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重性骨骼肌萎缩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季传婷 陈新旺 +3 位作者 徐平 王静 张潮 虎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62-1864,共3页
航空失重引起的骨骼肌萎缩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在对其病理、实验模型、干预措施进行简介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医药在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同时对中医药在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 模拟失重 骨骼肌萎缩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管-神经”网络再生探讨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黄思彭 姚小玲 +5 位作者 王继先 张帅攀 朱博文 房敏 姚重界 朱清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5-790,共6页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肌肉组织损害,以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肌肉细胞破坏,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病机,其典型症状包括疼痛、肿胀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骨骼肌损伤与多种疾病相关,易造成肌肉纤维化、引起功能障碍...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肌肉组织损害,以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肌肉细胞破坏,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病机,其典型症状包括疼痛、肿胀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骨骼肌损伤与多种疾病相关,易造成肌肉纤维化、引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推拿在骨骼肌损伤的康复过程中疗效显著,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其治疗不良反应小,更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不仅依赖于肌肉自身的恢复能力,还与周围血管网络的再生密切相关,而神经再支配对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同样重要,“血管-神经”网络再生共同参与骨骼肌的修复过程,二者的协调恢复是骨骼肌修复的关键。故基于“血管-神经”的网络再生,多角度探讨推拿疗法在骨骼肌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机制,以期为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防治骨骼肌损伤、促进结构和功能康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推拿 血管 神经 卫星细胞 内皮细胞 施万细胞 网络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大学生心率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斐 王琼 +3 位作者 殷萱 田健材 纪清 房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0-572,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大学生心率、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功法的调神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18~21岁一年级新生99人,随机分成功法组和对照组。其中功法组大学生开展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少林内功训练结合睡眠行为认... 目的:观察推拿功法少林内功对大学生心率、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功法的调神效应提供依据。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18~21岁一年级新生99人,随机分成功法组和对照组。其中功法组大学生开展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少林内功训练结合睡眠行为认知教育,对照组仅进行睡眠行为认知教育,检测8周前后两组试验对象的心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经过8周的少林内功锻炼,功法组的心率(MD=74.6次/分钟)与对照组(MD=79.4次/分钟)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P<0.05);功法组心率下降量为5.2,95%[2.5,8.0]次/分钟,与对照组心率下降量1.3[-1.5,4.1]次/分钟相比,差异有显著差异(P=0.048)。功法组的PSQI评分(MD=5.1)小于对照组(MD=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5);功法组PSQI评分下降量为2.2[0.5,3.9],与对照组PSQI评分下降量0.1[-1.1,1.3]相比,差异有显著差异(P=0.039)。结论:少林内功能锻炼能增强大学生的心功能,改善睡眠质量,调神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内功 大学生 心率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成瘾中医分型及针灸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扬帆 徐平 李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综述10年来海洛因成瘾的中医分型及针刺选经用穴概况,就二者间的关联展开分析,对今后针刺戒断成瘾的规范化选穴研究提出见解。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中医证型 针刺 经脉 经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中医研究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海燕 王维广 +15 位作者 许林 黎晖 蒋涛 杨涛 罗静静 李涛 张磊 刘清君 覃文军 孟祥飞 李芳杰 王鑫 林静怡 周鹏 郭义 孟昭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1302,共12页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助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智慧中医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解剖变异对脊柱推拿触诊准确性的影响
6
作者 黄瑞信 吴志伟 +4 位作者 姚重界 朱清广 孔令军 程艳彬 房敏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76-3582,共7页
脊柱推拿是治疗“椎骨错缝”的独特疗法之一,脊柱推拿触诊贯穿脊柱推拿治疗始终。推拿医生触诊脊柱、评估“椎骨错缝”节段并进行针对性的整复手法治疗是推拿临床代表性诊疗方法之一。然而,脊柱解剖变异的存在使得脊柱触诊准确性受到影... 脊柱推拿是治疗“椎骨错缝”的独特疗法之一,脊柱推拿触诊贯穿脊柱推拿治疗始终。推拿医生触诊脊柱、评估“椎骨错缝”节段并进行针对性的整复手法治疗是推拿临床代表性诊疗方法之一。然而,脊柱解剖变异的存在使得脊柱触诊准确性受到影响,也是推拿临床误诊误治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关脊柱解剖变异对脊柱推拿触诊造成干扰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本文探讨棘突不对称分叉、长短变化、偏歪,横突不对称、融合及移行椎等脊柱解剖变异对脊柱推拿触诊准确性的影响,以期为脊柱解剖变异的推拿触诊方法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解剖变异 推拿 触诊 椎骨错缝 棘突 横突 移行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敏教授推拿防治膝痹临证经验
7
作者 张帅攀 朱清广 房敏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1-3343,3348,共4页
膝关节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推拿疗法,临床效果显著,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丁氏推拿”以一指禅与[扌衮]法为代表,适用于临床各科,对于膝关节病变作用尤为突出。房敏教授运用“丁氏推拿”手法治疗膝痹... 膝关节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推拿疗法,临床效果显著,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丁氏推拿”以一指禅与[扌衮]法为代表,适用于临床各科,对于膝关节病变作用尤为突出。房敏教授运用“丁氏推拿”手法治疗膝痹的临证经验,即理论上重视循经,善抓“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的病理状态,手法操作上善用一指禅与[扌衮]法操作,强调柔为贵,点为主,动为先,并附典型医案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房敏 丁氏推拿 膝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81
8
作者 丁光宏 沈雪勇 +5 位作者 褚君浩 黄志明 姚伟 刘辉 王盛章 费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60,共5页
本文通过锁相放大技术测到人体不到 1cm2 面积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归一化处理后发现 ,不同人体和同一人体的不同穴位 ,尽管其红外辐射绝对光谱及强度相差很大 ,但归一化光谱都有相当的一致性与可比性。进一步将人体发... 本文通过锁相放大技术测到人体不到 1cm2 面积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归一化处理后发现 ,不同人体和同一人体的不同穴位 ,尽管其红外辐射绝对光谱及强度相差很大 ,但归一化光谱都有相当的一致性与可比性。进一步将人体发射的平均归一化光谱与中医艾条灸、隔姜灸、隔蒜灸及隔附子饼灸点燃过程中的光谱比较发现 ,后面三种间隔灸与人体自发辐射的光谱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灸 人体穴位 红外辐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掌振法对局部皮肤温度场红外热像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赵毅 孙鹏 +2 位作者 郑娟娟 程珂 安光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分析确定振法的热效应及操作时间的客观化标准。方法:利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初学者、低年资医师及高年资医师三组操作者采用的空置、掌振及空振法所得的相应红外热像数据,比较不同组别的温度差异。结果:三组操作...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分析确定振法的热效应及操作时间的客观化标准。方法:利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初学者、低年资医师及高年资医师三组操作者采用的空置、掌振及空振法所得的相应红外热像数据,比较不同组别的温度差异。结果:三组操作者在空置后3min,心俞穴和大杼穴处温度均出现变化,且与操作前温度有显著差别(P<0.05);在空置3min后,被操作者的心俞处以及大杼处的温度呈自然下降趋势;而在行掌振法时,被操作者心俞处以及大杼处的温度变化,不仅发生在3min后,而且可延续到振法停止后的1min到3min内,与操作前温度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在空振中,高年资医师的劳宫处和中冲处温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在振法进行到90 s时,中冲处温度出现显著变化,与开始温度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而劳宫处的温度则是在120 s时,出现显著变化,与开始温度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推拿手法有一定的热传导作用,但振法产热不仅仅是热传导作用,还有可能是激发了受试者体内的某种产热机制(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空振试验模块推拿医师手部的升温现象分析,振法的持续操作时间至少应该达到90 s,最佳操作时间可能在3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振法 温度 红外热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预处理对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高明 吴瑛 +5 位作者 盛泽田 戴学名 徐刚 唐文超 李稚 曹志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对男子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NK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名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后、...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对男子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NK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名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调整训练后采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运动员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对含量。结果:运动员NK细胞数量变化,对照组W8和W9与W2相比明显降低,实验组W9与W8相比明显降低;CD3+T细胞数量变化,实验组W8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变化,实验组W8、W9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运动员CD4+/CD8+值变化,实验组表现为上升趋势,W4、W5与W2相比升高。结论:大负荷训练可引起摔跤运动员NK细胞数量下降,CD3+、CD4+、CD8+T细胞数量下降,针灸预处理可延缓或防止其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运动员免疫机能的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 大负荷训练 N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摔跤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穴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FS-14与FA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姚斐 房敏 +2 位作者 朱高峰 姜淑云 纪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穴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探讨推拿治疗CFS的简便易行的规范化方案。方法根据患者主症、兼症,结合疲劳量表(FS-14)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观察推拿治疗CFS的临床疗效。结果推拿治疗CFS可以改善患者临床主观症状... 目的观察经穴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探讨推拿治疗CFS的简便易行的规范化方案。方法根据患者主症、兼症,结合疲劳量表(FS-14)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观察推拿治疗CFS的临床疗效。结果推拿治疗CFS可以改善患者临床主观症状,有效降低FS-14和FAI疲劳积分(P<0.01)。结论经穴推拿治疗CFS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推拿 疲劳量表 疲劳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类法推拿作用力时域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许世雄 李信安 +7 位作者 陈守吉 杨菊华 谢志勇 严隽陶 周信文 赵毅 徐俊 徐持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5-29,共5页
依据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FZ-1型上所得(扌衮)法推拿作用力数据,对(扌衮)法作用力进行了时域分析。对垂直分力,得出了反映手法正确性的定量指标峰值离散度J_0,峰值时间F_0和总体均匀性R_0,对于教师-学生组和医生-学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依据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FZ-1型上所得(扌衮)法推拿作用力数据,对(扌衮)法作用力进行了时域分析。对垂直分力,得出了反映手法正确性的定量指标峰值离散度J_0,峰值时间F_0和总体均匀性R_0,对于教师-学生组和医生-学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对水平分力进行了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法推拿 作用力 时域分析 推拿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周传统健身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秦元 姚斐 +1 位作者 尤艳利 赵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目的:研究推拿传统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18岁~21岁一年级新生10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早晨定时锻炼少林内功60分钟,每周5次,共12周。12周后检测两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 目的:研究推拿传统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18岁~21岁一年级新生10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早晨定时锻炼少林内功60分钟,每周5次,共12周。12周后检测两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体质指标。结果:(1)与锻炼前相比,实验组锻炼后反应时显著缩短(P<0.05),每分仰卧起坐次数和坐位体前屈距离均显著提高(P<0.05),哈佛台阶健适指数(PFI)显著升高(P<0.05)。(2)实验后,实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少林内功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和心肺机能,增强学生体质,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功法 少林内功 体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程珂 魏建子 沈雪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03-70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痛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受试者在不同温针灸过程中的舒适感、热感、不良反应以及对其的接受度。结果:大灸量(1.5g艾)的银针温针灸温热刺激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其次依次为小灸量(1.2g艾)的银针、大灸量(1.5g艾)金针、大灸量(1.5g艾)不锈钢针。受试者对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都可忍受,30%的受试者觉得两种银针温针灸太烫而不能忍受;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后未见不良反应,而两种银针温针灸后分别有40%和90%的受试者出现表面轻度灼伤;受试者对温热刺激相对较小的不锈钢针、金针和小灸量银针灸表示都能接受,而对于大灸量银针灸,接受率为70%;所有受试者都表示愿意接受温针灸治疗后的表面轻度灼伤或起泡反应。结论:小灸量银针灸可产生足量的温热刺激而不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但在临床施治前,仍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求患者同意后再行施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金针 不锈钢针 银针 热痛阈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在骨骼肌萎缩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5
作者 虎力 徐平 +6 位作者 王晓南 陈新旺 季传婷 马长春 温佩彤 魏媛 田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0-893,共4页
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针灸治疗骨骼肌萎缩的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加强肌肉功能研究及增龄性骨骼肌萎缩领域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骨骼肌萎缩 针灸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推拿形成运动狭窄血管内血液流量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成伟华 吕岚 +6 位作者 许世雄 Y.T.Chew H.T.Low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徐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形成的运动狭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通过数值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方程,讨论不同的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不同的最大狭窄度以及不同的... 目的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形成的运动狭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通过数值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方程,讨论不同的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不同的最大狭窄度以及不同的手法频率对血液流量影响。结果 较大的水平渗透系数、较快的手法频率和较小的最大狭窄度将使得血液流量的增加。结论 (扌衮)法推拿增大动脉血流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正确的(扌衮)法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法推拿 水平渗透系数 最大狭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穴推拿为主治疗外吹乳痈初起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娟娟 瞿筱逸 +2 位作者 沈雪勇 陆萍 赵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经穴推拿为主治疗外吹乳痈初起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的"五步推拿法"对55例外吹乳痈初起患者进行推拿治疗。结果:推拿治疗后疼痛、结块及伴随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明显降低,前后分数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目的:观察经穴推拿为主治疗外吹乳痈初起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的"五步推拿法"对55例外吹乳痈初起患者进行推拿治疗。结果:推拿治疗后疼痛、结块及伴随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明显降低,前后分数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推拿对疼痛的治疗有效率为85%,对结块和主症的治疗有效率均在91%以上。结论:"五步推拿法"能明显减少外吹乳痈初起患者的疼痛,改善或治愈患者的结块及相应的伴随症状,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产妇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乳痈 乳汁淤积 疼痛 结块 经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气虚证的血液动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光宏 姚伟 +3 位作者 沈雪勇 杨静 陶岳辉 陈尔瑜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 目的 心气虚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证 ,作者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和对血液 -组织液循环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研究心气虚的血液动力学模型 ,从血液组织液循环角度阐述中医心气虚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心血管系统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全身气虚主要症状 -组织间隙水肿的影响规律 ,给出了心血管动力学参数与气虚水肿程度间的定量关系。结果 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临床和动物实验气虚证研究的比较发现 ,本模型可以定量解释中医心气虚的生理病理学机理。当心血管系统的参数 (如血液总体积、外周阻力和心肌收缩特性等 )发生改变时 ,会引起组织液的体积增大进而会导致组织液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浓度的降低。结论 中医心气虚证中的气和组织液中营养物质浓度有密切相关 ,血液中的血浆和水过多地扩散到组织液间隙中会稀释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 ,使细胞的外环境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细胞的生理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运行 心气虚证 集中参数模型 循环系统 组织液流动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预处理对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IFN-γmRNA和IL-4mRNA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明 戴学名 +5 位作者 吴瑛 盛泽田 徐刚 唐文超 曹志超 李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负荷训练期间男子摔跤运动员IFN-γmRNA和IL-4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防治运动性免疫失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例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 目的:通过观察大负荷训练期间男子摔跤运动员IFN-γmRNA和IL-4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防治运动性免疫失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例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调整训练后采取外周静脉血共5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结果:摔跤运动员IFN-γmRNA表达变化,对照组W8与同组W2和W5相比明显降低(P<0.05),调整后W9明显高于W8(P<0.01);实验组W9高于同组W2和W5(P<0.05),实验组W8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IL-4 mRNA表达对照组W4、W5、W8、W9均高于同组W2(P<0.05,P<0.01);实验组W5与同组W2、W4相比明显升高(P<0.01),W8、W9与同组W5相比明显恢复(P<0.05),实验组W4、W8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FN-γmRNA/IL-4mRNA比值变化,对照组W4、W5、W8均低于同组W2(P<0.05,P<0.01);实验组W5明显低于同组W2(P<0.05),W8、W9与W5相比明显恢复(P<0.05),实验组W8和W9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通过针灸预处理方法调节IFN-γ和IL-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进而维持运动员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这可能是针灸延缓或防止运动员免疫机能下降或失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 大负荷训练 IFN-γmRNA IL-4MRNA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低强度激光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琳 程珂 沈雪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低强度激光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其临床疗效与激光的各种参数以及治疗方法有关。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对近5年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临床常被用作激光针... 近年来,低强度激光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其临床疗效与激光的各种参数以及治疗方法有关。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对近5年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临床常被用作激光针灸照射治疗的低强度激光主要有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以及二氧化碳激光。对不同研究中使用的的低强度激光的主要参数如波长、功率、功率密度以及研究方法如照射时间、疗程、选穴等归纳整理,为今后临床应用低强度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膝骨关节炎 激光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