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真菌来源活性分子的异源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
作者 强亚雄 杨璟 +2 位作者 应双霞 杜承钟 赵群飞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7-571,共15页
药用真菌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深远的历史在中医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野生药用真菌由于对特定生态环境的依赖,资源稀缺,限制了其开发和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活性成分的绿色高效合成,为珍稀药用真菌... 药用真菌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深远的历史在中医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野生药用真菌由于对特定生态环境的依赖,资源稀缺,限制了其开发和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活性成分的绿色高效合成,为珍稀药用真菌活性成分的可持续利用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用真菌活性成分异源微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因组挖掘与异源生物合成技术结合在新药效物质发掘方面的潜力,旨在为药用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活性分子 异源生物合成 基因组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艺帆 谢家骏 +2 位作者 陈锰 宋艳荣 黄怡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35-1940,共6页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中药创新型制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也因此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近年来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已高居中药制剂之首,其中类过敏反应报道最多,故探寻其机制对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但中...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中药创新型制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也因此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近年来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已高居中药制剂之首,其中类过敏反应报道最多,故探寻其机制对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但中药注射剂组成成分复杂,类过敏反应研究方法尚未制定,给相关研究带来很多困难。本文对目前几种类过敏反应的机制途径进行概述,并列举近几年中药注射剂相关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类过敏反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其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赛龙 周琴 +4 位作者 孙水根 李曼 赵立杰 张继全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8,共9页
目的建立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其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莪术烯醇、耐斯糖含量,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转移率,记录出膏率、pH值。结果15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16个特征... 目的建立巴芪柔肝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其量值传递规律。方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莪术烯醇、耐斯糖含量,计算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转移率,记录出膏率、pH值。结果15批基准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16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0,鉴定出9个。饮片-基准样品中耐斯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3.14±6.25)%、(77.81±8.31)%,水煎液-基准样品中迷迭香酸、莪术烯醇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1.71±6.27)%、(72.16±5.91)%,平均出膏率为(38.91±1.46)%,pH值为5.13±0.0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巴芪柔肝方制剂工艺选择、关键化学属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芪柔肝方 基准样品 HPLC特征图谱 量值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子水提液中苍术苷含量测定及其肝毒性研究
4
作者 唐小杭 陈平 +6 位作者 朱娴丹 黄明姝 陆锦遥 顾胜华 张建强 谷颖敏 田雪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80-4187,共8页
目的 探讨苍耳子水提液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主要毒性成分及可能毒性机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苍耳子,制备苍耳子浸膏粉,建立苍术苷含量测定方法。SPF级ICR小鼠经灌胃单次给药、 30 d和90 d重复给药,进行毒性试验及毒性机制研究。结果... 目的 探讨苍耳子水提液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主要毒性成分及可能毒性机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苍耳子,制备苍耳子浸膏粉,建立苍术苷含量测定方法。SPF级ICR小鼠经灌胃单次给药、 30 d和90 d重复给药,进行毒性试验及毒性机制研究。结果 本实验选用的苍耳子质量较佳,浸膏粉中苍术苷平均质量分数为27.78 mg/g、羧基苍术苷的含量低于苍术苷含量近100倍。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18.619 g/kg,以LD50的1/5、 1/10、 1/30作为重复给药的高、中、低剂量,分别持续灌胃30、 90 d。30 d重复给药结束后,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血清ALT、 AST活性与肝组织MDA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呈现小叶中心性肝细胞脂肪变性。90 d重复给药后,高剂量组雌、雄小鼠活动均减少、摄食量降低、体质量增长缓慢;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血清ALT、 SOD活性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组雌性小鼠AST、 CAT活性降低(P<0.05),TBIL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呈现小叶中心性肝细胞脂肪变性,雄性小鼠肝损伤程度大于雌性小鼠。结论 苍耳子中的苍术苷可能是苍耳子水提液的主要毒性成分,其毒性作用可能与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苍术苷 肝损伤 肝毒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表征的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覃勇 王敏丹 +3 位作者 刘莉 冯陈国 陈秀萍 张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0-1331,共12页
不饱和脂肪酸(UF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参与诸多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然而,由于官能团少,且存在大量同分异构体,UFA的结构鉴定和精细解析面临诸多问题。质谱(MS)分析选择性高、灵敏度好,且可提供分子质量信息和碎片信息,已成为... 不饱和脂肪酸(UF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参与诸多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然而,由于官能团少,且存在大量同分异构体,UFA的结构鉴定和精细解析面临诸多问题。质谱(MS)分析选择性高、灵敏度好,且可提供分子质量信息和碎片信息,已成为检测UFA的主要方法。从脂肪碳链解析、双键位置解析和顺反异构解析等3个途径,综述了用于UFA结构表征的MS分析方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引用文献10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结构表征 质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药抗蛇毒局部毒性效应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德刚 宋梅 +2 位作者 邓中平 毛文丽 王万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7-911,共5页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抗蛇毒血清能有效治疗蛇毒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溶血及凝血等全身性毒性反应,而对蛇毒出血、水肿、疼痛、肌坏死以及继发性感染等局部效应作用有限。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天然药物能有效...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抗蛇毒血清能有效治疗蛇毒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溶血及凝血等全身性毒性反应,而对蛇毒出血、水肿、疼痛、肌坏死以及继发性感染等局部效应作用有限。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天然药物能有效治疗蛇毒引起的局部效应,对蛇毒金属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等产生局部组织损伤的主要酶类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促进蛇伤局部损伤修复。本文综述了蛇毒致局部毒性作用主要组分,讨论了当前抗蛇毒天然药物的最新概况,及这些药用植物的抗蛇毒活性的药理学研究,重点介绍了其抑制蛇毒局部效应作用。旨在为设计及开发蛇毒的天然药物抑制剂,特别是作用于抗局部组织损伤的潜力,为蛇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局部组织损伤 植物药 中医药 抗炎 抗氧化 抗感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依从性的芪贞降糖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钱程 丁丽玉 +4 位作者 王浣清 张丹 金诚 吴飞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目的基于临床依从性研究芪贞降糖颗粒成型工艺。方法以特女贞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浓缩终点;以制剂可行性、颗粒成型率、载药量为指标,比较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流化床沸腾制粒,筛选颗粒最佳干燥和成型工艺参数;以人工评价和电子舌为口... 目的基于临床依从性研究芪贞降糖颗粒成型工艺。方法以特女贞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浓缩终点;以制剂可行性、颗粒成型率、载药量为指标,比较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流化床沸腾制粒,筛选颗粒最佳干燥和成型工艺参数;以人工评价和电子舌为口感评价手段,筛选颗粒不良口感的来源,并进行矫味研究。结果浓缩终点为浓缩液相对密度不高于1. 35;最佳制粒成型方式为湿法制粒,辅料糊精,颗粒载药量32%~38%,成型率为94%左右,日服用颗粒40 g;颗粒中酸味来自制乌梅,苦味来自灵芝,针对酸、苦味不良口感的矫味剂分别为0. 5%纽甜、1. 0%三氯蔗糖。结论该方法艺简便可行,所制得芪贞降糖颗粒载药量和成型率较高,口感良好,临床依从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贞降糖颗粒 成型 临床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总酚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春草 符晓晖 +3 位作者 杨清云 夏增华 吴飞 张继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0-1415,共6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总酚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葡糖倍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余甘子粗提物后,考察纯化工艺中各项参数,并对其... 目的研究余甘子总酚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葡糖倍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余甘子粗提物后,考察纯化工艺中各项参数,并对其进行放大验证。结果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1 h,提取液浓缩干燥后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4倍柱体积纯化水以1.5 BV/h体积流量洗脱,弃去前1.5 BV洗脱液,收集1.5~4 BV洗脱液,浓缩,干燥,有效部位中没食子酸、葡糖倍苷总含有量不低于5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纯化余甘子总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总酚 提取 纯化 正交试验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仁油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组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陶春晓 叶泰玮 +3 位作者 张芳 陈秀萍 冯陈国 谢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14-3919,共6页
目的优化桃仁油的提取工艺,并评价不同产地桃仁油的质量。方法索氏提取法提取桃仁油。以桃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 9(34)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比较不同产地桃仁油的提取率,测定各产地桃仁油的理化... 目的优化桃仁油的提取工艺,并评价不同产地桃仁油的质量。方法索氏提取法提取桃仁油。以桃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 9(34)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比较不同产地桃仁油的提取率,测定各产地桃仁油的理化性质;GC-MS法测定各产地桃仁油的脂肪酸成分,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桃仁油的索氏提取工艺为取料液比1∶12的石油醚,85℃下提取6 h。6个产地桃仁油提取率为40.60%~55.97%,以陕西产桃仁油提取率最高。不同产地桃仁油的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羰基值、酸值的差异程度较大。其中,山东产桃仁油酸败度最小,贮藏稳定性好。6个产地的桃仁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成分。主成分分析显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桃仁油的特征脂肪酸成分,陕西产桃仁油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质量较好;聚类分析将6个产地桃仁油划分为3类,陕西产桃仁油质量较佳,单独聚为一类。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测定桃仁油脂肪酸含量有助于全面地评价桃仁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油 提取 正交试验 理化性质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对高脂模型小鼠的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伟 许桂凤 +4 位作者 唐小杭 谷颖敏 章鑫 谢家骏 顾胜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6-1731,共6页
目的考察人参总皂苷对高脂饲料诱导的模型动物的降脂作用。方法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人参总皂苷低剂量组(0.4 g/kg)、人参总皂苷中剂量组(0.2 g/kg)、人参总皂苷高剂量(0.1 g/kg)组和阳性对照组... 目的考察人参总皂苷对高脂饲料诱导的模型动物的降脂作用。方法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人参总皂苷低剂量组(0.4 g/kg)、人参总皂苷中剂量组(0.2 g/kg)、人参总皂苷高剂量(0.1 g/kg)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连续4周。检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人参总皂苷对高脂模型小鼠菌群构成的影响。结果人参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可降低高脂模型小鼠体质量及血清中TC、TG、LDL-C水平(P<0.05),并能改善高脂饲料引起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肠道菌群在数量和结构上都存在差异,而人参总皂苷高剂量组可以逆转上述变化(P<0.05)。结论人参总皂苷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高脂血症 肠道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贞降糖颗粒与汤剂及药材谱峰匹配特征图谱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程 杨青楠 +4 位作者 丁丽玉 王浣清 张丹 吴飞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建立芪贞降糖颗粒与汤剂及药材谱峰匹配特征图谱。方法 3批样品溶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SB-Aq Stablebond Analytica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体积流量1.0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24 nm。结... 目的建立芪贞降糖颗粒与汤剂及药材谱峰匹配特征图谱。方法 3批样品溶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SB-Aq Stablebond Analytica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体积流量1.0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24 nm。结果 3批芪贞降糖颗粒样品色谱图中共有27个共有峰,指认的特征峰有3个,单味药材色谱峰与芪贞降糖颗粒谱峰共有峰匹配数分别为黄芪6个、女贞子(制)12个、灵芝2个、乌梅(制)3个。芪贞降糖颗粒与汤剂的色谱峰均能匹配。各批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98,与对照特征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99。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芪贞降糖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贞降糖颗粒 枸橼酸 特女贞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特征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德刚 邓中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种类、数量、比例、定位等要素的平衡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与消化系统关系紧密。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大量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对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肝性脑病、肝硬化、...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种类、数量、比例、定位等要素的平衡对宿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与消化系统关系紧密。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大量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对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肝性脑病、肝硬化、肝癌以及自身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肠道菌群影响肝脏疾病的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肝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肝脏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四血管间断阻塞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伟 陈平 +2 位作者 唐小杭 谷颖敏 田雪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4-1203,共10页
目的改良Pulsinelli与Brierley建立的经典四血管阻塞(4VO)模型。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其中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4VO-Con10组、I4VO-Int10组和I4VO-Int15组。假手术组暴露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但不夹闭;I4VO-Con10为持续缺血组,夹闭... 目的改良Pulsinelli与Brierley建立的经典四血管阻塞(4VO)模型。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其中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4VO-Con10组、I4VO-Int10组和I4VO-Int15组。假手术组暴露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但不夹闭;I4VO-Con10为持续缺血组,夹闭双侧椎动脉与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24 h;I4VO-Int10组和I4VO-Int15组为间断缺血组,I4VO-Int10组进行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及5 min缺血,然后再灌注24 h;I4VO-Int15组缺血5 min、再进行2次5 min/5 min的再灌注/缺血循环,随即再灌注24 h。激光多普勒监测局部脑血流量,观察大鼠生存情况,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以此确定最优改良方法;48只大鼠按照最优改良方法(I4VO-Int15)建立I4V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5个I4VO模型组。5个I4VO模型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点(1、3、7、14、28 d)分为I4VO-D1、I4VO-D3、I4VO-D7、I4VO-D14和I4VO-D28组。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与生存状况,HE染色观察海马、视网膜与视束形态学改变;Y迷宫实验、明暗箱实验评估I4VO-D28组大鼠认知功能与视功能。结果I4VOInt15是最优改良方法;I4VO-D1组、I4VO-D3组、I4VO-D7组、I4VO-D14组和I4VO-D28组体质量较对应时间点假手术组的体质量明显降低,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海马神经元损伤、丢失进行性加重;I4VO-D28组大鼠出现认知障碍;I4VO-D28组大鼠视网膜、视束未见明显缺血性损伤。结论改良的I4VO模型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过程;改良的I4VO模型未引起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血管阻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