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清蛋白组学的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磊 程亚伟 +6 位作者 廖萍 胡衡 金亚明 李福凤 王文静 王忆勤 郝一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不同证型的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及生物学基础。方法: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及正常人36例并辨证分型,采用SELDI-TOF蛋白芯片技术对不同证型的血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在慢性肾衰中医各证型的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不同证型的血清蛋白质谱的变化及生物学基础。方法: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及正常人36例并辨证分型,采用SELDI-TOF蛋白芯片技术对不同证型的血清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在慢性肾衰中医各证型的整体研究中,17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P<0.001),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显示中医各证型之间聚类性质差异较小;通过对中医不同证型作两两比较发现,脾肾气虚组与脾肾阳虚组之间得到2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气虚组与阴阳两虚组得到4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气虚组与脾肾气阴两虚组之间得到5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阳虚组与阴阳两虚组之间得到4个差异蛋白峰(P<0.01),脾肾阳虚组与脾肾气阴两虚组之间得到4个差异蛋白峰(P<0.01),阴阳两虚组与脾肾气阴两虚组之间得到2个差异蛋白峰(P<0.01);运用PCA分析显示,各证型组之间的差异蛋白峰能较好把各组相区分。结论:采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不同证型血清蛋白质谱变化对探讨中医证型的生物学基础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清 蛋白组学 证型 SE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舌苔中相关蛋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程亚伟 何磊 +6 位作者 廖萍 胡衡 金亚明 李福凤 王文静 王忆勤 郝一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中蛋白质谱峰的差异,初步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肾衰患者舌苔样... 目的:研究通过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中蛋白质谱峰的差异,初步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肾衰患者舌苔样本并辨证分型出5个不同证型,其中脾肾气虚组21例、脾肾阳虚组14例、阴阳两虚组18例、脾肾气阴两虚组11例、肝肾阴虚组3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8例,对所有样本采用1500r/min的离心转速,离心2min后取上清液,选用NP20蛋白芯片点样,经SELDI-TOF-MS技术测定得到蛋白质谱图,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蛋白质谱图的变化,并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来比较各组之间蛋白质谱图的差异。结果:(1)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慢性肾衰中医各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舌苔样本中有7个差异蛋白质谱峰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质荷比M/Z1090.66和M/Z1092.68两个差异质谱峰在各证型组均呈高表达;M/Z13302.5一个差异质谱峰在各证型组均呈低表达;M/Z10241.4和M/Z10464.8两个差异质谱峰在脾肾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高表达,在脾肾气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呈低表达;M/Z3742.33一个差异质谱峰在脾肾气虚组、脾肾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呈高表达,在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呈低表达;M/Z 10867.6一个差异质谱峰在脾肾气阴两虚组呈高表达,在脾肾气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呈低表达。(2)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慢性肾衰各证型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舌苔样本之间都有一定的区分度,但均存在部分重叠。结论:该研究从生物学理论的角度初步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证型 舌苔 蛋白 SE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湿证舌苔中相关蛋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程亚伟 何磊 +6 位作者 廖萍 胡衡 金亚明 李福凤 王文静 王忆勤 钱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湿证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肾衰患者舌苔样本102例,其中湿证组76例,非湿证组26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8例,对所有样本采用1500r/min的离心转速,离心2min后取上清液,选用NP2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相关蛋白变化与慢性肾衰中医湿证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慢性肾衰患者舌苔样本102例,其中湿证组76例,非湿证组26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8例,对所有样本采用1500r/min的离心转速,离心2min后取上清液,选用NP20蛋白芯片点样,经SELDI-TOF-MS技术测定得到蛋白质谱峰,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比较湿证组、非湿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蛋白质谱峰的差异,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慢性肾衰中医湿证决策树模型。结果:(1)慢性肾衰湿证76例、非湿证26例及正常对照组38例舌苔样本经SELDI-TOF-MS技术测定,质荷比1000~20000范围内共检测到136个蛋白峰,经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有11个差异质谱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Z2434.53、M/Z3672.89、M/Z7118.00和M/Z8411.134个差异质谱峰在湿证组和非湿证组呈高表达,M/Z3333.52、M/Z4619.83、M/Z4711.35和M/Z10664.24个差异质谱峰在湿证组和非湿证组呈低表达,M/Z5142.52、M/Z5231.98和M/Z5272.633个差异质谱峰在湿证组呈高表达,在非湿证组呈低表达;(2)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慢性肾衰湿证组、非湿证组与正常对照组两两之间均有明显的区分度,但都存在部分重叠;(3)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慢性肾衰中医湿证决策树模型,最终得到M/Z5231.98、M/Z2325.41、M/Z4558.86和M/Z3491.894个差异质谱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将湿证组和非湿证组样品较好的分类(最终决策树模型对所有样品分组判别的正确率为83.33%,灵敏度为81.58%,特异性为88.46%)。结论:该研究从生物学角度来探讨中医湿证,为中医湿证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湿证 舌苔上清液 SE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分类中常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评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雪华 夏春明 +2 位作者 颜建军 王忆勤 李福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中医辨证的影响,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及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医诊断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客观化、规范化。指出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引入了规范化...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中医辨证的影响,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及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医诊断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客观化、规范化。指出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引入了规范化和量化的数学描述,也能对证候规律作出一定的解释。对近20年中医疾病证候分类中需用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断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隐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在使用中的各自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证候 分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统计分析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湿证辨证标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福凤 王忆勤 +5 位作者 董英 郎庆波 何建成 燕海霞 李果刚 庄燕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931-933,共3页
目的:通过慢性胃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医湿证辨证标准研究的思路和多元统计方法。方法:采用DME(design m easurem ent evaluation)设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慢性胃炎湿证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两次logistic回... 目的:通过慢性胃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医湿证辨证标准研究的思路和多元统计方法。方法:采用DME(design m easurem ent evaluation)设计的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慢性胃炎湿证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两次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此筛选出对慢性胃炎湿证辨证有决定意义的主要症状、体征。结果: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筛选出了对慢性胃炎湿证诊断有意义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建立其规范化、标准化的证候标准提供参考。结论:多元统计分析可客观地评价各症状在证候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证 聚类分析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福凤 邸丹 +4 位作者 王忆勤 钱鹏 郑晓燕 刘国萍 李晓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6期71-76,共6页
目的:探索中医面色诊的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比较各种人造光源,建立面色诊采集环境和临床面色判读量表;采集典型面色样本,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信... 目的:探索中医面色诊的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比较各种人造光源,建立面色诊采集环境和临床面色判读量表;采集典型面色样本,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处理方法对面部颜色信息进行识别。结果:①研制了符合中医特点的以LED光源为照明光源的面色诊采集暗箱;②确定了符合中医理论的,临床专家认可的中医面部五色分类判读量表;③建立了面色诊颜色客观自动识别的方法,确定各类面色在色彩空间中的范围,初步研制中医面色识别分析系统。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克服了传统中医望面色无客观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提高了辨证诊断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色诊 采集环境 图像处理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现状评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忆勤 李福凤 +1 位作者 燕海霞 姚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3期96-101,共6页
本综述客观评析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探索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中建立中医四诊信息规范化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完善中医四诊检测系统,建立中医四诊特征信息数据库,以及建立计算机判读量化分类方法,同时利用数... 本综述客观评析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探索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中建立中医四诊信息规范化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完善中医四诊检测系统,建立中医四诊特征信息数据库,以及建立计算机判读量化分类方法,同时利用数据库平台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综合判断等构想,以获取有关中医病性、病位的客观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诊 信息 数字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系问诊采集系统初步研制及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国萍 王忆勤 +5 位作者 郭睿 许朝霞 李福凤 钱鹏 张晓丹 邸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16-20,共5页
根据确定的心系问诊量表,结合计算机技术,研制了心系问诊采集系统。该系统经临床测试及用户测评,显示其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实现了人机结合的病史资料输入,提高了临床信息收集速度,又能确保病历的标准和质量,基本实现了中医心系问诊信息... 根据确定的心系问诊量表,结合计算机技术,研制了心系问诊采集系统。该系统经临床测试及用户测评,显示其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实现了人机结合的病史资料输入,提高了临床信息收集速度,又能确保病历的标准和质量,基本实现了中医心系问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程序化及数字化,实现了问诊病史记录的完整性及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问诊 计算机 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7例冠心病病例临床证型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姚笛 王忆勤 +2 位作者 李福凤 何建成 董耀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0-933,共4页
采集临床187例确诊冠心病病例,观察其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证型与血液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其病理生理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 证候 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的四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宇 金亚明 王忆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518-520,共3页
中医四诊信息——"望、闻、问、切"是辨证论治的基础,而四诊客观化更是发展中医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学者们对大量疾病四诊信息进行观察总结,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四诊客观化。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 中医四诊信息——"望、闻、问、切"是辨证论治的基础,而四诊客观化更是发展中医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学者们对大量疾病四诊信息进行观察总结,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四诊客观化。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病症,综述了近20年来慢性肾衰竭在中医望闻问切四方面的客观化研究现状,发现慢性肾衰竭的四诊客观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慢性肾衰竭的辨证及预后产生了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四诊 客观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医生判读面色诊信息的一致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福凤 邸丹 +5 位作者 王忆勤 叶进 何建成 李果刚 燕海霞 钱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269-227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医生之间判读面色的一致性和临床面色分类规则,为实现面色诊的计算机识别提供中医医理支撑。方法:首先确定临床面色判读表,通过5名中医专家对20例面色照片前后两次的观察,计算Kap-pa值。结果:(1)5名中医专家自身前后判读... 目的:探讨不同医生之间判读面色的一致性和临床面色分类规则,为实现面色诊的计算机识别提供中医医理支撑。方法:首先确定临床面色判读表,通过5名中医专家对20例面色照片前后两次的观察,计算Kap-pa值。结果:(1)5名中医专家自身前后判读面色的Kappa值为:光泽>面色>唇润燥>唇色。(2)5名中医专家对面色判读的总一致率为65%,对面部光泽判读的一致率为80%。结论:中医临床专家使用面色观察表判读面色自身前后一致性较高,较好的实现了对中医面色有效而简明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色诊 一致性 中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芯片的慢性肾衰舌苔上清液中蛋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亚伟 何磊 +6 位作者 廖萍 胡衡 金亚明 李福凤 王文静 郝一鸣 王忆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肾衰(CR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中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慢性肾衰舌苔蛋白标志物并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在慢性肾衰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7例慢性肾衰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样本,运用SELDI-TOF...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肾衰(CR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中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慢性肾衰舌苔蛋白标志物并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在慢性肾衰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7例慢性肾衰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人群舌苔上清液样本,运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筛选慢性肾衰舌苔蛋白标志物,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①慢性肾衰组67例和正常对照组38例舌苔样本经SELDI-TOF-MS技术测定,质荷比1000~20000范围内共检测到242个蛋白峰,经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有13个差异质谱峰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z 1092.68、m/z 1508.26等7个差异质谱峰在慢性肾衰组中呈高表达;m/z 13302.5、m/z 14330.7等6个差异质谱峰在慢性肾衰组中呈低表达。②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组与正常对照组样本之间区分较明显,但均存在部分重叠。③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慢性肾衰预测模型,最终得到m/z 1049.61、m/z 1076.94、m/z 15295.7等7个差异质谱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将慢性肾衰组和正常对照组样品较好的分类(最终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61.4%,特异度为57.3%,预测正确率为64.4%)。结论:该研究运用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了慢性肾衰舌苔蛋白标志物并建立了预测模型,为慢性肾衰的诊断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舌苔上清液 蛋白芯片 SE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