、等信号3例(3/14)、混杂高信号1例(1/14);在T_2WI上病灶呈稍高信号6例(6/14)、低信号5例(5/14),混杂信号3例(3/14)。注射Gd-DTPA增强后,9例呈轻中度强化,4例呈明显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DCE-MRI结果显示,7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速升平台型,1例为持续上升型。2例~1H-MRS扫描均在3.2ppm处可见明显Cho峰。结论:颞颌关节区GCTTS表现为弥漫性、侵袭性生长;T_1WI上以等/等低信号为主,T_2WI上信号多样,可呈低、高及混杂信号;注入Gd-DTPA增强后可出现轻中度强化、明显强化;TIC以速升平台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颞颌关节 VI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