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行为学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宏娟 何建成 王文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50 mg/kg剂量左旋多巴(L-dihydroxy-phenylalanine,L-dopa)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神经行为学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经典的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并将成功PD模型随机分成2组:PD模型组和L-d... 目的:探讨50 mg/kg剂量左旋多巴(L-dihydroxy-phenylalanine,L-dopa)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神经行为学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经典的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并将成功PD模型随机分成2组:PD模型组和L-dopa组,其中L-dopa组连续腹腔注射50 mg/kg剂量的L-dopa,共8周,并在不同时间点(2、4、6、8周)观察PD大鼠神经行为学(大鼠对侧旋转圈数、旋转启动时间、旋转持续时间、剂峰旋转圈数和大鼠AIM评分)变化。结果:随着L-dopa用药时间的延长,①大鼠对侧旋转圈数不断增加,且在6周时达到峰值,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旋转启动时间不断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旋转持续时间不断增加,且6、8周时与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剂峰旋转圈数有不断增加趋势,且6周时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AIM评分不断增加,其中6、8周时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时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 mg/kg剂量的L-dopa对PD大鼠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模型动物具有典型的神经行为学改变且稳定可靠,可用于L-dopa毒副反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模型 神经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陈汤辅助NP化疗方案辨证治疗痰证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国群 翁诗婷 钱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738-741,共4页
目的:观察二陈汤辅助NP化疗方案辨证治疗痰证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二陈汤辅助NP化疗方案辨证治疗痰证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二陈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为28.00%(7/25)、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为28.00%(7/25)、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4.00%(6/25);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为4.00%(1/25)、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为4.00%(1/25)、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00%(2/2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显著增加;CD8+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辅助NP化疗方案辨证治疗痰证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NP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痰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阳虚证、心阴虚证患者体表与舌温度、湿度变化的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果刚 程建丽 +1 位作者 张妍妤 王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477-2479,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按诊在冠心病心阳虚证和心阴虚证的定量化和客观化。方法:运用寒热湿诊测仪检测心阳虚证和心阴虚证患者体表多个部位的温度和湿度,经过T检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手背温度、尺肤湿度与心阳虚证和心阴虚证相关性最... 目的:探索中医按诊在冠心病心阳虚证和心阴虚证的定量化和客观化。方法:运用寒热湿诊测仪检测心阳虚证和心阴虚证患者体表多个部位的温度和湿度,经过T检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手背温度、尺肤湿度与心阳虚证和心阴虚证相关性最好。手背温度,心阴虚组(31.8±2.0)℃。心阳虚组,(26.4±3.0)℃。尺肤湿度,心阴虚组55.7%±13.2%RH,心阳虚组55.1%±14.5%RH,与正常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背温度、尺肤湿度对冠心病心阴虚证与心阳虚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客观量化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湿诊测仪 心阳虚、心阴虚 温度、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花剥苔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4
作者 李果刚 王欢 +3 位作者 李福凤 王忆勤 燕海霞 陈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2-1023,共2页
多种因素的作用可导致小儿哮喘花剥苔的产生,本课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在对小儿哮喘花剥苔相关的致病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家族史、易感史、过敏史、无母乳喂养、多汗、面色萎黄等与哮喘花剥苔的发生有较高的风险倍数关系。
关键词 哮喘 花剥苔 风险倍数 中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弦脉的现代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婷婷 李果刚 +1 位作者 燕海霞 王忆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弦脉作为中医脉诊中重要的脉象之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现代研究的一大热点。运用现代技术对弦脉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果。从弦脉的机理、脉图、临床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中医 弦脉 现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胜 罗瑞静 何建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064-1066,共3页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PD)历史悠久,特别是在改善PD症状和减轻其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文章就近年来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方面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帕金森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