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基础理论与干细胞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婉婷 赵猛 国海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7-2630,2635,共5页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增殖及多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干细胞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归属是以肾精为主,脏腑经络等共同参与构成的多方面、多层次体系。挖掘干细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涵和本质,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理解和创新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中医理论 精气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整体观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通过p53调节自噬和凋亡损伤小鼠耳蜗毛细胞 被引量:1
2
作者 阎希芮 王艺蓉 +3 位作者 楚敏 刘晴 施建蓉 董杨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在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模型上,观察D-半乳糖对小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作用,并从自噬和凋亡途径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SPF级3~4 d龄Wistar大鼠132只(264个耳蜗)体外培养3~4 d龄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用100 mmol/L、300 mmol/... 目的在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模型上,观察D-半乳糖对小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作用,并从自噬和凋亡途径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SPF级3~4 d龄Wistar大鼠132只(264个耳蜗)体外培养3~4 d龄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用100 mmol/L、300 mmol/L、500 mmol/L D-半乳糖处理24 h,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00 mmol/L D-半乳糖组、300 mmol/L D-半乳糖组和500 mmol/L D-半乳糖组,每组24只(48个耳蜗)。P53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实验分为对照组、300 mmol/L D-半乳糖组、50μmol/L PFT-α组、300 mmol/L D-半乳糖+50μmol/L PFT-α组,每组9只(18个耳蜗)。采用Alexa Fluo 555-鬼笔环肽标记,进行全耳蜗毛细胞计数和定量分析。Western blot分析耳蜗基底膜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Beclin-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以及p53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定位检测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上p53、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变化。用p53抑制剂PFT-α抑制p53蛋白表达,检测下游蛋白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D-半乳糖可导致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损伤和缺失,并随剂量增加而加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半乳糖可增加耳蜗基底膜p53、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ax/Bcl-2的比值,降低Beclin-1的表达,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半乳糖可增强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上p53、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53抑制剂PFT-α可以抑制D-半乳糖引起的p53、p6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增高,但可以进一步升高LC3-Ⅱ蛋白表达。结论D-半乳糖可通过p53调节自噬和凋亡诱导体外培养的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D-半乳糖 自噬 凋亡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IAT在疾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田明月 孟婉婷 +2 位作者 覃琬婷 朱晶 邵水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0,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是被普遍研究的一种lncRNAs,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MIAT与多种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包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和骨关节疾病等。然而,关于疾病中MIAT分子和炎症... 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是被普遍研究的一种lncRNAs,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MIAT与多种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包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血管和骨关节疾病等。然而,关于疾病中MIAT分子和炎症之间关系的系统知识仍不清楚。本文将重点阐述MIAT在各系统疾病中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特别是作为疾病炎症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IAT 炎症 分子靶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血浆胆汁酸谱特征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茹 张平平 +2 位作者 袁苑 王炎 冯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转移情况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的差异,并评估血浆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肝转移或无... 目的分析不同转移情况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的差异,并评估血浆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肝转移或无转移患者163例,其中无转移组82例、肝转移组8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收集患者外周血样本,检测总胆汁酸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15种胆汁酸的含量。分析两组患者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分化程度、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转移组患者总胆汁酸、CEA、CA125均较无转移组患者升高(均P<0.001),血浆胆汁酸谱中甘氨胆酸、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甘氨熊脱氧胆酸、石胆酸和甘氨石胆酸含量均较无转移组患者升高(均P<0.05),血浆次级胆汁酸含量高于无转移组患者(P<0.001),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高于无转移组患者(P<0.001)。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CEA、CA125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灵敏度为71.60%,特异度为80.49%,AUC为0.820(95%CI 0.754~0.885,P<0.001)。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升高,胆汁酸谱异于无转移患者;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CEA、CA125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诊断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胆汁酸在肝肿瘤中的差异分析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贾茹 张平平 +2 位作者 袁苑 胡义扬 冯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2-2048,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浆胆汁酸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联合AFP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且具有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明确的75例原发性肝癌...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浆胆汁酸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联合AFP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且具有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明确的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79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采集外周血并分别分离血清及血浆,比色法及色谱法检测生化指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胆汁酸含量。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临床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C、TG、LDL-C及载脂蛋白(Apo)B显著低于转移性肝癌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598、1255、909、889,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AFP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组患者,癌胚抗原(CEA)显著低于转移性肝癌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73、926,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总胆汁酸(TBA)、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牛磺胆酸(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胆酸(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均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患者,脱氧胆酸(DCA)显著低于转移性肝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人群中TBA、CDCA、GCA、GCDCA、GUDCA、TCA、TCDCA及TUDCA含量与AF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中GCA、TCA、TCDCA及TUDCA含量与AF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AFP+TCA+GCA+TCDCA联合检测的AUC为0.822(95%CI:0.746~0.898,P<0.0001),效能最高。结论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性胆汁酸与肝损伤及AFP升高密切相关,联合AFP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更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类和盐类 肝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酮酯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星禹 朱国琴 +4 位作者 宁可 江美芳 包怡敏 高崎 刘爱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52-3057,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Hoechs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P敏...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Hoechst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P敏感的钾通道(K ATP)蛋白亚基Kir6.2和SUR2表达;急性分离心室肌细胞,记录IK ATP。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30 min后,mLVSP、DP、+dP/dt max降低(P<0.01),-dP/dt max、mLVDP升高(P<0.01),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UR2亚基表达升高(P<0.01);银杏酮酯(25 mg/L)灌流使左心室DP、+dP/dt max升高(P<0.05,P<0.01),mLVDP降低(P<0.01),减少心肌组织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这些作用可被K ATP通道的阻断剂格列本脲阻断。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细胞K ATP通道开放(P<0.01);而使用银杏酮酯灌流则进一步促进K ATP通道的开放(P<0.01)。结论银杏酮酯通过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组织和心功能损伤,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酮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ATP敏感的钾通道 SU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细胞激活和突触功能异常对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影响
7
作者 徐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6-66,共1页
大量的研究支持阿尔茨海默病(AD)在病程早期脑内即出现明显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并诱发神经炎症反应,成为破坏突触功能的主要因素,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记忆障碍和精神异常等临床症状。因此,在AD早期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突触功能下降有可能成... 大量的研究支持阿尔茨海默病(AD)在病程早期脑内即出现明显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并诱发神经炎症反应,成为破坏突触功能的主要因素,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记忆障碍和精神异常等临床症状。因此,在AD早期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突触功能下降有可能成为阻止AD病程发展的治疗时机。中医药在未病先防的作用中具有显著优势,且多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安神等作用功效。本课题组近年来利用行为学、电生理、分子生物学和化学遗传学等技术,发现桂枝、甘草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AD小鼠海马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突触功能下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AD小鼠记忆障碍,并探讨其深入的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激活 突触功能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募集和极化在电针抗炎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明月 覃琬婷 +1 位作者 朱晶 邵水金(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71-2075,I0004,I0005,共7页
巨噬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其招募、聚集及表型变化与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电针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募集和极化发挥有效的抗炎作用,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治疗。本文在介绍巨噬细胞募集和极化影响炎症反应的基础上,重... 巨噬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其招募、聚集及表型变化与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电针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募集和极化发挥有效的抗炎作用,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治疗。本文在介绍巨噬细胞募集和极化影响炎症反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电针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在不同系统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并总结了电针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潜在细胞和分子机制,为电针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炎症 巨噬细胞 募集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