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类器官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阳 刘胜 +1 位作者 周细秋 史有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1124,共7页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包括多种不同的亚型,这些亚型在遗传、病理、临床治疗及预后上各不相同。传统的乳腺癌细胞系研究模型不能完全符合临床肿瘤发病的实际病理过程及其肿瘤异质性的特征。乳腺癌类器官(Organoids)是一...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包括多种不同的亚型,这些亚型在遗传、病理、临床治疗及预后上各不相同。传统的乳腺癌细胞系研究模型不能完全符合临床肿瘤发病的实际病理过程及其肿瘤异质性的特征。乳腺癌类器官(Organoids)是一种基于3D细胞培养(Three-dimensional cells culture)系统建立的模型,在保留患者肿瘤的分子表型和基因型变化的同时,再现原发肿瘤的异质性,因此被应用于肿瘤发病机制和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研究中。目前,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大多以细胞系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为主,类器官的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该综述简要介绍乳腺癌类器官培养体系的发展,以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乳腺癌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类器官 研究进展 中医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人AC16心肌细胞损伤治疗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有阳 陈力新 +3 位作者 秦悦农 韩向晖 孙霃平 刘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人AC16心肌细胞损伤治疗作用转录组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C16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人AC16心肌细胞设置为正常组、Dox组、Dox加Lut组。...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人AC16心肌细胞损伤治疗作用转录组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C16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人AC16心肌细胞设置为正常组、Dox组、Dox加Lut组。正常组加入空白培养基,Dox组加入1μM的Dox,Dox加Lut组加入1μM的Dox及20μM的Lut。药物作用24 h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Dox促进了AC16细胞的凋亡(P<0.05),Lut抑制了Dox诱导的AC16细胞凋亡(P<0.05)。Dox组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得到363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723个,下调基因1914个;Lut加Dox组与Dox组进行比较得到212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160个。选取交集基因,通过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骨架、细胞囊泡、钙离子内流、内质网应激以及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多靶点抑制阿霉素诱导的人AC16心肌细胞凋亡,其中调控心肌细胞骨架及细胞结构损伤可能是抑制细胞凋亡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阿霉素 转录组学 差异基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类制剂抗乳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华辞怡 刘胜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6-820,共5页
蟾蜍类中药传统以内服经全身抗乳腺癌,或外敷以局部治疗晚期乳腺癌,但应用较少。近年研究显示,蟾蜍类中药制剂及单体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抗肿瘤特性,其有效成分能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增敏化疗药物实现耐药逆转,有良好的... 蟾蜍类中药传统以内服经全身抗乳腺癌,或外敷以局部治疗晚期乳腺癌,但应用较少。近年研究显示,蟾蜍类中药制剂及单体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抗肿瘤特性,其有效成分能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增敏化疗药物实现耐药逆转,有良好的抗乳腺癌效果。本文对蟾蜍类中药制剂和有效单体的抗乳腺癌效果和机制进行综述,认为蟾蜍类中药制剂和有效单体能通过2种途径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有效单体蟾毒灵联合化疗能起到减毒增效及耐药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皮 华蟾素 蟾毒灵 乳腺肿瘤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胆胶囊对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的生化学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晓强 顾宏刚 +2 位作者 章学林 朱培庭 张静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7-1608,共2页
目的:观察清胆胶囊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的生化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n=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清胆胶囊治疗组(均n=8),观察各组动物之间模型成石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游离胆红素(unconjugat... 目的:观察清胆胶囊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的生化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n=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清胆胶囊治疗组(均n=8),观察各组动物之间模型成石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游离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钙离子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动物成石数模型组为8/8,正常组为1/8,清胆胶囊组为3/8(P<0.001)。与模型组相比,清胆胶囊组总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清胆胶囊可以通过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胆汁,发挥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胆胶囊 胆色素结石 豚鼠 生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一凡 杜敏 +4 位作者 王佳柔 李斯锦 冯骁腾 韩向晖 刘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5-1839,共5页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及巨噬细胞RAW264.7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LDLR-/-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给予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喂养12周。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丹参酮ⅡA组、阿托伐他汀组给予丹...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及巨噬细胞RAW264.7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LDLR-/-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给予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喂养12周。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丹参酮ⅡA组、阿托伐他汀组给予丹参酮ⅡA溶液、阿托伐他汀溶液干预12周。RAW264.7细胞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100 mg·L^(-1)诱导24 h,并同时给予含有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10、20、40μmol·L^(-1))的培养基。检测小鼠血清TC、TG、LDL-C、HDL-C值。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RAW264.7细胞内脂质积聚。Western blot测定小鼠主动脉组织、肝组织、RAW264.7细胞ABCA1、ABCG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阿托伐他汀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减小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相对管腔面积比值,上调小鼠主动脉组织、肝组织ABCA1、ABCG1蛋白水平(P<0.05);丹参酮ⅡA减少RAW264.7细胞内的脂滴累积,ABCA1、ABCG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抑制泡沫细胞形成,改善脂代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向转运 泡沫细胞 脂代谢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通过抑制MAPKs/NF-κB信号通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一凡 韩向晖 刘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Sal B组予以Sal B溶液腹腔注射,阿托伐他汀组以阿托伐他汀溶液灌胃12周。采用生化检测方法检测小鼠血清TC、TG、AST、ALT值。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斑块面积,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RT-PCR、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mRNA及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小鼠肝组织VCAM、iNOS、JNK、p38、ERK1/2、I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al B、阿托伐他汀降低小鼠血清TC、TG、AST、ALT水平(P<0.05),减小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下调小鼠IL-1β、IL-6、TNF-αmRNA及含量(P<0.05),降低小鼠肝组织VCAM、iNOS蛋白水平,以及JNK、p38、ERK1/2、I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Sal B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反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APKs/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动脉粥样硬化 肝脏 炎症反应 MAPKs/NF-κB信号通路 LDL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