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及两种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聪聪 黄建明 +2 位作者 俞媚华 侯爱君 朱国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精碱和wilfornine F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ODS-A(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精碱和wilfornine F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ODS-A(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10nm波长处检测,流速1.0mL/min,温度25℃。结果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精碱和wilfornine F在一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81%~99.84%范围内,RSD≤1.42%(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雷公藤提取物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精碱 wilfornin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中7种成分 被引量:6
2
作者 高俊斌 王璇 +3 位作者 陈燕红 李君丽 吕闪闪 孙连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5-二咖啡酰奎宁、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鼠曲草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5-二咖啡酰奎宁、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鼠曲草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288 nm;柱温30℃。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8%~103.8%,RSD 0.88%~1.74%。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鼠曲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路 简江波 +2 位作者 袁媛 杨柏灿 刘昌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马钱子碱脂质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脂材比例,外水相条件,制备温度及药物浓度对马钱子碱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方法: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纳米级马钱子碱脂质体,凝胶色谱可见光比色方法测定包封率。结... 目的: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马钱子碱脂质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脂材比例,外水相条件,制备温度及药物浓度对马钱子碱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方法: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纳米级马钱子碱脂质体,凝胶色谱可见光比色方法测定包封率。结果: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的脂质体多为大单室脂质体,粒径主要分布在50~300nm。脂材比例为3∶10,表面活性剂Tween80与总脂材比为3∶10,制备温度为40°C,水相pH值为7.4时得到了粒径均匀、分散性好,包封率达61.24的马钱子碱脂质体。结论:薄膜超声法是制备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纳米脂质体 表面活性剂 包封率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外用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的镇痛抗炎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简江波 袁媛 +1 位作者 杨柏灿 刘昌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78-1781,共4页
目的:考察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局部外用的镇痛及抗炎效果,并同马钱子碱、马钱子碱和纳米脂质体的机械混合溶液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耳肿胀法和扭体法研究并比较了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和马钱子碱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及醋酸所致扭体反应... 目的:考察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局部外用的镇痛及抗炎效果,并同马钱子碱、马钱子碱和纳米脂质体的机械混合溶液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耳肿胀法和扭体法研究并比较了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和马钱子碱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及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纳米马钱子碱脂质体对炎症和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优于未经脂质体包裹的马钱子碱(P<0.01)。结论:纳米脂质体化可以显著提高皮肤外用马钱子碱的镇痛和抗炎效果,是马钱子碱皮肤局部外用制剂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纳米脂质体 镇痛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8)型二萜生物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琴 徐斌 +1 位作者 贾琦 李医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9-1114,共6页
C_(18)型二萜生物碱是一类来源广泛、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一直以来为化学家和药理学家所重视。本文综述了已报道的87种C_(18)型二萜生物碱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毒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C18型二萜生物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思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钟伟才 潘颖宜 +4 位作者 李文龙 杨延龙 郭晨旭 江寒沁 朱国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23-1524,共2页
消渴病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虽属慢性疾病,但其危害性极高。孙思邈作为隋唐时期的中医药大家,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均设有治疗消渴病的专篇,其遣方用药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指导临... 消渴病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虽属慢性疾病,但其危害性极高。孙思邈作为隋唐时期的中医药大家,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均设有治疗消渴病的专篇,其遣方用药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对孙思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审证求因、因证选药;清热滋阴、苦甘并用;清热为主、不乏温阳;分治三焦、清上中下;食疗药治、长服清养;同气相求、以脏补脏;血肉有情、填髓补精;用生鲜药、浸泡捣汁;善用药引、变化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用药规律 孙思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生物碱分离及相关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袁谱龙 陈亮 +5 位作者 刘小宇 余邦威 黄琪 陈凯先 李医明 贾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0-2333,共4页
目的对荷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并考察其抗菌、降脂降糖效果。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用4-硝基苯基乙酸酯和4-硝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 目的对荷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并考察其抗菌、降脂降糖效果。方法用柱色谱分离和波谱鉴定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10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用4-硝基苯基乙酸酯和4-硝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究其对胰脂肪酶和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6种生物碱,分别为荷叶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鹅掌楸碱、lysicamine、原荷叶碱和杏黄罂粟碱。测得鹅掌楸碱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32μg/mL,杏黄罂粟碱对红色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的MIC均为16μg/mL。在300μmol/L浓度下,鹅掌楸碱及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在α-糖苷酶靶点上抑制活性分别为40.29%±3.06%及27.62%±2.21%。结论荷叶中的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具有一定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抗菌 降脂 降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