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次生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嘉婧 赵淑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8-1953,共6页
在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化合物类型,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蕴含丰富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 在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化合物类型,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蕴含丰富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丹参的次生代谢产物同时也是其活性成分,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和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由于丹参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多种策略如丹参酮类与丹酚酸类化合物合成通路关键酶解析、转录因子家族转录调控研究和激素诱导次生代谢物合成等已被开展,试图提高丹参材料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确保丹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对丹参次生代谢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次生代谢 转录调控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电离-便携质谱法对中药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
2
作者 张丹 郑秀琴 +6 位作者 斯子豪 王南 杨喜月 谷丽华 王峥涛 李林楠 杨莉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将样品粉末和萃取喷雾溶剂加入原位电离试剂盒中,萃取喷雾溶剂携带样品中的分析物在纸基质上向前移动,然后到达纸基质尖端发生离子化,最后进入便携质谱而被分析。分别考察了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进样量、电喷雾电压对葶苈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响应强度的影响,最终选择甲醇作为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为1.3 V、进样量为23、电喷雾电压为4 500 V进行掺伪鉴别实验。同时,运用薄层色谱技术进一步验证便携质谱鉴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车前子与葶苈子的掺伪比例为1∶1至100∶1时,葶苈子中的特征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均可被检出。该方法无需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可在1 min内完成掺伪样品的现场即时筛查,可为车前子的市场规范及安全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质谱 纸毛细管喷雾电离 快速鉴别 中药掺伪 车前子 葶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刘文康 胡先润 +3 位作者 程雪梅 刘伟 魏海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缓冲液、人工胃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生物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差。该成分在回肠匀浆液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在pH 7.4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及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匀浆液中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生物基质、氧化剂、碱性环境会影响丹酚酸B稳定性。本实验对丹酚酸B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植物多糖抗皮肤光老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高敏 王顺春 +2 位作者 王璐 杜沛 沈红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紫外线引起的皮肤光老化不仅影响皮肤美观,而且与多种皮肤病息息相关。国内外研究肯定了中药多糖对皮肤光老化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皮肤光老化发生机制和中药植物多糖对皮肤光老化的防治研究进展。
关键词 皮肤光老化 发生机制 中药植物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草豆蔻抗肿瘤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萍 石海莲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80-888,共9页
中药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调节能量代谢及抗炎作用等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草豆... 中药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调节能量代谢及抗炎作用等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草豆蔻主要抗肿瘤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草豆蔻抗肿瘤活性成分和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豆蔻 化学成分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重编程与“炎-癌转化”及抗炎中药靶向肿瘤糖代谢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晓晖 石海莲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9-867,共9页
炎症与肿瘤的病理进程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主要通过糖酵解、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等途径代谢生成ATP。有些肿瘤细胞倾向于通过糖酵解获能,而有些肿瘤细胞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 炎症与肿瘤的病理进程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主要通过糖酵解、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等途径代谢生成ATP。有些肿瘤细胞倾向于通过糖酵解获能,而有些肿瘤细胞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对细胞生长和氧化应激也发挥重要作用。炎症促进糖代谢重编程介导“炎-癌转化”的分子机制涉及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异常表达。中药中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皂苷、黄酮、生物碱、多酚和醌类等可显著抑制炎症,并能调控肿瘤糖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本文就“炎-癌转化”与肿瘤糖代谢重编程之间的关系和抗炎中药及单体成分靶向肿瘤糖代谢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为抗炎中药靶向肿瘤糖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重编程 炎症 糖酵解 氧化磷酸化 肿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亦云 韩竹箴 +5 位作者 张倩 王佳 程明赛 王振中 杨颖博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贯叶金丝桃降碳聚酮A(1)、α-芒柄花醇(2)、(3 R)-thunberginol(3)、2-geranyloxy-1-(2-methylpropanoyl)-phloroglucinol(4)、4,6-dihydroxy-2-O-(3″,7″-dimethyl-2″,6″-octadienyl)-1-(2′-methylbutanoyl)benzene(5)、norhyperpalum G(6)、garsubellin A(7)、garsubellin B(8)、(2″R/S)-kellerine C(9)、kobusone(10)、圣草酚(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在藤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金丝桃 二氯甲烷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胆结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平 王峥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5-1128,共4页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临床最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仍存在高复发率、严重并发症等弊端,而中药保守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优势,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就近十几年来中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实验研究予以概...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临床最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仍存在高复发率、严重并发症等弊端,而中药保守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优势,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就近十几年来中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实验研究予以概述,以期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胆结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UPLC指纹图谱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香丽 张慧敏 张紫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 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砂烫品提取物的UPLC指纹图谱,并研究骨碎补提取物与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采用UPLC法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指纹图谱并通过UPLC-Q-TOF 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通过测定MG63细胞中ALP活性检测骨碎补提取物对MG63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骨碎补生品和烫品的UPLC特征指纹峰与其促ALP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在标定的12个共有峰中,确定了4、5、12号峰与ALP活性呈正相关,其对应的物质依次是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儿茶素7-葡糖苷、柚皮苷,为深入研究骨碎补的促成骨分化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UPLC指纹图谱 碱性磷酸酶活性 谱效关系 人骨肉瘤细胞MG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10
作者 王帅 李燕 +3 位作者 王瑞 王峥涛 杨莉 石燕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白芍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挖掘两者间的关联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材等级质量标准。方法 首先按药材直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再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8种成分含量、芍药苷(PF)与芍药内酯苷(AF)的含量比例进行多... 目的 通过对白芍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多指标综合分析,挖掘两者间的关联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材等级质量标准。方法 首先按药材直径大小进行初步分级,再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8种成分含量、芍药苷(PF)与芍药内酯苷(AF)的含量比例进行多维分析,并将直径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制定药材等级标准。结果 药材直径与芍药苷、水溶性浸出物以及PF/AF均呈显著正相关。一等直径≥18 mm,芍药苷≥2.0%,PF/AF≥6.0,浸出物≥24%;二等直径≥13 mm,芍药苷≥1.8%,PF/AF≥4.5,浸出物≥22%;统货直径≥10 mm,芍药苷≥1.6%,PF/AF≥2.0,浸出物≥22%。结论 所建立的等级质量评价策略科学合理,可为白芍的市场规范和优质优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质量评价 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的药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范香成 焦广洋 +2 位作者 张凤 韩军 陈万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6,共8页
芒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C-葡萄糖基黄酮,是有效的药用化合物,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提取。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治疗眼部疾病、神经系统保护、肾脏保护、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其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 芒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C-葡萄糖基黄酮,是有效的药用化合物,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提取。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治疗眼部疾病、神经系统保护、肾脏保护、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其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有巨大潜力。本文对近年来芒果苷的药效学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芒果苷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黄酮 药效学 糖尿病 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育朋 施松善 +3 位作者 步盈萱 龚欢 王辉俊 王顺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Ⅱ)是果胶结构域中的一种,其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G-Ⅱ的主链由约9个半乳糖醛酸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并被6个(A–F)明确定义的侧链取代。其中二糖侧链C、D和单糖侧链E、F的结构在不同来源的RG-Ⅱ中基本保持相同。寡糖侧链A和B则存在轻微的变异性。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可实现RG-Ⅱ的结构表征。中药中含有RG-Ⅱ结构域的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使用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和草酸青霉可将RG-Ⅱ从中药中分离并对其在多糖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葡萄酒中可快速制备大量RG-Ⅱ标准品用于新定量方法的开发,实现对中药活性多糖的质量控制,推动中药多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Ⅱ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RG-Ⅱ 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草酸青霉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豆化学成分及其雌激素样活性研究
13
作者 吕紫阳 闫若雨 +2 位作者 刘拯珲 杨颖博 张紫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2-2277,共6页
目的研究刀豆化学成分及其雌激素样活性。方法刀豆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稳定转染雌激素受体报告基因(ER-Luc)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评价雌激素样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刀豆化学成分及其雌激素样活性。方法刀豆75%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稳定转染雌激素受体报告基因(ER-Luc)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评价雌激素样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洋槐糖苷(1)、kaempferol3-O-[O-β-D-apio-D-fu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2)、山柰酚-3-O-(2′-O-β-D-葡酰)-β-D-洋槐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5)、异杨梅苷(6)、杨梅素-3-O-芸香糖苷(7)、(3-ethenylphenyl)-1,2-ethanediol(8)、1,3,6-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9)、breyniosideA(10)、4-hydroxy-3-methoxyphenol-1-O-β-D-(6′-O-galloyl)glucoside(11)、maesopsin-6-O-β-D-glucopyranoside(12)。化合物1、3~5、8~9在浓度为50μmol/L,化合物2、12在浓度为100μmol/L时表现出雌激素样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刀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8~9雌激素样活性强于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豆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雌激素样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心中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
14
作者 李佳东 高晗 +2 位作者 李英哲 张贵兰 吴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8-1165,1181,共9页
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筛选。从莲子心80%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2)、芹菜素-6-C-β-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3′-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6)、橙皮苷(7)、异夏佛塔苷(8)、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9)、对香豆酸-4-O-β-D-葡萄糖苷(10)、对香豆酸(11)、苯乙基6-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12)、淫羊藿次苷D1(13)、淫羊藿次苷F2(14)。化合物1~6、9、11~14均为首次从莲子心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8对缺氧/复氧损伤下的小鼠HL-1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小鼠HL-1-STAT3-Luc细胞中STAT3的表达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黄酮苷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分析拯阳煎的化学成分与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
15
作者 刘瑾 刘思婕 +3 位作者 庄俊嵘 刘伟 李荣胜 王永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2-905,共14页
目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拯阳煎的化学成分及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12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给药组9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给药组按30 mL/kg灌胃拯阳煎提取液,收集血清和组织,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 目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拯阳煎的化学成分及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12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给药组9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给药组按30 mL/kg灌胃拯阳煎提取液,收集血清和组织,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质谱采用正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利用提供的离子碎片相对保留时间、二级碎片信息,经Xcalibur 4.2软件拟合元素组成,再通过对照品、文献以及数据库信息比对,实现对拯阳煎化学成分及入血、组织原型成分的鉴定。结果:共鉴定263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99种、皂苷类37种、木脂素类21种、生物碱类20种、有机酸类19种、萜类16种、苯酞类12种、香豆素类7种、苯乙醇苷类5种、苯丙素类4种以及其他类23种。小鼠灌胃拯阳煎后分别于0.5 h、1 h、3 h时取样检测,检测血清、肺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脑组织中原型成分。血清中分别检测到167、167、91种;肺中140、123、95种;心脏中94、105、81种;肝脏中137、150、85种;脾脏中138、14、13种;肾脏中171、177、158种;脑组织中51、59、43种。结论: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完成了拯阳煎化学成分及主要入血、组织移行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进一步开展拯阳煎效应物质的筛选及入血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 院内制剂 拯阳煎 心力衰竭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入血成分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16
作者 姚领爱 胡之璧 +2 位作者 王莉莉 周吉燕 黎万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0-1754,共5页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目前研究过的所有植物中均发现有内生菌,它们可存...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在目前研究过的所有植物中均发现有内生菌,它们可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位。研究发现内生菌除了随植物遗传进行传播外,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宿主植物进行侵染,比如可以以内生菌体或孢子形式通过变形、吸器、或渗透等途径侵染植物,也可以通过分解植物表皮细胞壁或通过各种自然开口(包括侧根发生处,气孔,水孔等)或伤口(包括土壤对根的磨损,病虫对植物的损害及收割多年生植物造成的伤口等)等传播途经进入植物。内生菌由于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处,进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特殊的关系。它们有的是互利共生关系,而有的是无害或微害寄生关系。两种关系可随多种因素变化而相互转化。本文主要从内生菌在宿主植物中的分布特点、侵染特性及与宿主植物共处方式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宿主 分布 侵染 共生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槌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虹 王峥涛 +3 位作者 徐珞珊 杨虹 王峥涛 胡之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2,4,7-三羟基-9,10-二氢菲(Ⅰ),2,7-二羟基-3,4,6-三甲氧基菲(Ⅱ),... 目的 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2,4,7-三羟基-9,10-二氢菲(Ⅰ),2,7-二羟基-3,4,6-三甲氧基菲(Ⅱ),5,4’-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Ⅲ),3,4-二径基苯甲酸(Ⅳ)。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槌石斛 化学成分 硅胶柱层析法 结构鉴定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彬 齐云 +3 位作者 李蒙 高源 陈曦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比较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MDA的结果,探讨最适合测定肝组织MDA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及体外FeSO4诱导肝匀浆生成的MDA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灯盏花素体外对FeSO4诱导肝组织生成... 目的比较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MDA的结果,探讨最适合测定肝组织MDA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及体外FeSO4诱导肝匀浆生成的MDA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灯盏花素体外对FeSO4诱导肝组织生成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组织MDA含量及体外FeSO4诱导MDA含量的△A值均在标准曲线最低测定值0.1以下,而荧光法测定值均在其标准曲线最低测定值0.4以上。灯盏花素终浓度在1.02~11.25mg·mL-1可抑制FeSO4诱导的肝组织生成MDA,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由于肝匀浆本底的干扰,采用分光光度法往往难于通过其标准曲线计算出MDA准确含量,不适合用于肝组织的测定。建议采用荧光法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肝组织 丙二醛(MDA) 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灯盏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蝎水提物对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芬 侯睿 +5 位作者 费巧玲 高源 蔡润兰 陶燕蓉 王峥涛 齐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4,共5页
目的:观察全蝎水提物(Buthus martensii water extract,BMWE)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活化作用。方法:MTT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FITC标记的酵母测定吞噬活性;利用Griess试剂和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NO、TNF-α和IL-6释放量。结果... 目的:观察全蝎水提物(Buthus martensii water extract,BMWE)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活化作用。方法:MTT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FITC标记的酵母测定吞噬活性;利用Griess试剂和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NO、TNF-α和IL-6释放量。结果:BMWE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剂量范围内可增强正常及免疫抑制的RAW264.7细胞吞噬荧光酵母能力(P<0.01),增加RAW264.7细胞NO释放量(P<0.01),促进RAW264.7细胞TNF-α和IL-6产生(P<0.01),均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BMWE可明显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分泌能力,活化巨噬细胞,此作用与全蝎传统用于治疗疮疡、瘰疬,现代用于肿瘤的临床应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蝎水提物 巨噬细胞 吞噬活性 一氧化氮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曹秦 吴辉 +1 位作者 张蓓蓓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7-463,共7页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及亨廷顿病等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神经炎症、内源性抗氧化剂缺失、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以及铁离子代谢异常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防治具有一定的疗效。...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及亨廷顿病等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神经炎症、内源性抗氧化剂缺失、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以及铁离子代谢异常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防治具有一定的疗效。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抗谷氨酸神经毒性并调节铁代谢平衡,从而减缓神经细胞损伤并改善学习记忆和脑血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黄酮 炎症 神经保护药 学习 记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