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菊 万萍 +1 位作者 金星 胡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8-650,共3页
随着社会对听力学从业人员及言语治疗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而我国听力师和言语治疗师的培养机制又不能满足现在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在此大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关键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听力学 康复学 专业简介 人员需求 言语治疗 从业人员 治疗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回流功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洋 王腾腾 +2 位作者 施杞 王拥军 梁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855-1861,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和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关节疾病,以发病率高、难治愈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刺激关节周围组织和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和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关节疾病,以发病率高、难治愈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刺激关节周围组织和局部转运淋巴结的淋巴管增生的同时,也会造成集合淋巴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并导致关节周围淋巴回流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炎症下淋巴管回流功能障碍,促进淋巴回流,减轻关节炎症的观点,与中医"痹"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观点相一致。另外,中药复方独活寄生汤可以改善淋巴回流功能,促进淋巴管生成,减轻关节炎症。中药有效组分阿魏酸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减轻一氧化氮对淋巴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改善慢性炎症下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减轻关节炎症。有效组份三七总皂苷可以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产生VEGF-C促进淋巴管生成。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起蠲痹作用的中医药很有可能通过调控淋巴回流功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本文回顾了淋巴回流功能与炎症性关节炎相关性,讨论现阶段中医药调控淋巴回流功能改善炎症性关节炎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为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为中医痹证理论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系统 淋巴回流 炎症性关节炎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方案在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靓贇 徐国会 +4 位作者 张杰 徐浩 杭明辉 刘苗苗 王拥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13-2817,2824,共6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三维步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KOA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三维步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KOA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电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证候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三维步态参数变化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77.78%(P<0.05);电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L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步频、步速、步长、初始着地屈伸角度、摆动相最大屈伸角度、支撑相屈伸角度均高于对照组,矢状面最大外展力矩低于对照组;电针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而转化生长因子-β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KOA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膝关节活动度和步行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关节炎症水平,有助于膝关节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电针 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评分 步态 炎症 临床疗效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化研究方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陶然 胡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3-996,共4页
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叫定性研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早期至16世纪的人类学研究领域^([1])。质化研究是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的聚合体^([2]),是通过了解人的社会和物质环境、人生阅历、观念看法以及过去经历,对... 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叫定性研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早期至16世纪的人类学研究领域^([1])。质化研究是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的聚合体^([2]),是通过了解人的社会和物质环境、人生阅历、观念看法以及过去经历,对社会现象进行的深入认识和长期研究。质化研究旨在探索、阐述和获取深层资料,对现象产生全面深刻的认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应用 科学研究方法 物质环境 社会现象 人类学 聚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筋经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力量及慢性炎症的影响
5
作者 张涛 马天翼 +5 位作者 骆丽 刘舒婷 储雨菲 梁国强 方磊 张国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观察易筋经治疗老年肌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适合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易筋经运动功法处方。方法选取苏州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的老年肌少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易筋... 目的观察易筋经治疗老年肌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适合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易筋经运动功法处方。方法选取苏州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的老年肌少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易筋经组各60例。对照组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易筋经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予易筋经功法锻炼。干预前后观察2组患者骨骼肌质量指数、肌肉握力、30 s坐立试验次数、肌肉厚度和横截面积、SPPB评分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8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易筋经组骨骼肌质量指数、肌肉握力、30 s坐立试验次数、SPPB评分、股直肌厚度和横截面积、股中间肌厚度、血清TNF-α和IL-18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易筋经干预后TNF-α水平与握力呈显著性负相关,r=-0.3138,P<0.05。结论易筋经功法训练可以提高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和肌力,提高患者体能水平,可能与改善机体慢性炎性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老年肌少症 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肉握力 30 s坐立试验 肌肉厚度 肌肉横截面积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健身功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龙兵 吴卫兵 +2 位作者 刘晓丹 胡军 严隽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7-96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COPD目前居全球发病率的第12位和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META分析 康复疗效 健身功法 稳定期 pulmonary 气流受限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景新 刘晓丹 +2 位作者 吴卫兵 王振伟 严隽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1-1444,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COPD发病率为8.2%,居于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啪。近年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COPD发病率为8.2%,居于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啪。近年来,运动作为COPD肺康复治疗的一种训练形式,在降低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增加运动能力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患者 康复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ULMONARY 训练 间歇 强度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锻炼方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龙兵 吴卫兵 +1 位作者 刘晓丹 王振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9,共6页
运动锻炼目前被认为是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方案的核心内容,是提高COPD患者肺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运动锻炼与稳定期COPD康复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有氧锻炼、力量锻炼和呼吸锻炼对稳定期COPD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COP... 运动锻炼目前被认为是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方案的核心内容,是提高COPD患者肺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运动锻炼与稳定期COPD康复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有氧锻炼、力量锻炼和呼吸锻炼对稳定期COPD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COPD康复的三种运动锻炼方法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对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研究旨在为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促进运动锻炼在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锻炼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丹 严隽陶 +1 位作者 胡军 吴卫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5-898,共4页
目的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方法采用VARK学习风格模型问卷对四个年级26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各年级最大值分布均以K值占比最多;以多重学习风格为主,而单一学习风格以一般倾向为主;单一学习风格倾向中以K倾向为... 目的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方法采用VARK学习风格模型问卷对四个年级26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各年级最大值分布均以K值占比最多;以多重学习风格为主,而单一学习风格以一般倾向为主;单一学习风格倾向中以K倾向为主导;四个年级学习风格改变不明显。在倾向重数方面,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有从四重学习风格倾向逐渐向单一学习风格转变的趋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风格 VARK模型 康复治疗学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10
作者 齐晓凤 王腾腾 +3 位作者 梁倩倩 徐浩 施杞 王拥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879-1882,共4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关节疾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古代文献中已有较多关于该病的记载,但是目前KOA的中医证候分型仍有较大争议,而且不同地区的证型分布也存在流行病学差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关节疾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古代文献中已有较多关于该病的记载,但是目前KOA的中医证候分型仍有较大争议,而且不同地区的证型分布也存在流行病学差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疾病证候本质研究,发现KOA不同证型存在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对KOA的中医证型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医证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骼肌的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景新 吴卫兵 +2 位作者 刘晓丹 胡军 严隽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415,共6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通过低频电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或肌肉,诱发骨骼肌收缩,以达到治疗患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目的。NMES作为常规运动康复锻炼的替代方案,对于运动不耐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NMES能够有效提高患...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通过低频电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或肌肉,诱发骨骼肌收缩,以达到治疗患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目的。NMES作为常规运动康复锻炼的替代方案,对于运动不耐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NMES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骼肌肌力、肌耐力,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骨骼肌形态结构改变、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骨骼肌蛋白代谢平衡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神经肌肉电刺激 骨骼肌 肌力 耐力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
12
作者 薛依青 陆九州 +2 位作者 李舒琳 杨康绮 徐建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 探讨使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作移植物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以恢复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髂骨或桡骨头移植物重建严重冠突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36.2岁(28~57岁)。所有患... 目的 探讨使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作移植物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以恢复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髂骨或桡骨头移植物重建严重冠突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36.2岁(28~57岁)。所有患者均因创伤导致严重冠突缺损伴陈旧的顽固性肘关节脱位,存在关节面磨损、塌陷及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果 6例患者从受伤至重建手术平均时间间隔为26.8月(11~60月)。其中,5例患者取自体髂骨作移植物,1例取自体桡骨头作移植物。手术同期,2例接受桡骨头置换,2例采用Box-loop法重建侧副韧带,1例重建外侧副韧带。平均随访时间为26.5月(1~88月)。术后复查CT显示,术后超过3月的5例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1例出现移植物吸收。5例患者术后仍遗留一定程度的肘关节僵硬;其中3例2期接受肘关节镜松解手术,2例功能恢复较为满意。6例患者的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采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移植物对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冠突大面积缺损进行重建,能够获得确切的骨性愈合及关节复位并长期维持;结合2期关节镜松解手术,能使患者肘关节功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避免关节置换,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缺损 冠突重建 自体骨移植 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全球50岁以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疾病负担演变和风险因素及趋势预测
13
作者 王益德 段宏霞 +6 位作者 王颖祺 包弋蝶 姜林鸿 韩晓雨 李培君 吴卫兵 刘晓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88-1400,共13页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系统评估1990-2021年全球50岁以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时空分布、风险因素及趋势预测,以期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分析1990...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系统评估1990-2021年全球50岁以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时空分布、风险因素及趋势预测,以期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分析1990-2021年的GBD数据,评估204个国家和地区50岁以下COPD的发病率、病死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和估计年度百分比变化(expec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APC),按照年龄、性别、地区、国家和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进行分层,并对2035年的趋势进行预测。结果2021年全球50岁以下COPD新发病例达250万例(95%UI:209~296万),较1990年增长50.55%,呈现显著区域异质性:低SDI地区增幅达134.08%,而高SDI地区呈“先升后降”趋势。风险因素分析显示,环境与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环境臭氧污染、固体燃料引起的家庭空气污染等)和吸烟构成主要致病因素,其中低SDI地区50.90%的COPD病死归因于家庭固体燃料暴露,显著高于高SDI地区(0.03%)。趋势预测显示至2035年全球病例将增至259万例。结论1990-2021年全球50岁以下COPD疾病负担显著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低SDI地区COPD病死与固体燃料暴露和颗粒物污染密切相关,预计到2035年该地区仍为全球病例增长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的抗氧化作用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晨 李培君 +4 位作者 王颖祺 韩利华 何青岚 刘晓丹 吴卫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1,共7页
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常见的肺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导致预后较差和死亡率增加,而氧化应激与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肺康复... 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常见的肺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导致预后较差和死亡率增加,而氧化应激与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肺康复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已成为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患者首选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并对氧化应激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在回顾氧化应激对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影响的基础上,从抗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运动改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研究发现,氧化应激通过上调蛋白水解系统,破坏线粒体功能,以及损害钙稳态来影响COPD患者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运动调节氧化应激以改善骨骼肌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与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等抗氧化基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抑制肌肉萎缩,调节线粒体活性氧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及降低氧化酶活性保护肌质网钙调节。总之,运动对骨骼肌氧化应激的调节是改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骨骼肌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15
作者 燕铁斌 +8 位作者 陈文华 冯珍 赵正全 刘惠林 李奎成 王于领 闫彦宁 单春雷 武继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5-1097,共3页
现代康复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初期由于缺乏专业康复治疗人员,医生、护士均参与康复治疗。2001年,教育部正式确定在高等学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从而开启了中国康复治疗师的学历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国高等学校中有... 现代康复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初期由于缺乏专业康复治疗人员,医生、护士均参与康复治疗。2001年,教育部正式确定在高等学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从而开启了中国康复治疗师的学历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国高等学校中有近两百所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教育,近百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本科学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师 规范化培训 中国 专家 现代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专业 高等学校 康复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模式测评与改良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燕 吴建平 +3 位作者 杨建道 孙克兴 吴绪波 张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 目的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入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行康复;试验组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模式进行管理,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六西格玛理论界定居家康复模式定义,并对其进行测评与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该模式应采取的改良方式和应建立的控制体系。结果居家康复模式是指患者接受完医院治疗后,在社区康复医师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一切康复护理活动。入组时,2组患者Rankin修正量表(MR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P<0.05)。入组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社会效益较好。建议广泛推广该模式,适当提高服务价格,降低可替代环节成本,建立良性循环健康保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居家康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柱 陆瑶 陈宜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神经调控技术基于皮质修复机制,通过电或化学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兴奋性,辅助神经网络重建,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中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吞咽障碍患者可根据大脑... 神经调控技术基于皮质修复机制,通过电或化学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兴奋性,辅助神经网络重建,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中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吞咽障碍患者可根据大脑皮质受损情况,选择适宜的恢复模型,通过电极部位、频率的选择,实施不同的神经调控干预策略,兴奋、抑制或调控大脑目标皮质,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 神经调控技术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的慢性筋骨病康复模式构建思路探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永嘉 张增乔 +1 位作者 翟天军 冯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96-2801,共6页
中国传统运动疗法作为极具特色的康养健身运动疗法,在防病治病中的宝贵价值备受国际康复医学界关注。而慢性筋骨病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杂病,临床呈现出“一大五多五高”的特征,成为当前重大的健康问题与临床防治研究... 中国传统运动疗法作为极具特色的康养健身运动疗法,在防病治病中的宝贵价值备受国际康复医学界关注。而慢性筋骨病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杂病,临床呈现出“一大五多五高”的特征,成为当前重大的健康问题与临床防治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运动疗法特点以及其在慢性筋骨病康复中的应用原理、原则及优势作用,提出以传统运动疗法为依托,构建慢性筋骨病防病治病应用方法模式;以三因制宜为指导,构建医院-社区-团体-患者为一体的康复管理模式;以“治未病”工程为支撑,构建慢性筋骨病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模式;为切实提高防、控、治的能力与水平找准抓手与路径,为构建慢性筋骨病康复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运动疗法 慢性筋骨病 中医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任务态范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梦钗 许东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新兴的脑功能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皮质血氧活动水平变化间接反映神经活动强度,适用于脑卒中康复评定与康复干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但相关临床应用尚无标准化试验范式与技术指标。本文从方法学角度...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新兴的脑功能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皮质血氧活动水平变化间接反映神经活动强度,适用于脑卒中康复评定与康复干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但相关临床应用尚无标准化试验范式与技术指标。本文从方法学角度梳理fNIRS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常用任务态范式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研究
20
作者 刘晓明 孙颖 +2 位作者 金星 KIM HaKyung 刘建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按照听觉年龄分为1.5岁组4例、2岁组6例、2.5岁组6例、3岁组6例、3.5岁组4例及4岁组6例。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自制的15个日常用句,分别用高兴、中性和难过3种不同的情感语气读出,让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识别,共45句。分析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能力。结果 1.5岁组、2岁组、2.5岁组、3岁组、3.5岁组及4岁组的情感韵律识别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6,P>0.05)。6组3种不同类型情感韵律识别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4,P>0.05),情感韵律类型和听觉年龄组之间无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0,P>0.05)。6组不同听觉年龄情感韵律识别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P<0.01)。结论 听觉年龄1~4岁的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随听觉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不存在差异。随着听觉年龄的增长,要重视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双模式助听 韵律识别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