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UPLC指纹图谱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香丽 张慧敏 张紫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ALP活性检测骨碎补提取物对MG63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UPLC特征指纹峰与其促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在标定的12个共有峰中,确定了4、5、12号峰与ALP活性呈正相关,其对应的物质依次是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儿茶素7-葡糖苷、柚皮苷,为深入研究骨碎补的促成骨分化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UPLC指纹图谱 碱性磷酸酶活性 谱效关系 人骨肉瘤细胞MG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介导法尼醇X受体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大鼠恶病质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思棋 钟薏 +5 位作者 李诗颖 李芸 吴中华 汤晓雯 周张杰 吴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4-1210,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BSJP)介导法尼醇X受体(FXR)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的癌性恶病质(C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AH-130细胞建立肝癌C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XR激动剂(CDCA)组、BSJP组和BSJP+CDC...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BSJP)介导法尼醇X受体(FXR)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的癌性恶病质(C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AH-130细胞建立肝癌C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XR激动剂(CDCA)组、BSJP组和BSJP+CDCA组。建模后,用CDCA、BSJP连续治疗大鼠16 d,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开腹,取腹主动脉血、粪便及附睾、腹股沟和肩胛区棕色脂肪质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大鼠血清和粪便中胆汁酸组分及含量,WB、qPCR法检测大鼠空肠、棕色及白色脂肪组织中FXR、Wnt家族成员10b(Wnt10b)、β-连环蛋白(β-catenin)、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CDCA、BSJP、BSJP+CDCA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均P <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附睾、腹股沟和肩胛区域及总棕色脂肪质量均上升(均P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附睾、腹股沟区、棕色脂肪质量均下降(均P <0.05),而肩胛区棕色脂肪组织质量下降无差异(P> 0.05);各治疗组总棕色脂肪质量均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LC-MS分析显示,各组大鼠血清及粪便中胆汁酸组成及含量均发生改变。q PCR、WB法结果证实,与模型组相比,BSJP和BSJP+CDCA可促进大鼠回肠、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中FXR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均P <0.05),Wnt10b、β-catenin、UC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 <0.05)。结论:BSJP能够抑制肝癌AH-130细胞诱导的大鼠CC,并减轻由此引起的体质量下降和棕色脂肪组织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涉及调控FXR并通过抑制棕色脂肪中与Wnt通路相关的Wnt10b、β-catenin和UCP-1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肝细胞癌 补肾健脾方 法尼醇X受体 棕色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白附中1,6-葡聚糖及其硫酸酯的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军 蒋嘉烨 +4 位作者 施松善 栗源 江永波 可燕 王顺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23-1426,共4页
为研究关白附多糖及其硫酸酯的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以关白附[Aconitum coreanum(Lévl.)Raipaics]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32、Superdex-200和Superdex-75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1个均一的中性多糖KMPS-2A.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甲... 为研究关白附多糖及其硫酸酯的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以关白附[Aconitum coreanum(Lévl.)Raipaics]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32、Superdex-200和Superdex-75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1个均一的中性多糖KMPS-2A.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甲基化、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KMPS-2A的结构进行了鉴定;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了多糖硫酸酯,并测定了多糖及硫酸酯的抗补体活性.结果表明,KMPS-2A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6.76×105,结构为α-1,6-D-Glc链接的线性多糖;在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为1.75∶1.0时制备的多糖硫酸酯1.75B的取代度最高为1.79.碳核磁谱分析结果表明,硫酸基团先后取代C2,C3及C4位.该多糖硫酸酯的抗补体活性与其硫酸基团取代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多糖硫酸酯1.75B的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肝素,表明其具有开发成为补体抑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关白附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