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的中医药加载治疗 被引量:18
1
作者 蒋梅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553-1555,共3页
中医药防治心衰相关证候历史悠久,疗效可鉴。其特点着重对心衰患者的整体调治,并以改善心肾阳气互资为重要治法。在西医药规范治疗心衰的现今,中医药加载治疗对提高心衰防治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加载治疗方法包括按心衰... 中医药防治心衰相关证候历史悠久,疗效可鉴。其特点着重对心衰患者的整体调治,并以改善心肾阳气互资为重要治法。在西医药规范治疗心衰的现今,中医药加载治疗对提高心衰防治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加载治疗方法包括按心衰不同病期、不同病变部位、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加载治疗,以及根据不同心衰病因的加载治疗。根据心衰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的临床特征确定相应中医证候,进一步形成中医药加载治疗方案,既符合中、西医各自对心衰的认识规律,又在一定层面上互补了中、西医药物单独使用在心衰防治中的缺陷,可使已经接受西医药规范治疗的心衰患者进一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加载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呼明哲 李湘玲 高俊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22,共6页
自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被提出以来,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线粒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了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两者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与... 自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被提出以来,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线粒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了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两者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心肌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分裂增多而融合减少,线粒体分裂和融合之间的失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功能障碍相关。中医药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近年来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动力学相关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亚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5-1407,共3页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现中医药的优势。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需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中医药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高血压病相关中医证候特征研究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灵妍 姚成增 +2 位作者 韩栋 蒋梅先 王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788-790,共3页
目的:从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证候因素,地域及时间变迁及老年高血压的角度,对近20年间国内高血压病相关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1993—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高血压中医证候... 目的:从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证候因素,地域及时间变迁及老年高血压的角度,对近20年间国内高血压病相关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1993—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高血压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医证型,证候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变化规律及老年高血压的证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7篇,病例43626例,覆盖全国24个省市地区,证候类型常见的有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瘀血阻窍证,老年高血压阴阳两虚证的比例明显上升,证候因素以阴虚、阳亢、痰、火、阳虚、血瘀多见。近年来肝阳上亢证、瘀血阻窍证的患者显著增加,实性证候因素所占比例也不同程度的升高。东北地区阴虚阳亢、肝火亢盛及阴阳两虚证证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则以痰湿壅盛证居多,瘀血阻窍证型西北地区占首位,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分别以华中、西南地区最多。结论:高血压病机以本虚标实多见,本虚以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阳亢、痰、火多见,近年来血瘀等实性证候因素在高血压证候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证候 证候因素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史文静 周华 +1 位作者 戎靖枫 苑春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组、补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2周... 目的研究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组、补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2周开始灌胃,分别给予药物干预8周。8周后通过颈动脉插管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心力衰竭大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SDH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LVSP和+LVdp/dtmax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而LVEDP和-LVdp/dtmax明显升高(P<0.05);补肾方干预后,中、高剂量大鼠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以高剂量补肾方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明显。补肾方干预后,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假手术组,且随补肾方剂量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逐渐增强。结论补肾方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可能与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SDH活力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血流动力学 Na+-K+ATP酶 Ca2+-Mg2+ATP酶 琥珀酸脱氢酶 心力衰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离煎对心衰兔心肌细胞凋亡调控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崔松 徐燕 +3 位作者 阮小芬 桑珍 刘小渭 蒋梅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坎离煎对心衰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开搏通组和坎离煎组。以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造模后分别以坎离煎和开搏通干预,2周后处死取样,作心肌凋亡调...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坎离煎对心衰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开搏通组和坎离煎组。以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造模后分别以坎离煎和开搏通干预,2周后处死取样,作心肌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检测,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坎离煎和开搏通都能够促进心衰兔心肌bcl-2表达,增加bcl-2/bax的比值,起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坎离煎在促进bcl-2表达方面优于开搏通(P<0.01);坎离煎和开搏通均能明显改善心衰兔水钠潴留状态。结论坎离煎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减少心衰进程中的心肌细胞丢失,以保存心脏的功能,这可能是该药振奋心脏阳气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离煎 心力衰竭 凋亡调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方干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薛金贵 王肖龙 +1 位作者 陈铁军 李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0例气虚血瘀痰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西药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疗程1个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0例气虚血瘀痰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西药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疗程1个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D40配体(CD40L)浓度无显著性改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40L和MMP-9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可通过降低血清CD40L、MMP-9浓度,抑制炎症反应的起始和发展,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痰方 稳定性冠心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与骨骼肌功能受损 被引量:2
8
作者 姚成增 崔松 蒋梅先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3,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功能受损 failure heart 骨骼肌异常 心脏疾病 早期患者 活动能力 异常表现 病情进展 国外学者 CHF 症候群 肌功能 呼吸肌 症状 缓解后 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心方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成增 蒋梅先 +5 位作者 胡琪祥 张超 吴海 周霄云 沈燕 顾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活心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氧自由基、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载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予西药规范治疗,中药加载组加用活心方。检测两组患者的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活心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氧自由基、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载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予西药规范治疗,中药加载组加用活心方。检测两组患者的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SOD和GSH-PX均显著增高(P<0.01),MDA和FABP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加载组患者经活心方加减治疗后SOD(111.84±26.38vs88.56±39.11,P<0.01)和GSH-PX(283.92±60.80vs250.70±41.99,P<0.05)活性均明显升高,而MDA水平(31.25±12.23vs37.72±7.08,P<0.05)和FABP(31.29±5.17vs37.25±6.28,P<0.01)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活心方可改善SAP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心方 氧自由基 脂肪酸结合蛋白 氧化应激 炎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龙丸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祖福 胡婉英 薛金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0期588-589,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类中药双龙丸对心肌梗死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模型。 66只大鼠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 (18只 )、双龙丸小剂量组 (19只 )、正常对照组 (10只 ...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类中药双龙丸对心肌梗死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模型。 66只大鼠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 (18只 )、双龙丸小剂量组 (19只 )、正常对照组 (10只 )和心肌梗死对照组 (19只 )。各组半数治疗 2周 ,半数治疗至 4周 ,治疗结束时分别行股动脉和颈总动脉插管 ,应用 8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 ,Masson’s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治疗 2周和 4周 ,双龙丸大、小剂量组较同期心肌梗死对照组的左室最大收缩速率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且大剂量 2周组较心肌梗死对照组的左室最大舒张速率亦增高 (P <0 .0 5 ) ;大剂量组在 2周和 4周时均较心肌梗死对照组的梗死面积减小 (P <0 .0 5 )。结论双龙丸能提高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左室最大收缩速率 ,大剂量应用还可改善心肌梗死早期左室舒张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丸 实验性心肌梗死 形态学 血流动力学 梗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生丁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祖福 胡婉英 薛金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45-747,共3页
目的:观察潘生丁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潘生丁组、AMI对照组(心梗)和正常对照组(正常),治疗观察半数至... 目的:观察潘生丁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潘生丁组、AMI对照组(心梗)和正常对照组(正常),治疗观察半数至2周、半数至4周结束。应用生理记录仪检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Masson's染色计测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量和VEGF、bFGF的表达。结果:潘生丁组大鼠较心梗组的缺血心肌中VEGF、bFGF表达和新生血管数均增多,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脏左室最大收缩速率增大。结论:潘生丁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限制心肌梗死面积扩展,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生丁 大鼠 实验 心肌梗死 心肌组织学 血流动力学 分子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卧位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海 史晓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CI)后需绝对卧床一段时间,绝大部分患者在此期间会出现腰酸背痛、腹胀、失眠、排尿困难等诸多不适,对此,需及时调整卧床姿势,尽早开始活动,并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等。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卧位 卧床时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霄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95-89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按个体化原则制定康复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 1例患者因呼吸道疾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停止综合康复训练,其余患者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按个体化原则制定康复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 1例患者因呼吸道疾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停止综合康复训练,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院内康复程序,预后良好。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护理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霄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患者(58~87岁),从直接死亡原因、死亡诱因、死亡时期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死因为心源性;7例(43.75%)有诱因;12例死于急性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患者(58~87岁),从直接死亡原因、死亡诱因、死亡时期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死因为心源性;7例(43.75%)有诱因;12例死于急性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原因以心源性为主,与基础疾病和并发疾病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死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改变及地高辛的影响
15
作者 蔡辉 胡婉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39-40,共2页
进一步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变化及地高辛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狭窄大鼠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 进一步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变化及地高辛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狭窄大鼠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放免测定血浆CGRP。结果模型组LVM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地高辛组LVMI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血浆CGRP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地高辛组血浆CGRP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HF大鼠血浆CGRP水平明显下降;地高辛明显升高CHF大鼠血浆CGRP水平;地高辛的正性肌力作用是否与升高血浆CG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肥厚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地高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中医病机及其诊疗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茉芬 崔松 +3 位作者 贾美君 阮小芬 杨莹 李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93-2997,3003,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合并焦虑的高血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高血压属于心身疾病范畴,高血压伴焦虑不仅产生躯体以及精...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合并焦虑的高血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高血压属于心身疾病范畴,高血压伴焦虑不仅产生躯体以及精神的痛苦,还严重影响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社会心理功能,而中医药自古重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认识、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面进行探讨,包括从肝、痰、虚论治的药物治疗,针刺、五行音乐、养生功法等非药物治疗,论述中医药对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药干预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状态 中医药 中医病机 研究进展 心身疾病 中医治疗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超 姚成增 +1 位作者 蒋梅先 关敬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6-1640,共5页
目的观察活心方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梗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雄性SD大鼠急性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复济组、血竭小复方组和活心方组,干预8周。观察活心方干预对... 目的观察活心方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梗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雄性SD大鼠急性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复济组、血竭小复方组和活心方组,干预8周。观察活心方干预对心梗模型鼠缺血心肌血管密度及其阳性面积比值、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以及血清VEGF水平等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血管密度增加(P<0.05),血清VEGF水平升高(P<0.05),心肌VEGF(P<0.05)、bFGF、Flt-1及Flk-1(P<0.01)表达增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活心方组大鼠心肌血管密度及其阳性面积比值增加(P<0.01),血清VEGF水平升高(P<0.01);心肌VEGF、bFGF、Flt-1及Flk-1表达增加(P<0.01)。拆方研究显示,与血竭小复方组比较,活心方组大鼠心肌血管密度增加(P<0.05),心肌VEGF(P<0.05)、bFGF(P<0.01)及Flk-1(P<0.05)表达增加。结论活心方干预能提高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密度及其阳性面积比值、升高血清VEGF水平、增加缺血心肌VEGF、bFGF、Flt-1及Flk-1表达,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其药效作用优于单纯活血化瘀的血竭小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心方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梗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超 姚成增 +1 位作者 蒋梅先 关敬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3-896,共4页
目的观察活心方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梗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复济组、血竭小复方组和活心方组,干预8周。检测大鼠血流动力... 目的观察活心方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急性心梗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复济组、血竭小复方组和活心方组,干预8周。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计算梗死面积。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呈负相关(P=0.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呈正相关(P=0.005)。与模型组比较,活心方组、血竭小复方组大鼠LVSP均升高(P<0.05,P<0.01),LV-EDP降低(P<0.01),+LVdp/dtmax加大(P<0.01),-LVdp/dtmax加大(P<0.05,P<0.01),梗死面积缩小(P<0.01);与血竭小复方组比较,活心方组大鼠LVSP增高(P<0.05)、+LVdp/dtmax加大(P<0.05);梗死面积更小(P<0.05)。结论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活心方干预能缩小心梗大鼠的梗死面积,改善心梗后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并优于血竭小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心方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梗死面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宁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痰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超 关敬树 +7 位作者 姚成增 李晓惠 周云 缪志静 高山钟 陈佳 陆伟 李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14-3018,共5页
目的观察心痛宁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痰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痛宁颗粒... 目的观察心痛宁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痰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痛宁颗粒,疗程12周。检测心绞痛症状评分和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中医证候评分和疗效、心电图疗效、SAQ评分、LVEF、安全性指标、主要终点事件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1),SAQ评分升高(P<0.05,P<0.01),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P<0.01);观察组LVEF升高(P<0.01),也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痛宁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气虚痰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宁颗粒 常规治疗 稳定性心绞痛 气虚痰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琼 邵春林 +1 位作者 刘永明 王肖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评价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筛选阳虚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逆汤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中药降压疗效。结果:(1)四逆汤... 目的:评价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筛选阳虚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逆汤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中药降压疗效。结果:(1)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P<0.05),尤其是头痛、眩晕、耳鸣、畏寒肢冷、喜热饮、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冷、面色苍白、夜尿频(P<0.05或P<0.01);(2)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值(P<0.05),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西药标准治疗较单用西药标准治疗对阳虚型高血压患者有更好的降压疗效,更能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阳虚证 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