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作者 贾杨 黄平 +5 位作者 施晓芬 陆国庆 邵茵 邬之萍 方小冬 徐平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索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建立并实施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结果对医院业务发展以及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实施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较好... 目的探索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建立并实施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结果对医院业务发展以及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实施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临床科室 医疗质量 评价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小血管病中西医发病机制概述
2
作者 章良瑢 钟妮 +4 位作者 李琪 牛小雨 李江涛 朱美冬 张磊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16,共4页
下肢小血管病(lower-extremity small arterial disease, LESAD)是一种常见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是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等继续加重和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变发生率较高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其发病隐匿,后期会发展至重度肢体缺血。因... 下肢小血管病(lower-extremity small arterial disease, LESAD)是一种常见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是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等继续加重和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变发生率较高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其发病隐匿,后期会发展至重度肢体缺血。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延缓病情进展意义重大。然而下肢小血管病在临床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研究较少,对于其危险因素及其在下肢缺血中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现代医学考虑LESAD与脂质浸润、内皮损伤、慢性炎症、血流动力学等关系密切。祖国医学认为外邪痹阻,湿热毒蕴,血瘀痰阻,气血亏虚是致病的核心病机。文章通过整理其中西医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为LESA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小血管病 中医 西医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红智 张秋娟 +1 位作者 鲍春龄 张云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天,客观评价两组之间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中风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P<0.05,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征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中风病 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制从势”思想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文伟 胡令彦 +1 位作者 李昌桂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承制从势”思想源于“亢害承制”理论,认为机体与生俱来的“承制自稳”功能是消除“亢害之乱”的决定性力量,医疗干预当遵循“从其势,助其力”原则。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本化病邪为具有湿毒属性的疫戾之气,多挟寒、热、燥、... “承制从势”思想源于“亢害承制”理论,认为机体与生俱来的“承制自稳”功能是消除“亢害之乱”的决定性力量,医疗干预当遵循“从其势,助其力”原则。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本化病邪为具有湿毒属性的疫戾之气,多挟寒、热、燥、风等兼化病邪,治疗当“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宗法温病,承制从势”。直接助力宜扶正祛邪,顺从制势,旨在增强承制自稳功能并直接清除体内新冠病毒,主要治法为宣肺祛湿败毒;间接助力宜对症打援,截断病势,重视基础病治疗,意在为承制自稳功能清除体内新冠病毒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主要治法为健脾散寒通腑。痰瘀闭肺是由重转危、由闭转脱的关键病理机转,须在“承制从势”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直接助力与间接助力的各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中医药 亢害承制 承制从势 中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千名社区护士中医药护理培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5
5
作者 陆静波 沈永红 +5 位作者 姚蓉 荣丽媛 施晓琳 张敏 龚勤慧 张翠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 :依托上海市中医药临床培训网络建设项目,构建上海市社区护士中医药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培训效果,推动优质中医药护理资源下沉,为提高社区护士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网络化教学与课堂集中授课、临床实... 目的 :依托上海市中医药临床培训网络建设项目,构建上海市社区护士中医药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培训效果,推动优质中医药护理资源下沉,为提高社区护士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网络化教学与课堂集中授课、临床实训基地的实践等方式,对上海市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0名社区护士及16个区的分基地66名中医护理骨干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并以问卷和测试形式评价本次培训效果。结果:98.7%的学员成绩合格,其中62.4%的学员为优秀;社区护士的中医药护理知识、信念及态度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培训实施效果良好,有效促进了"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辐射"的实施,提高了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服务技能和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中医护理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海茵 冯平 杨佩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6-807,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中西医结合 治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学礼 马济佩 胡明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47-2449,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骨髓移植、免疫抑制疗法,以及中医药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兴起,人们对再障认识的更加深入,再障的定义、分型以及治疗路径等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利用这些新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骨髓移植、免疫抑制疗法,以及中医药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兴起,人们对再障认识的更加深入,再障的定义、分型以及治疗路径等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利用这些新进展加快再障中医规范化诊治,如何对起病缓急不同、轻重程度各异的再障患者选择恰当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常常是中医界面临的困惑之一。目前我国尚无治疗再障的规范诊治指南,结合再障诊疗的新进展和近期的中医文献探讨再障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规范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亓卫东 高兴强 李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33-1034,共2页
近年来 ,中、西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结合目前中、西医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思路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的红细胞保护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熙 王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51-753,共3页
目的:评价养血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养血饮合益比奥治疗组30例(中西组),西药益比奥组30例(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CD59、ROS,... 目的:评价养血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养血饮合益比奥治疗组30例(中西组),西药益比奥组30例(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CD59、ROS,并检测和评估血常规的变化。结果:实验前后。结果:对照组和中西组治疗后HB,HCT均较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红细胞膜上CD55、CD59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异。红细胞膜上ROS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养血饮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均有明显治疗效果。肾性贫血患者除促红素生成不足外,还存在红细胞寿命缩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和减少ROS的途径保护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CD55 CD59 ROS 人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养血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龙德 《中国医院管理》 2000年第8期58-58,共1页
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998年起着手对单病种质量进行管理。由于没有现成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要进行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必须先进行标准的制订。为此,我院组织各科室在原有中西医... 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998年起着手对单病种质量进行管理。由于没有现成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要进行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必须先进行标准的制订。为此,我院组织各科室在原有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各科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院 单病种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再利用中的应用及对中医药治疗领域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士喆 乔天慈 +1 位作者 邵文博 单光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1,共6页
人工智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COVID-19)药物再利用中的有效工具,可以快速筛选大量药物数据库以获取候选药物。在寻求治疗新冠感染有效药物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药物发现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医药治疗领域提供了参考借鉴。... 人工智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COVID-19)药物再利用中的有效工具,可以快速筛选大量药物数据库以获取候选药物。在寻求治疗新冠感染有效药物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药物发现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医药治疗领域提供了参考借鉴。重点介绍三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冠感染药物再利用方法的应用,分析了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在保留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同时,构建更加协调统一的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在医药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为中医药现代化带来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药物再利用 新冠感染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马超 许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89-89,91,共2页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16年5月~2017年5月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取引流管对胸腔积液进行引流,并灌注顺铂注射液,实...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16年5月~2017年5月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取引流管对胸腔积液进行引流,并灌注顺铂注射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之后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KPS分数升高率是75.0%,对照组是55.0%,显然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实验组的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8%(P<0.05)。实验组患者病症缓解率是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结论对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验举隅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晓婷 陈瑜 张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81-483,共3页
张腾教授认为"肝亢""肾虚""风盛"为高血压发病的中医基本病机,临证治疗时强调清肝益肾袪风。举三则老年高血压临证医案佐证。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中医学 清肝益肾袪风 张腾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彭小燕 马金昀 程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6-83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时间区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根据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972例研究对象。纳入的22篇文献中,有18项对有效率进行了观察,17项研究可提取有效数据,RR值为1.16,95%CI为[1.07,1.25],P<0.001,统计学呈显著性差异;有4项进行了复发率的观察,其中3项可提取有效数据,RR值为0.11,95%CI为[0.05,0.23],P<0.001,有统计学差异;有7项观察了抗乙酰胆碱抗体(AchR-Ab),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D值为-0.29,95%CI为[-0.42,-0.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8项进行了临床绝对评分,MD值为-0.58,95%CI为[-1.98, 0.81],P=0.4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5项进行了临床相对评分,MD值为0.28,95%CI为[0.03, 0.53],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以及改善病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中西医结合 中药 针灸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中西医结合疗法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小燕 马金昀 程晓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637-2646,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中...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区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以及周围神经,故本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发性硬化,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Kurtzke扩展残疾状态量表(Kurtzke Exte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神经功能体征评分、复发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有效率、Hughes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最终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项研究观察EDSS评分,9项研究可提取有效数据,MD值为-1. 07,95%CI为-1. 79,-0. 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10项研究观察有效率,OR为5. 91,95%CI为3. 51,9. 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项研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MD值为0. 30,95%CI为-3. 71,4. 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8> 0. 05); 3项研究进行神经功能体征评分,MD值为-2. 11,95%CI为-6. 86,2. 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8> 0. 05); 3项研究观察复发次数,MD值为-0. 41,95%CI为-0. 56,-0.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项研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项研究可提取有效数据,OR值为0. 20,95%CI为0. 03,1. 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格林-巴利综合征最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599例研究对象。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9项观察了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OR值为3. 38,95%CI为1. 87,6.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项研究观察了Hughes评分,MD值为-0. 41,95%CI为-0. 75,-0. 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提高了其有效率,减少了复发次数以及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于格林-巴利综合征而言,同样在有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改善了其肢体功能情况,进而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药 针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协作阶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与展望 被引量:33
16
作者 翟骁 陈锴 +5 位作者 孙武权 李建华 胡建辉 蒲江 房敏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9-35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腰痛是导致生理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西医协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有助于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结合目前国际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的界定,我们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保守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腰痛是导致生理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西医协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有助于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结合目前国际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的界定,我们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保守治疗期、手术干预期、术后康复期3个阶段。本文从中西医协作角度出发,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式治疗的意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协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阶梯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个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黄敏华 徐燕 +4 位作者 姚成增 符德玉 徐帮杰 周宇芳 赵燕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三个不同病程阶段,运用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肾三种不同治法进行中医药干预,旨在观察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征和相关生物学信息变化情况。方法:90例明确诊断为CHF的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型患者,每个证型各30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3个中心共同完成。入选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治疗,再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心气虚者予以独参汤(人参)加减;心阳虚者予以芪附(黄芪、附子)汤加减;心肾阳虚者给予真武汤合鹿角丸(茯苓、白芍、白术、附子、生姜、鹿角、桂心、甘草)加减。随访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血浆凝血酶原、肾素、血管紧张素II(AngⅡ)、醛固酮、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SD)、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左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组患者LVDD、BNP、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阳虚患者BNP、肾素、血管紧张素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肾阳虚患者BN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疗效分别为66.67%、76.67%、66.67%,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76.67%、80.00%、80.00%,3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CHF的不同病程阶段给予中医药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候,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于病程初期心气虚阶段患者,应早期中医药干预治疗,可通过改善神经-内分泌水平,抑制RAAS激活,从而抑制早期心室重塑,延缓CHF进一步恶化,有利于CHF患者的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气虚 心阳虚 心肾阳虚 脑利钠肽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心超 心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肺炎中医药临床干预的要点与策略 被引量:14
18
作者 章怡祎 石怡 +4 位作者 木其尔 黄怡 姚妙恩 陈冰清 陈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6-302,共7页
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中西结合治疗可有效增加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次由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莫不如此。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感染性疾病治疗,传染性疾病防控,特别是参与上海市新... 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中西结合治疗可有效增加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次由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莫不如此。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感染性疾病治疗,传染性疾病防控,特别是参与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的经验,阐述了临床运用中医药干预重症病毒性肺炎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归纳其要点,提出了基于临床实际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析方法,基于病程特点的干预时机与方法选择,基于机制分析的治疗策略。希望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不断深化对重症病毒性肺炎的认知,加快基础与临床研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针对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肺炎 中医理论 中医药干预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马超 许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0-1103,共4页
近年来,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从中医药学术理论与治疗特色、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基础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从中医药学术理论与治疗特色、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基础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西医结合 肺癌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峻 孙伟玲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41-1843,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兼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同时,治疗中注意急则治其标,时时固护胃气,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取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分型辨治 IPSS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