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青雅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角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它基于分子生物学对生命体研究的进展,着重于以系统的联系性来阐释生命现象。而传统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也注重整体调节的作用。在理论上,中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学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因... 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角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它基于分子生物学对生命体研究的进展,着重于以系统的联系性来阐释生命现象。而传统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也注重整体调节的作用。在理论上,中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学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将系统生物学方法运用到中医药研究中,必将为中医药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本文介绍了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近况,并就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医学研究 生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与肝纤维化及相关中医药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鑫昕 苏式兵 +2 位作者 商嘉玮 史苗娟 张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15-1521,共7页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所导致的病理改变。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增殖和凋亡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Micro RNAs(miRNAs)是19-24核苷酸长度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多基因的表达,是表...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所导致的病理改变。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增殖和凋亡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Micro RNAs(miRNAs)是19-24核苷酸长度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多基因的表达,是表观遗传基因调控网络中的重要部分。肝纤维化过程中多种miRNAs异常表达,miRNAs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HSC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miRNAs在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miRNAs可作为治疗肝纤维化干预的靶点,用以阐释中药的抗肝纤维化机制研究;miRNAs与慢性肝病的中医证候相关,在肝纤维化的证候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本文就miRNAs在肝纤维化及与中医药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MIRNAS 中医药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继佳 蒋健 +4 位作者 严广乐 李季明 苏式兵 朱蕾蕾 高月求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8年第2期55-61,共7页
中医学是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的系统医学。通过回顾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特性、介绍几种主要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以及基本分析方法,提出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中医学的基本思路。应用复杂网络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症候人群网... 中医学是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变化规律的系统医学。通过回顾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特性、介绍几种主要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以及基本分析方法,提出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中医学的基本思路。应用复杂网络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症候人群网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乙肝症候人群网络具有小世界等特征。研究还显示了乙肝人群分布具有中医学证候分类的特征,为中医复杂系统研究及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中医学 乙型肝炎 小世界网络 无标度网络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奕宇 宋雅楠 +2 位作者 张贵彪 张永煜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q...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证候判别方法可有助于形成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新的分类,并为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系统生物学 中医 证候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精准医疗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52
5
作者 陈健 陈启龙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4期557-562,共6页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运用基因组、蛋白组等组学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疾病个性化、精准化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医药精准医疗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精准医学技术和方法,结合患者四诊信息,实现精准的病证分类...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运用基因组、蛋白组等组学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疾病个性化、精准化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医药精准医疗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精准医学技术和方法,结合患者四诊信息,实现精准的病证分类、诊断以及治疗。中医药精准医疗注重于个体化、系统化、全过程、全要素以及全局性的疾病预防和临床诊疗。本文提出了中医药精准医疗的概念,简要论述了中医药的精准预防、精准预测、精确诊断以及精准治疗的研究思路和实例,展望了中医药大数据获取及分析挖掘技术和方法研究、平台的构建和共享以及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的前景,以期为中医药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精准医疗 精准预防 精准预测 精确诊断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的传统诠释: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晓乐 杨梦蝶 +1 位作者 胡元佳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381-386,共6页
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注重吸收、应用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生物医药等的长处、精华,转化为中医药的一部分,并用传... 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注重吸收、应用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生物医药等的长处、精华,转化为中医药的一部分,并用传统医学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及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应用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机体平衡稳态、脏腑关系、病因发病、辨证方法、组方配伍、药性药理等多个方面,论述中医和西医共通之处,及应用现代医学进行中医药诠释的可行性,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现代医学 诠释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复杂性研究的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苏式兵 严广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362-366,共5页
本文在既往提出中医复杂系统的研究目标、任务、研究途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系统的"关系"、"演化"、"涌现"、"不确定性"以及"复杂网络"5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对中医复杂性... 本文在既往提出中医复杂系统的研究目标、任务、研究途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系统的"关系"、"演化"、"涌现"、"不确定性"以及"复杂网络"5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对中医复杂性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探索,并提出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复杂系统 复杂性 热点问题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发展趋势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健强 李梢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74-79,共6页
本文从健康观念、医学模式、医疗模式等角度,探讨了医学发展趋势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认为生命的复杂性是现代医学发展与中医药现代化的交汇点。提出医学的发展和医学体系的完善,需要中、西医两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互补、相互渗透与交叉... 本文从健康观念、医学模式、医疗模式等角度,探讨了医学发展趋势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认为生命的复杂性是现代医学发展与中医药现代化的交汇点。提出医学的发展和医学体系的完善,需要中、西医两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互补、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中医药现代化可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形成一个在医学上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兼容传统与现代医学优势,在药学上强调整体疗效与安全性,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清楚的“未来新医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中医药 新医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中医五脏系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继佳 蒋健 +3 位作者 严广乐 朱蕾蕾 高月求 苏式兵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3-576,580,共5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进行分析.在介绍4种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灰色综合关联方法分析了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个子系统的主导临床表现行为.同时,研究了与乙型肝炎五...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进行分析.在介绍4种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灰色综合关联方法分析了乙型肝炎中医五脏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个子系统的主导临床表现行为.同时,研究了与乙型肝炎五脏系统有关的54种常见临床症状、体征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并进行灰色聚类评价,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断和中医复杂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中医学 乙型肝炎 五脏系统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校科研绩效评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继佳 陆奕宇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277-280,共4页
本文在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主观与客观权重方法及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主客观结合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所建立的方法,结合科研管理绩效评价实例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为中医院校科研管理提供了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中医 科研绩效评价 多属性综合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肝藏功能及其脏腑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小峥 杨梦蝶 +1 位作者 陈健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85-2190,共6页
中医藏象理论中,"肝藏"具有丰富内涵,区别于现代医学中的"肝"。中医"肝藏"功能主要为"主疏泄"、"主藏血"以及"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等。现代研究赋予了"肝... 中医藏象理论中,"肝藏"具有丰富内涵,区别于现代医学中的"肝"。中医"肝藏"功能主要为"主疏泄"、"主藏血"以及"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等。现代研究赋予了"肝藏"新的内涵,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肝窦内皮功能、以及金属硫蛋白等方面解释肝主疏泄;将机体内凝血因子、抗凝血物质改变等因素与肝主藏血功能相联系;从"肺-肝轴"、"肝-肠轴"等方面解释"肝藏"与其他脏腑间关系。本文以中医"肝藏"的功能为纲,结合脏腑关系,综述其研究进展,讨论中、西医对"肝藏"的不同理解,为认识和发展中医"肝藏"基础理论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肝藏 功能 脏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抑制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秀峰 周钱梅 苏式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50,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calei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Baicalei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测定其侵袭力和迁移力;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MP2、MMP9和uPA的...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calei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Baicalei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测定其侵袭力和迁移力;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MP2、MMP9和uP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100μmol·L-1的baicalein明显抑制了MDA-MB-231细胞的侵袭(P<0.01)和迁移(P<0.01)。其中,baicalein对细胞侵袭抑制率分别为15%和44%,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分别为50%和77%。50μmol·L-1的baicalein抑制了MMP2的表达水平,100μmol·L-1的baicalein分别抑制了MMP9和uPA的表达水平。结论 baicalein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抑制MMP2、MMP9和uP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乳腺癌 侵袭 迁移 转移 MDA-MB-2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蒿汤“异病同治”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蔡菲菲 李晓燕 +4 位作者 董姝 魏滨 季青 陈启龙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07-1514,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 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 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网站对茵陈蒿汤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和茵陈三味药的272种化学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能够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33种,对应216个靶点蛋白与308种疾病,大于节点平均度的有81种疾病。与茵陈蒿汤相关的前三个生物学过程为对有机物质的反应、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和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茵陈蒿汤有了整体性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茵陈蒿汤的组效关系,揭示其对于湿热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潜在临床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湿热证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昌亮 黄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磷酸二酯酶(PDEs)是一类可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酶类,可调节细胞内的多种信号传递和生理活动。PDEs由11种不同的家族组成,且各家族... 磷酸二酯酶(PDEs)是一类可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酶类,可调节细胞内的多种信号传递和生理活动。PDEs由11种不同的家族组成,且各家族包含不同的亚型,各个亚型在细胞内分布、表达、调节方式以及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均不同,参与了炎症、哮喘、抑郁、勃起功能障碍等多种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这些特点使得PDE作为新的药物靶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将从PDE各家族生物学特点、生理病理学意义及其抑制剂的应用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CAMP CGMP PDE4 PDE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和肝癌术后“异病同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魏滨 呼雪庆 +6 位作者 宋雅楠 李晓燕 蔡菲菲 季青 罗运权 王文海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00-1506,共7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异病同证"的血浆共同代谢物及其代谢机制。方法:对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的血浆代谢物谱进行代谢组学(GC-MS)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异病同证"的血浆共同代谢物及其代谢机制。方法:对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的血浆代谢物谱进行代谢组学(GC-MS)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寻找其"异病同证"的共同代谢物,并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和丙氨酸,其代谢调控以氨基酸的降解为主;脾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赖氨酸和肌醇,氨基酸的降解和糖类的分解功能受到影响;湿热证的共同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丙酸、甘露醇、山梨醇和赖氨酸,以影响糖类物质分解和供能过程为主要特征。结论: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异病同证"的有效工具之一。大肠癌、肝癌术后在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各有其共同的代谢物以及代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肝癌 术后 证候 异病同证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证候的生物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亚敏 石玉琳 +3 位作者 陈健 汤琛琛 苏式兵 陈启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493-1499,共7页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终末期的常见表现,临床治疗一直收效甚微。中医辨证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辨证及对证治疗慢性病已经有了大量的探索,但复杂的"病"、"证&qu...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终末期的常见表现,临床治疗一直收效甚微。中医辨证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辨证及对证治疗慢性病已经有了大量的探索,但复杂的"病"、"证"关系依然制约了中医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发展。本文从乙肝后肝硬化病证机制出发,分别从基因、蛋白、代谢及表观遗传学水平阐述了乙肝后肝硬化"病"的分子机制及"证"的生物物质基础。并展望了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精准医疗在乙肝后肝硬化个性化治疗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精确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乙肝后肝硬化 病与证 生物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陆奕宇 苏式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0-1014,共5页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很多中药中也广泛存在植物雌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具有抗癌等多种功效,其中,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颇受关注。本文旨在综述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很多中药中也广泛存在植物雌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具有抗癌等多种功效,其中,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颇受关注。本文旨在综述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植物雌激素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雅楠 张永煜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3,共6页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和分析这些代谢的变化,可以探究病证本质,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本文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将代谢组学运用到"病证效"结合研究中,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效”结合 代谢组学 应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肝脏CT影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平 苏式兵 严广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8-230,共3页
针对肝脏CT影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分割算法。根据分形维数反映图像复杂程度的定义,通过计算两次突变的分维数,来确定图像的灰度值范围,并利用该灰度值范围确定阈值。并通过实验,表明利用分形维数所得到的阈值进行分割处理较... 针对肝脏CT影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分割算法。根据分形维数反映图像复杂程度的定义,通过计算两次突变的分维数,来确定图像的灰度值范围,并利用该灰度值范围确定阈值。并通过实验,表明利用分形维数所得到的阈值进行分割处理较传统方法有较大改进,且该方法计算的肝脏边缘分维数也为今后评价肝脏是否发生病变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图像分割 分形理论 肝脏CT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志忠 蒋健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5期653-659,共7页
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未能充分反映中医诊治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所采用的循证医学、... 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未能充分反映中医诊治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所采用的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和技术,针对中医临床的特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临床疗效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