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侍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论证以求真之传统中药显微签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崔亚君教授团队
1
作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崔亚君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中药鉴别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些年稍有弱化的中药传统鉴别的显微鉴别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国际上首次将实时景深扩展技术、大图影像拼接技术与偏振光显微观察技术综合应...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崔亚君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中药鉴别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些年稍有弱化的中药传统鉴别的显微鉴别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国际上首次将实时景深扩展技术、大图影像拼接技术与偏振光显微观察技术综合应用在中药显微鉴定,解决了传统显微制片观察方法及拍摄成像技术存在的图像虚化、影像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创建了在偏振光下观察植物组织构造新的方法,相关研究得到业界好评,为中药生药学研究、药品检验和基层单位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鉴别 上海中医药大学 信息碎片化 药品检验 显微鉴别 影像拼接 基层单位 中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术思想概述
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2期I0001-I0004,共4页
中药创新药物研发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于2014年2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隶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关键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创新 药物研发 学术思想 工程 高校 委员会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舒楠 陈子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4-807,共4页
综述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最终会转变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该疾病治疗困难,但是,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在中医临床治疗以及中药实验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中医药治疗 临床治疗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用药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熠文 夏立营 +1 位作者 张建军 杨柏灿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6-1819,共4页
失眠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之一。在病因病机上可归于劳逸失度、阴血亏耗,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饮食偏嗜、痰湿内生3方面。在中医证型上可分为心神失养证、火扰心神证、气郁痰阻证3型。针对亚健康失眠的中医保健,应以辨证保健为主结合... 失眠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之一。在病因病机上可归于劳逸失度、阴血亏耗,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饮食偏嗜、痰湿内生3方面。在中医证型上可分为心神失养证、火扰心神证、气郁痰阻证3型。针对亚健康失眠的中医保健,应以辨证保健为主结合对症保健。辨证保健上以利尿导热、滋阴降火法清心安神缩短入睡时间,以补虚敛神、益精养血法养心安神维持睡眠深度,以理气化痰、利胆和胃法疏泄通滞调节寐寤表现;对症保健上以重镇与甘缓类药物改善烦躁不宁、心神不安的表现,以导阳入阴药物改善节律紊乱症状,实现辨证、对症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保健 失眠 亚健康 中药 心神失养证 火扰心神证 气郁痰阻证 对症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衰老视角的3种常见慢病共有机制与中药发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春利 闫浩晨 +2 位作者 王敏 王川 孙继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和技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2型糖尿病(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AS)3种常见慢病和衰老基因相关的共有机制和潜在治疗药物。方法 从AgingAtlas、CellAge、GenAge和MSigDB等数...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和技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2型糖尿病(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AS)3种常见慢病和衰老基因相关的共有机制和潜在治疗药物。方法 从AgingAtlas、CellAge、GenAge和MSigDB等数据库中收集和整理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将从CTD、DisGeNET、GeneCards、OMIM、PharmGKB和TTD等数据库中获得与NAFLD、T2DM、AS相关的基因和基于GEO差异基因分析得到的基因集取交集后,得到这3种常见慢性疾病的相关疾病基因集。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衰老基因集、3种疾病相关基因集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取交集。将筛选得到的KEGG通路上的富集基因合并后,导入STRING数据库并构建PPI网络,利用MCODE工具分析得到PPI网络中的核心子模块,计算其中每个节点、模块的重要值Nim和Cim。同时,采用Lasso回归模型、Boruta算法以及随机森林模型等3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特征基因筛选。利用HIT2.0数据库查找关键特征基因相关的靶向中药小分子。利用SwissADME和ADMETlab 3.0在线系统对小分子进行ADMET评价和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对关键作用靶点和筛选到的小分子进行对接。结果 总共获得1 325、616、78、597个与衰老、NAFLD、T2DM、AS相关的基因。衰老和3种疾病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取交集后得到2条共有交集通路,共包含243个基因。构建PPI网络,3个核心子模块中Cluster 2的Cim值最高。根据特征基因筛选结果,结合PPI网络模块分析结果,找到4个与衰老相关的特征基因:CDK6、CDKN1A、MYC、PTEN。这4个靶点具有94个潜在中药小分子候选药物,其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SV)是这4个靶点共有的中药小分子。ADMET评价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成药性。PTEN靶点具有较高的Nim值,RSV与PTEN进行分子对接,显示有较好的结合稳定性。结论 从衰老的角度来看,发现了一种潜在的中药小分子RSV,它可能通过调节关键基因PTEN来预防和治疗NAFLD、T2DM和AS这3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相关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老年慢性疾病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鸡内金生品和炮制品中4种胆酸类成分的含量
6
作者 修彦凤 彭俏 +3 位作者 李晓周 王怡晶 汪夏敏 董志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905,共5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鸡内金生品和炮制品中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2%三氟乙酸),体积流量1.0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5...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鸡内金生品和炮制品中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2%三氟乙酸),体积流量1.0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5℃;漂移管温度80℃;体积流量1.6 L/min。结果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生品中4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106.92%、101.50%、95.03%,RSD分别为1.94%、2.84%、4.47%、4.27%;炮制品中4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5.71%、97.98%、104.06%、100.47%,RSD分别为1.98%、3.15%、3.01%、3.93%。生品和炮制品中各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738、2.951、0.644、0.859 mg/g和1.120、3.555、0.722、0.728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对鸡内金生品和炮制品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内金 炮制 胆酸类成分 含量测定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玉洁 曾瑞峰 +2 位作者 兰金帅 张彤 丁越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673,共6页
目的建立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检测探针与二氧化硫反应前后500 nm波长处紫外光谱吸收强度变化,对溶液中二氧化硫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以粉末粒度、提取溶剂、NaOH浓度、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二氧化硫... 目的建立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检测探针与二氧化硫反应前后500 nm波长处紫外光谱吸收强度变化,对溶液中二氧化硫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以粉末粒度、提取溶剂、NaOH浓度、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二氧化硫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探针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9),在0.63~2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90.48%~103.6%,RSD 0.21%~2.8%。探针法、酸碱滴定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较高(r=0.993)。结论该方法测定效率明显高于现有法定方法,操作简单,可为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二氧化硫 快速检测 特异性探针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S-1细胞模型和鼠胃类器官模型的金红片功效物质基础研究
8
作者 肖立皓 赵文静 +6 位作者 朱高双 闫雨娇 张新庄 曹亮 王振中 范小雪 张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880,共12页
目的探究金红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的功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GES-1)炎症模型、LPS诱导鼠胃类器官炎症模型和... 目的探究金红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的功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GES-1)炎症模型、LPS诱导鼠胃类器官炎症模型和乙醇诱导GES-1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探讨金红片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功效物质基础。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qPCR检测细胞及胃类器官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相对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金红片及其10个潜在功效成分显著降低LPS诱导的GES-1细胞炎症模型和胃类器官炎症模型中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表达,推测这10个成分是金红片发挥抗炎作用的功效物质基础。金红片及其11个潜在功效成分明显降低MDA和ROS含量,提高SOD的活性,推测这11个成分是金红片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功效物质基础。结论通过体外细胞及胃类器官实验初步确定别隐品碱、延胡索碱、脱氢紫堇碱、盐酸巴马汀、绿原酸、木香烃内酯、芦丁、槲皮苷、去氢木香内酯、四氢黄连碱、异绿原酸B、川楝素、原阿片碱和槲皮素是金红片治疗CSG的功效物质基础,为金红片质量标准提升积累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片 慢性浅表性胃炎 功效物质基础 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葛根芩连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陶玮迪 朱慧玲 +2 位作者 王新宏 梁琨 安叡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13-2018,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600 mg/kg)、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第3天开始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600 mg/kg)、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第3天开始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持续7 d,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正常组给予普通饮用水,持续10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记录结肠长度,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苏木素-伊红(HE)、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IL-6)水平;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T-qPCR法验证差异基因Nlrp3、Casp1、Gsdmd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各剂量组UC小鼠症状缓解,DAI评分降低(P<0.05,P<0.01),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增加(P<0.05,P<0.01),结肠损伤程度减轻(P<0.05,P<0.01),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P<0.01)。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焦亡、细胞质、蛋白结合等;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质DNA感应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Nlrp3、Casp1、Gsdmd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各剂量组结肠组织Nlrp3、Casp1、Gsdmd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细胞焦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溃疡性结肠炎 转录组学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二黄丸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的影响
10
作者 李春晖 李强 +4 位作者 顾可煦 黄晟琪 刘兰玉 董志颖 都广礼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探讨上二黄丸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的影响。方法6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柴组、芩连组、全方组、吗丁啉组,每组10只。适应性饲养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予洛哌丁胺(6 mg/kg)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从造模第... 目的探讨上二黄丸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的影响。方法6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柴组、芩连组、全方组、吗丁啉组,每组10只。适应性饲养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予洛哌丁胺(6 mg/kg)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从造模第3天开始,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2 d。检测小鼠小肠推进率,粪便含水率,血清TC、TG、CCK、TBA,粪便TBA,Western blot法及RT-qPCR法检测肝组织BSEP、FXR、CYP7A1和回肠组织FXR、ASBT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小肠推进率、粪便含水率、粪便TBA、血清CCK降低(P<0.01),血清TBA升高(P<0.01),肝组织BSEP、FXR、CYP7A1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1),回肠组织FXR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1),ASBT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芩连组、全方组及阳性组小鼠小肠推进率、粪便含水率、粪便TBA、血清CCK升高(P<0.05,P<0.01),肝组织BSEP、FXR、CYP7A1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5,P<0.01),血清TBA、ASBT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5,P<0.01),升柴组小鼠血清TBA、粪便TBA及肝组织BSEP、FXR、CYP7A1蛋白、mRNA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二黄丸可调节胆汁酸代谢,起到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回肠胆汁酸重吸收、负反馈调节胆汁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黄丸 功能性便秘 胆汁酸代谢 胃肠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电离-便携质谱法对中药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
11
作者 张丹 郑秀琴 +6 位作者 斯子豪 王南 杨喜月 谷丽华 王峥涛 李林楠 杨莉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将样品粉末和萃取喷雾溶剂加入原位电离试剂盒中,萃取喷雾溶剂携带样品中的分析物在纸基质上向前移动,然后到达纸基质尖端发生离子化,最后进入便携质谱而被分析。分别考察了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进样量、电喷雾电压对葶苈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响应强度的影响,最终选择甲醇作为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为1.3 V、进样量为23、电喷雾电压为4 500 V进行掺伪鉴别实验。同时,运用薄层色谱技术进一步验证便携质谱鉴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车前子与葶苈子的掺伪比例为1∶1至100∶1时,葶苈子中的特征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均可被检出。该方法无需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可在1 min内完成掺伪样品的现场即时筛查,可为车前子的市场规范及安全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质谱 纸毛细管喷雾电离 快速鉴别 中药掺伪 车前子 葶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莲蒿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物种鉴定意义
12
作者 李晋任 索郎纳甲 +3 位作者 赵志礼 米玛卓嘎 尕让甲 倪梁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01-1909,共9页
目的 测定毛莲蒿Artemisia vestita Wall. ex Bess.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方法 基于民族植物学考察,采集样品并进行原植物鉴定;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相关软件组装序列、注释及结构分析;与蒿属6个近缘物种进行... 目的 测定毛莲蒿Artemisia vestita Wall. ex Bess.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方法 基于民族植物学考察,采集样品并进行原植物鉴定;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相关软件组装序列、注释及结构分析;与蒿属6个近缘物种进行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桔梗科植物毛细钟花Leptocodon hirsutus D. Y. Hong为外类群,基于毛莲蒿与菊科其他32个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ML系统发育树。结果 毛莲蒿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1 204 bp,总GC含量为36.88%;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长度分别为82 949、18 331 bp,反向重复区长度为24 962 bp;共编码134个基因,包括8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和37个tRNA基因。基因组中共检测到67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和44个长重复序列LSRs。与蒿属近缘物种比较,筛选到3个基因高突变区(clpP、rpl36、ycf1)和6个基因间区高突变区(trnK-UUU-matK、rps18-rpl20、rpl36-infA、rpl14-rpl16、rpl16-rpl3、trnL-UAG-ccsA),可作为蒿属物种鉴定的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蒿属形成一个高度支持的单系群,毛莲蒿与白莲蒿A.gmelinii Web. ex Stechm.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本研究可为蒿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藏药基原植物鉴定及物种DNA条形码构建等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莲蒿 藏药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药理学的主要方法及其在中医方药治疗慢性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文卫 张华 刘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中医药在慢性肝病、尤其对慢性炎症损伤、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介绍了近年来以虚拟筛选技术、各种组学技术以及网络药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药理学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 中医药在慢性肝病、尤其对慢性炎症损伤、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介绍了近年来以虚拟筛选技术、各种组学技术以及网络药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药理学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结合研究实践对计算机药理学方法解析中药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进展作了评述。认为综合运用计算机药理学的技术,结合传统的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方法,是解析治疗慢性肝病有效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重要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中医疗法 计算机药理学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姜苓术汤基准样品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14
作者 刘云 李婷 +3 位作者 李玲 隋璐 丁越 张彤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3-1420,共8页
目的 考察经典名方甘姜苓术汤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计算其转移率和干膏率。结果 15批基准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 目的 考察经典名方甘姜苓术汤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计算其转移率和干膏率。结果 15批基准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各批基准样品聚为3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676%,甘草苷对分组贡献较大。在各批药材-饮片、饮片-标准煎液、标准煎液-基准样品中,6-姜辣素转移率分别为84.72%~100.00%、14.29%~24.14%、88.60%~99.36%,甘草苷转移率分别为74.38%~100.00%、38.54%~64.20%、96.91%~100.30%,甘草酸转移率分别为68.28%~103.27%、28.48%~49.79%、92.93%~100.49%,干膏率为13.75%~16.41%。结论 甘姜苓术汤基准样品制备工艺稳定,6-姜辣素、甘草苷、甘草酸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为甘姜苓术汤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姜苓术汤 基准样品 量值传递规律 H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酰胺修饰熊果酸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及其通过调控CAFs抗恩杂鲁胺对前列腺癌耐药作用研究
15
作者 陈泠希 倪淑婷 +2 位作者 赵文洋 陈磊 胡凯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制备茴香酰胺修饰熊果酸自组装纳米粒,并评价其抗恩杂鲁胺对前列腺癌耐药作用。方法纳米沉淀法分别制备茴香酰胺修饰、未修饰自组装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考察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摄取,... 目的制备茴香酰胺修饰熊果酸自组装纳米粒,并评价其抗恩杂鲁胺对前列腺癌耐药作用。方法纳米沉淀法分别制备茴香酰胺修饰、未修饰自组装纳米粒,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考察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摄取,建立前列腺癌恩杂鲁胺耐药模型,CCK8法分析自组装纳米粒增敏恩杂鲁胺作用,Western blot检测NRG1、HER3、AKT表达。结果茴香酰胺修饰自组装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95.13±8.06)nm,Zeta电位为(-29.07±0.55)mV,包封率为(94.58±0.84)%。CAFs对茴香酰胺修饰自组装纳米粒的摄取量高于对未修饰制剂、游离Cy5的(P<0.05),同时茴香酰胺修饰的自组装纳米粒能抑制CAFs导致的恩杂鲁胺耐药,降低CAFs上NRG1表达,且作用后的CAFs条件培养基能降低LNCaP细胞上HER3、AKT表达(P<0.05,P<0.01)。结论茴香酰胺修饰熊果酸自组装纳米粒可增加CAFs靶向性,缓解CAFs致恩杂鲁胺对前列腺癌耐药作用,降低CAFs上NRG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酰胺 熊果酸 自组装纳米粒 制备工艺 恩杂鲁胺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 前列腺癌 抗耐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文迪 张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38,共6页
川贝母是知名川产道地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镇咳平喘的功效,价格高昂,在国内药材市场广泛流通,但长期存在野生资源短缺、伪品混充、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等情况,其质量问题值得关注。目前,川贝母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现存质量... 川贝母是知名川产道地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镇咳平喘的功效,价格高昂,在国内药材市场广泛流通,但长期存在野生资源短缺、伪品混充、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等情况,其质量问题值得关注。目前,川贝母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现存质量标准也有指标单一、方法落后等缺陷,本文主要围绕基原、有效成分含量、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这3个方面梳理了川贝母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指出了现存质量标准的不足,以期为后续标准补充和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质量控制 基原鉴别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在上海地区的异地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春元 周秀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97-1998,共2页
[目的]考察鹰嘴豆在上海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通过异地栽培试验方式对新疆和东北的鹰嘴豆种子进行试种,并对其生长发育情况和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观察。[结果]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鹰嘴豆种子在上海地区都成功地完成了从种子萌发... [目的]考察鹰嘴豆在上海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通过异地栽培试验方式对新疆和东北的鹰嘴豆种子进行试种,并对其生长发育情况和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观察。[结果]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鹰嘴豆种子在上海地区都成功地完成了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部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冬、春两季播种皆可。[结论]该研究为鹰嘴豆在上海及江浙一带的推广种植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异地栽培试验 种子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学》中基源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203-205,共3页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不能否认《中药学》是一本优秀的教材,但它忽略了很多中药的基源问题,笔者通过对教材中中药的基源问题的考察,指出其中一些不符合《中国药典》(1部)要求...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不能否认《中药学》是一本优秀的教材,但它忽略了很多中药的基源问题,笔者通过对教材中中药的基源问题的考察,指出其中一些不符合《中国药典》(1部)要求的部分,以引起学习者及读者的重视并期待共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学 基源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莫纳克林K基因合成及其与发酵关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若楠 冯睿 +3 位作者 周恒 胡青 季申 王少敏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8,共8页
红曲是一种由红曲霉(Monascus)和大米通过发酵而成的具有降脂作用的发酵产品,其最具代表性的降脂成分为莫纳克林K,其生物合成依赖于9个基因(mokA至mokI)的协同作用,其中mokA基因和mokB基因是其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发酵工艺对莫纳克林K... 红曲是一种由红曲霉(Monascus)和大米通过发酵而成的具有降脂作用的发酵产品,其最具代表性的降脂成分为莫纳克林K,其生物合成依赖于9个基因(mokA至mokI)的协同作用,其中mokA基因和mokB基因是其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发酵工艺对莫纳克林K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的含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该文全面探讨了影响莫纳克林K合成的多种因素,包括基因、合成途径以及发酵条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要素,期望为未来莫纳克林K的代谢调控研究以及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为红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霉 莫纳克林K 基因簇 合成途径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在中药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许婧 潘惠勤 +4 位作者 谭琰南 毛秀红 胡青 周恒 季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6-1870,共15页
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市场的周期较长,源头或过程控制不当极易感染真菌毒素,极大地影响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系统检测并评估中药材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和潜在风险,对进一步完善中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和保障其食药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市场的周期较长,源头或过程控制不当极易感染真菌毒素,极大地影响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系统检测并评估中药材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和潜在风险,对进一步完善中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和保障其食药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中药材中大量的代谢产物对微痕量真菌毒素检测存在极大的基质干扰,加之真菌毒素污染的不确定性和其结构类型的复杂性,建立广谱适用于复杂中药材基质的真菌毒素高通量检测方法面临巨大挑战。该文对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真菌毒素高通量检测研究进行综述,评述了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分离和仪器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中药材中真菌毒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真菌毒素 LC-MS/MS 样品前处理 液相色谱分离 质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