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重性骨骼肌萎缩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季传婷 陈新旺 +3 位作者 徐平 王静 张潮 虎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62-1864,共3页
航空失重引起的骨骼肌萎缩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在对其病理、实验模型、干预措施进行简介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医药在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同时对中医药在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 模拟失重 骨骼肌萎缩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推拿形成运动狭窄血管内血液流量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成伟华 吕岚 +6 位作者 许世雄 Y.T.Chew H.T.Low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徐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形成的运动狭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通过数值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方程,讨论不同的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不同的最大狭窄度以及不同的... 目的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 研究中医(扌衮)法推拿形成的运动狭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通过数值求解线化的Navier-Stokes方程,讨论不同的作用力水平渗透系数、不同的最大狭窄度以及不同的手法频率对血液流量影响。结果 较大的水平渗透系数、较快的手法频率和较小的最大狭窄度将使得血液流量的增加。结论 (扌衮)法推拿增大动脉血流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正确的(扌衮)法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法推拿 水平渗透系数 最大狭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经期中极穴伏安特性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连靖 毛慧娟 +1 位作者 魏建子 沈雪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41-2143,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经期中极穴伏安特性的变化。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30名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女生、30名健康女生中极穴及相应对照点的伏安特性,分别在经期前、中、后分3次进行检测。结果:痛经组中极...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经期中极穴伏安特性的变化。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30名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女生、30名健康女生中极穴及相应对照点的伏安特性,分别在经期前、中、后分3次进行检测。结果:痛经组中极穴经期増程伏安面积明显大于健康组(P<0.05);健康组中极穴经期増程、减程伏安面积明显小于经前(P﹤0.05);痛经组中极穴经期、经后减程伏安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点(P<0.05)。结论:痛经女生中极穴电阻增高,提示患者病变局部穴位处气血运行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伏安特性 电阻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依赖针灸治疗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静 罗健旭 +4 位作者 徐平 裴明 金瑜冰 张潮 虎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060-2063,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阿片类药物依赖针灸治疗的用穴规律。方法:收集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相关文献,建立阿片类药物依赖针灸治疗数据库,利用Excel、Weka和自编程序进行穴位的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源于149篇文献的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阿片类药物依赖针灸治疗的用穴规律。方法:收集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相关文献,建立阿片类药物依赖针灸治疗数据库,利用Excel、Weka和自编程序进行穴位的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源于149篇文献的186条数据元素组成的阿片类药依赖针灸治疗数据库中,用穴频次居于前五的经穴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合谷和神门构成了穴-穴、症-穴、研究对象-穴、毒品-穴和戒毒分期-穴等关联规则中的穴位主体。结论:阿片类药物依赖针灸治疗可参考发掘出的关联规则进行辨症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依赖 针灸 数据挖掘 用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针灸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虎力 徐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5-1397,共3页
从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两个方面,探讨逆针灸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逆针灸对PMS妇女进行养生保健的方法。认为"逆针灸"的实质是在中医学"治未病"原则指导下的一种预防手段,对PMS这一特殊... 从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两个方面,探讨逆针灸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逆针灸对PMS妇女进行养生保健的方法。认为"逆针灸"的实质是在中医学"治未病"原则指导下的一种预防手段,对PMS这一特殊生理时期的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针对PMS发生的年龄阶段具有相对固定和可预知性的特点,若能在PMS发生之前,应用逆针灸对其进行提前干预,这对妇女安全度过这一生理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逆针灸 养生保健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手法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俊 刘堂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164-6166,6170,共4页
描述了对传统针灸针刺手法的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可自定义方式的提插、捻转手法数据通过串口被采集,并实时以可翻页的曲线图形显示。提出了有效去除肩平台的智能算法,运用于系统中可准确计算出频率、幅度、上升期、下降期等... 描述了对传统针灸针刺手法的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可自定义方式的提插、捻转手法数据通过串口被采集,并实时以可翻页的曲线图形显示。提出了有效去除肩平台的智能算法,运用于系统中可准确计算出频率、幅度、上升期、下降期等各参数的值。系统还具有保存到历史数据库、查看历史数据、存储为磁盘文件、从磁盘文件中读取手法数据、对任意两次手法数据进行比较和评分等功能。另外本系统还具备专家数据库,以便用户模仿专家手法、查看专家曲线数据及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串口 实时数据采集 专家手法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患者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点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被引量:26
7
作者 应荐 沈雪勇 +4 位作者 丁光宏 程亦勤 张海蒙 沈霃平 胡升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双侧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羔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最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双侧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羔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最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59个波长点中有49个点(3.50、4.00、4.50~16.00μm)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59个波长检测点中有48个点(1.75、3.50、4.00、4.50~6.50、7.00、7.50~16.00μm)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增生病肝气郁滞的病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许世雄 刘玉峰 +7 位作者 Y.T.Chew H.T.Low 周祖巍 严隽陶 沈国权 孙武权 徐俊 房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工作建立了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交换影响的模型,数值计算了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时的渗透率FR,渗透因子FF和毛细血管内血液表观粘度μ,并和静态组织压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使得这些重要的... 本工作建立了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组织交换影响的模型,数值计算了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时的渗透率FR,渗透因子FF和毛细血管内血液表观粘度μ,并和静态组织压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组织压动态变化,使得这些重要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均随之发生动态变化。在一般静态情况下,血液表观粘度将沿毛细血管增加,并保持在一个较高值。而在动态情况下,只要组织压动态变化幅度适当,那么在一定的时相内,血液表观粘度保持在一个较低值不再升高。这是中医推拿滚法和振法活血化瘀血液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压 动态变化 毛细血管-组织交换 中医推拿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标准腧穴定位变化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静 徐平 +1 位作者 张潮 虎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543-1545,共3页
从解剖学知识、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部分腧穴定位等角度分析了腧穴的最新标准化定位与常用腧穴学类教材/专著/标准的不同点,认为更多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引入可以使腧穴定位更为严谨,骨度分寸和部分腧穴定位的变化有待进一步探讨... 从解剖学知识、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部分腧穴定位等角度分析了腧穴的最新标准化定位与常用腧穴学类教材/专著/标准的不同点,认为更多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引入可以使腧穴定位更为严谨,骨度分寸和部分腧穴定位的变化有待进一步探讨,而手指同身寸法的弱化可被视作弃用该法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 标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患者腧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应荐 尚研研 +4 位作者 李恒 陈红风 胡升芳 孙霃平 沈雪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检测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膻中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5个波长检测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低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而膻中穴红外辐射强度降低。提示在乳腺增生病的病理状态下,相异经络的腧穴处于不同的气血虚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膻中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镇痛效应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静静 杨华元 +1 位作者 马忆南 赵宇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368-2372,共5页
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低强度激光照射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对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很好疗效,而激光针灸作为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光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点,决定了它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广阔前景... 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低强度激光照射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对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很好疗效,而激光针灸作为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光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点,决定了它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广阔前景。但激光与机体相互作用类型复杂,能对生物组织发挥多种生物效应,且激光针灸在临床应用虽多,但并不是所有实验都支持其具有镇痛效应。由于阐明激光镇痛机制研究是解决临床争端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就穴位的特殊组织结构以及目前所做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入手,分析低强度激光镇痛的可能机理,为激光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期更好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激光针灸 激光镇痛 生物效应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进展及新思路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艳红 刘堂义 杨华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通过查阅经穴电阻抗特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现状、探测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对经穴电阻抗特性进行概述,发现大部分相关研究均是以"经穴皮肤"作为经穴电阻研究的对象,仅极少文献以"经穴皮肤内"作为... 通过查阅经穴电阻抗特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现状、探测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对经穴电阻抗特性进行概述,发现大部分相关研究均是以"经穴皮肤"作为经穴电阻研究的对象,仅极少文献以"经穴皮肤内"作为研究对象。为此,对经穴电阻抗检测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认为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手法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相结合可能具有潜在的探索价值,以期较全面地反映经穴电阻抗特性,并且可能将该研究过程及结果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治疗过程相结合,推动经穴电阻抗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电阻抗 经穴皮肤内电阻抗 技术标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离子导入对耐力训练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翼 李章华 何金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穴位离子导入对耐力训练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PKC)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RT -PCR方法观察离子导入对PKC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PKC在正常对照组中主要存在于胞浆内 ,大强度跑台训练后在细胞... 目的 :探讨穴位离子导入对耐力训练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PKC)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RT -PCR方法观察离子导入对PKC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PKC在正常对照组中主要存在于胞浆内 ,大强度跑台训练后在细胞膜上和细胞核内可见 ,经口服中药和穴位离子导入干预后 ,心肌PKC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增加 ,两者合用能进一步促进PKC的表达。各实验组PKC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 ,尤以离子导入和口服中药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穴位离子导入可激活PKC ,使其发生转位 ,促进其蛋白、mRNA表达 ,且口服中药与穴位离子导入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说明激活PKC途径可能是离子导入保护心脏 ,预防疲劳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入 PKC 穴位 心肌 mRNA表达 口服 大鼠 耐力训练 大强度 跑台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对鼠耐力训练体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翼 李章华 何金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对鼠体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鼠置于游泳槽内游泳 ,跑台上奔跑及密闭玻璃瓶内 ,观察其游泳力竭时间、耐缺氧时间、跑台疲劳时间及体重的变化。结果穴位经皮神经电组鼠的游泳力竭时间、跑台疲劳时间和耐缺氧时... 目的观察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对鼠体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鼠置于游泳槽内游泳 ,跑台上奔跑及密闭玻璃瓶内 ,观察其游泳力竭时间、耐缺氧时间、跑台疲劳时间及体重的变化。结果穴位经皮神经电组鼠的游泳力竭时间、跑台疲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均明显提高 (P <0 .0 1) ;实验后鼠体重增加明显 ,而经皮神经电刺激组增加幅度最小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法是中医针灸疗法与物理疗法的一种合理综合 ,具有安全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经皮神经电刺激 耐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偏瘫患者穴位内电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艳红 刘堂义 +2 位作者 王延红 杨华元 高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872-2874,共3页
目的:中风偏瘫患者由于健、患侧的功能差异,可能是研究穴位特异性比较好的研究对象,试验希望通过不同的探针方法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以探索穴位的特异性。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Agilent 34401A 6 1/2 Digit Multim... 目的:中风偏瘫患者由于健、患侧的功能差异,可能是研究穴位特异性比较好的研究对象,试验希望通过不同的探针方法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以探索穴位的特异性。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Agilent 34401A 6 1/2 Digit Multimeter数字示波器观察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结果:1应用普通针进行的检测中,无论穴位或穴位旁,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增大的;应用普通针测得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绝缘针检测的穴位或穴位旁电阻,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减小;留针前、后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普通针和绝缘针两种探测方法检测的穴位(及穴位旁)内部电阻有显著不同,且R绝缘针>R普通针;而且两种方法引起的穴位内电阻变化趋势和快慢程度都相关极大。结论:穴位电特性变化多端,研究结果受影响极多,不能轻易下结论,不断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是非常必要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内电阻 绝缘针探测技术 中风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离子导入对大鼠心脏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翼 李章华 何金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126-128,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离子导入对大鼠心脏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46只雄性SD大鼠分成5组,采用组织学、透射电镜及放射免疫法观察穴位离子导入对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穴位离子导入能显著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保护心肌超微结构,防止... 目的观察穴位离子导入对大鼠心脏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46只雄性SD大鼠分成5组,采用组织学、透射电镜及放射免疫法观察穴位离子导入对大鼠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穴位离子导入能显著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保护心肌超微结构,防止心脏异常增大,而且能有效改善因过度训练引起的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泌失衡,减少过度训练对心脏功能的损害。结论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穴位离子导入能多环节、多层面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延缓疲劳产生和促进疲劳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穴位离子导入 心脏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原穴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永瑛 徐平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2期298-299,共2页
通过对原穴的发展及原气与原穴关系的论述,探讨了原穴的主治作用。
关键词 原穴 穴位 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依赖中药治法参数的数据挖掘研究
18
作者 王静 罗健旭 +3 位作者 徐平 裴明 张潮 虎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阿片类药物依赖中药治法参数的规律。方法:收集中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相关文献,建立阿片类药物依赖中药治疗数据库,利用Excel、Weka和自编程序进行中药治疗参数的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源于181篇...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阿片类药物依赖中药治法参数的规律。方法:收集中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相关文献,建立阿片类药物依赖中药治疗数据库,利用Excel、Weka和自编程序进行中药治疗参数的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源于181篇文献的365条数据元素组成的阿片类药依赖中药治疗数据库中,口服、治疗频率每日1次构成了治法参数相关关联规则的主体,剂型、剂量、疗程等治法参数未见相关规则。结论:限于文献来源,阿片类药物依赖中药治法参数规则较为局限,但这些规则及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仍可作为今后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依赖 中药 数据挖掘 治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位因素与从肾辨证的关系
19
作者 陈慧娟 朱凌凌 梁尚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09,共3页
古代医家从肾辨证时非常重视部位因素,把与肾关联的某些部位作为定位的依据和参考。"腰为肾之府"、"当脐者,肾之部位"、"足膝者,肾之候"、"瞳神属肾"、"耳为肾窍"等皆是从肾定位的... 古代医家从肾辨证时非常重视部位因素,把与肾关联的某些部位作为定位的依据和参考。"腰为肾之府"、"当脐者,肾之部位"、"足膝者,肾之候"、"瞳神属肾"、"耳为肾窍"等皆是从肾定位的重要线索,对从肾辨治疾病富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藏神”与以“神”命名的腧穴考释
20
作者 吴斌 魏建子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816-817,共2页
关键词 “心藏神” 以“神”命名 中医学 腧穴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