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TM平台的SSCI和A&H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的发文趋势、载文类型、发文国家或地区、发文机构、相关领域期刊的影响力及发文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07-2018年间海外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发展...基于Web of ScienceTM平台的SSCI和A&H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的发文趋势、载文类型、发文国家或地区、发文机构、相关领域期刊的影响力及发文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07-2018年间海外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为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影响力仍比较有限,对中医药人文内涵的认知非常不足,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以提升我国中医药国际话语权及学术影响力。展开更多
白胶香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外科要药,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至唐代《新修本草》时归为“枫香胶”的异名,两者同属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树脂。自唐以后,历代本草皆将枫香胶、白胶香列为同种药物,属同药异名。白...白胶香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外科要药,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至唐代《新修本草》时归为“枫香胶”的异名,两者同属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树脂。自唐以后,历代本草皆将枫香胶、白胶香列为同种药物,属同药异名。白胶香梵文名为sarjarasa,佛典中将其音译为“萨折罗娑”,印度认为该药来自娑罗树Shorea robusta C. F. Gaertn的树脂,而非枫香树的树脂。白胶香不是仅来自枫香树,而是存在2个植物基原,但未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应当增补。早期医籍记载,枫香胶常用于治疗瘾疹、风痒、浮肿和齿痛,在后世运用里枫香胶也多用于治疗皮肤病,外洗居多。自唐宋白胶香进入本草文献后,也出现治疗各类血证的用法,如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白胶香在原产地印度的用法和现代临床研究皆证明其是外科要药,值得临床重视。本文通过对白胶香的名称、基原、产地和功效进行考证,以期为白胶香正本清源和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展开更多
从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角度,研究中药相关标准法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意义。针对我国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情况,提出要借助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平台,推进我国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从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角度,研究中药相关标准法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意义。针对我国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情况,提出要借助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平台,推进我国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修订我国药典法规,争取参与国外药典法规的修订;针对中成药出口情况,提出可以借鉴日本汉方药,开展经典名方研究;为防止发达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在传统知识基础上无偿进行二次开发,或进行中药、中成药专利抢注以获取高额利润,提出要谨防我国中草药被生物盗版,及早建立中医药古籍保护制度。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Web of ScienceTM平台的SSCI和A&H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的发文趋势、载文类型、发文国家或地区、发文机构、相关领域期刊的影响力及发文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07-2018年间海外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为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影响力仍比较有限,对中医药人文内涵的认知非常不足,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以提升我国中医药国际话语权及学术影响力。
文摘白胶香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外科要药,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至唐代《新修本草》时归为“枫香胶”的异名,两者同属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树脂。自唐以后,历代本草皆将枫香胶、白胶香列为同种药物,属同药异名。白胶香梵文名为sarjarasa,佛典中将其音译为“萨折罗娑”,印度认为该药来自娑罗树Shorea robusta C. F. Gaertn的树脂,而非枫香树的树脂。白胶香不是仅来自枫香树,而是存在2个植物基原,但未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应当增补。早期医籍记载,枫香胶常用于治疗瘾疹、风痒、浮肿和齿痛,在后世运用里枫香胶也多用于治疗皮肤病,外洗居多。自唐宋白胶香进入本草文献后,也出现治疗各类血证的用法,如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白胶香在原产地印度的用法和现代临床研究皆证明其是外科要药,值得临床重视。本文通过对白胶香的名称、基原、产地和功效进行考证,以期为白胶香正本清源和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
文摘从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角度,研究中药相关标准法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意义。针对我国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情况,提出要借助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平台,推进我国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修订我国药典法规,争取参与国外药典法规的修订;针对中成药出口情况,提出可以借鉴日本汉方药,开展经典名方研究;为防止发达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在传统知识基础上无偿进行二次开发,或进行中药、中成药专利抢注以获取高额利润,提出要谨防我国中草药被生物盗版,及早建立中医药古籍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