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探究构树茎抗特应性皮炎活性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高丛西
朱建勇
+1 位作者
田丁
王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3-1577,共15页
基于细胞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构树茎(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BP)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机制。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
基于细胞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构树茎(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BP)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机制。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验证TBP的抗AD活性,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STRING等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预测并筛选TBP抗AD的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使用R语言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筛选TBP抗AD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途径,使用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细胞实验结果显示TBP的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IL-13的分泌,且无细胞毒性。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TBP抗AD的核心成分有构树宁黄烷A、构树宁B等,核心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等;GO显示生物过程主要与丝氨酸磷酸化调控相关,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膜筏和磷酸酶结合,KEGG结果显示靶点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相关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构树宁黄烷A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生物信息分析显示构树宁黄烷A抗AD的关键生物标志物STAT 1与干扰素γ应答通路和E2F靶标通路显著相关,其表达水平与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TBP及构树宁黄烷A可能通过靶向STAT1、SRC和AKT1,协同抑制NOD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减少IL-13、IL-1β等促炎因子释放,调节CD4^(+)记忆T细胞与肥大细胞浸润,缓解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1/T helper 2,Th1/Th2)免疫失衡及表皮屏障损伤,从而发挥抗A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构树茎
特应性皮炎
ST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清细胞因子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马金昀
张若曦
程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2-183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uekin-17,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Springer Link、Embases、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uekin-17,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Springer Link、Embases、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 FANG)等。中文检索词以"多发性硬化"和"白细胞介素17或Interleukin-17或IL-17"为并列检索词,英文检索词为"multiple sclerosis or MS"and"Interleukin-17 or IL-17"。软件版本为Review Manager 5.3,检索年限限定2000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10日,检索语言不限。结果:最终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发表年份在2008~2016年间,共纳入544例研究对象,其中MS组299例,对照组245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加权均差WMD=38.65,95%可信区间:(18.66,58.63),表明总体合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即MS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IL-17水平可能作为诊断MS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防治MS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脱髓鞘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探究构树茎抗特应性皮炎活性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高丛西
朱建勇
田丁
王扣
机构
昆明医科
大学
药学
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云南省现代生物
医药
产业学院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3-1577,共15页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2205AC160073)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项目(23015821100)
+1 种基金
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KLPNP-G2503)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2024S191)。
文摘
基于细胞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构树茎(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BP)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机制。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验证TBP的抗AD活性,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STRING等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预测并筛选TBP抗AD的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使用R语言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筛选TBP抗AD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途径,使用CIBERSORT算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细胞实验结果显示TBP的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IL-13的分泌,且无细胞毒性。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TBP抗AD的核心成分有构树宁黄烷A、构树宁B等,核心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等;GO显示生物过程主要与丝氨酸磷酸化调控相关,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膜筏和磷酸酶结合,KEGG结果显示靶点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相关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构树宁黄烷A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生物信息分析显示构树宁黄烷A抗AD的关键生物标志物STAT 1与干扰素γ应答通路和E2F靶标通路显著相关,其表达水平与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TBP及构树宁黄烷A可能通过靶向STAT1、SRC和AKT1,协同抑制NOD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减少IL-13、IL-1β等促炎因子释放,调节CD4^(+)记忆T细胞与肥大细胞浸润,缓解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1/T helper 2,Th1/Th2)免疫失衡及表皮屏障损伤,从而发挥抗AD作用。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构树茎
特应性皮炎
STAT1
Keywords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atopic dermatitis
STAT1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清细胞因子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马金昀
张若曦
程晓东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岳阳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临床免疫
研究
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
岳阳
中西医结合医院
药学
研究室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2-18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173630
No.8167366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No.30304114323)资助
文摘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uekin-17,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Springer Link、Embases、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 FANG)等。中文检索词以"多发性硬化"和"白细胞介素17或Interleukin-17或IL-17"为并列检索词,英文检索词为"multiple sclerosis or MS"and"Interleukin-17 or IL-17"。软件版本为Review Manager 5.3,检索年限限定2000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10日,检索语言不限。结果:最终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发表年份在2008~2016年间,共纳入544例研究对象,其中MS组299例,对照组245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加权均差WMD=38.65,95%可信区间:(18.66,58.63),表明总体合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即MS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IL-17水平可能作为诊断MS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防治MS的一个新靶点。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脱髓鞘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META分析
Keywords
Interleukin-17
Demyelin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ultiple sclerosis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探究构树茎抗特应性皮炎活性及作用机制
高丛西
朱建勇
田丁
王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清细胞因子IL-17与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Meta分析
马金昀
张若曦
程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