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经娟 顾瞻 +2 位作者 张磊 刘保成 季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中医药凭借其科技创新在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居于领先地位,并被诸多国家所认可和接受。"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为中医药在沿线国家的持续交流提供了新的桥梁。本文将从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角度... 中医药凭借其科技创新在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居于领先地位,并被诸多国家所认可和接受。"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为中医药在沿线国家的持续交流提供了新的桥梁。本文将从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渊源,讨论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中国际交流环境、国际视野及双边贸易等契机及面临的文化、人才、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建议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医药科技创新 机遇与挑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侨 江成怡 +5 位作者 顾瞻 何华玉 王健英 李东 张磊 刘保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09-2914,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预防M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九种体质问卷,对社区1158例MS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女性人群中高血脂病史和骨质疏松症病史所占比...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预防M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九种体质问卷,对社区1158例MS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女性人群中高血脂病史和骨质疏松症病史所占比例高于男性。MS各组成成分中,女性腰围、高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并且有显著性差异。2463例老年人中MS患者1158例(47.02%),MS患者主要体质为痰湿质587例(50.69%),其次为平和质262例(22.63%),次之为阴虚质106(9.15%)。通过logistics回归矫正生活方式,既往史以及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等MS高危因素后,发现痰湿质人群MS的患病率是平和质人群的1.6倍。结论痰湿质是MS人群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来纠正或改善痰湿质,降低MS的患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 痰湿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居民血糖、血压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 何华玉 +7 位作者 顾瞻 朱慧敏 孙秀华 凌浩青 张佩华 王健英 刘保成 张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5-1712,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张江社区居民的血糖、血压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张江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参加糖尿病风险评估,通过问卷筛选出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测及中医问卷。结果:共纳入933名受试者。血压及血糖的升高与...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张江社区居民的血糖、血压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张江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参加糖尿病风险评估,通过问卷筛选出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测及中医问卷。结果:共纳入933名受试者。血压及血糖的升高与年龄、腰围、臀围、BMI、腰高比均有相关性,随着血压值的升高,居民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提高(P <0.01)。共529名受试者完成中医量表,其中单一证型129人(24.4%)、兼证75人(14.2%)、无证325人(61.4%)。结论:社区35岁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糖和血压与多个形体指标相关,血压与血糖互相影响,而中医证型在不同血糖和血压人群中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中医证候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中医临床诊疗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晓娜 刘宁 +3 位作者 郑培永 方泓 张天嵩 袁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61-3471,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选... 目的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选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数据拆分、整理和分析。结果本研究高质量数据的主要期刊来源是核心期刊《中医杂志》;新冠临床用方以解表清热剂、开窍补益剂、辟秽祛湿剂为主;临床用药以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化湿祛痰药以及补益药为主;临床治病思路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寒、毒相关证型;重视新冠前期预防以及后期恢复调养;治疗过程用药考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结论新冠的中医临床诊治考病全面,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可为官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中医 预防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知黄抗癌方中7种成分的含量
5
作者 芮黎珺 杨喜梅 +2 位作者 王瑶 刘梅 徐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知黄抗癌方中红景天苷、绿原酸、芒果苷、虎杖苷、盐酸小檗碱、异牡荆素、白藜芦醇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SPOLAR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知黄抗癌方中红景天苷、绿原酸、芒果苷、虎杖苷、盐酸小檗碱、异牡荆素、白藜芦醇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SPOLAR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nm。结果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1.32%~106.95%,RSD0.4%~2.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可用于知黄抗癌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黄抗癌方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6
作者 袁永根 许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32-3838,共7页
目的:基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选穴规律进行探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关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目的:基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选穴规律进行探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关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使用频率热图与关联网络图分析证型-穴位关系,进行穴位关联规则分析,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挖掘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核心穴位群,采用关联规则联合散点图分析挖掘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潜力穴位关联。结果:共纳入185篇文献,穴位处方439首,穴位79个。证型-穴位关联分析显示,足三里、七节骨、脊柱等穴位与各证型均有关联,证型-穴位频率分析显示大肠、脾经、腹、七节骨、龟尾各证型使用频率较高;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脾经、大肠、腹、七节骨为核心穴位群,足三里-龟尾-七节骨组合为最具潜力价值的穴位组合,脐-大肠-脾经组合为最常用穴位关联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处方需考虑“小儿稚阳”体质特点,“温阳扶正止泻”治法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临床使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推拿 数据挖掘 辨治规律 中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伟 俞仲毅 +2 位作者 梅泰中 胡凯莉 刘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孤立大鼠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开放旷场,悬尾行为学测试,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孤立大鼠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开放旷场,悬尾行为学测试,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细胞因子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血液中5-羟色胺明显下降(P<0.05),海马中IDO、NF-κB、IL-1β基因表达上调,IDO、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减少慢性应激导致大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含量(P<0.05),上调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基因表达,明显下调IDO、IL-1β基因表达(P<0.05),明显下调IDO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蒺藜皂苷能明显改善动物行为学,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下调色氨酸前体代谢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β基因表达和降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抑郁 神经递质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 5-羟色胺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舌脉象数据的决策树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类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玉琳 刘嘉懿 +3 位作者 胡晓娟 龚亚斌 刘苓霜 许家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66-2775,共10页
目的探究基于客观舌脉象数据的C5.0决策树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典型证候分类方法的可行性,获取证候相关的客观舌脉象特征组合。方法以3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气虚证与阴虚证客观化舌象数据及脉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属性筛选及C5.0... 目的探究基于客观舌脉象数据的C5.0决策树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典型证候分类方法的可行性,获取证候相关的客观舌脉象特征组合。方法以3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气虚证与阴虚证客观化舌象数据及脉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属性筛选及C5.0决策树算法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基于客观舌脉象数据的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与阴虚证的证候分类模型。结果基于脉象数据的模型分类准确率高于舌象数据,且基于单纯舌象数据或脉象数据的证候分类模型分类准确率低于基于舌脉联合的数据分类模型,舌脉联合数据的分类模型树深为5,从中筛选出了气虚证与阴虚证分类相关的7项重要属性及7条分类规则,模型分类准确率为80.37%。结论现代化舌脉象数据可以为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类提供新视角,基于特征选择与C5.0决策树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类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证候 决策树 舌诊 脉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表征和化学成分的“谱味”相关性探究川芎辛味物质基础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露萍 倪妮 +2 位作者 洪燕龙 吴飞 沈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05-1811,共7页
目的基于电子舌表征和化学成分的“谱味”相关性探究川芎辛味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表征不同科辛味中药,并根据物质组群可拆分原理表征川芎挥发油、碱性部位与酸性部位,结果作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油电子舌响应值与气... 目的基于电子舌表征和化学成分的“谱味”相关性探究川芎辛味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表征不同科辛味中药,并根据物质组群可拆分原理表征川芎挥发油、碱性部位与酸性部位,结果作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川芎挥发油电子舌响应值与气相色谱同步测定的川芎挥发油中6种成分(α⁃蒎烯、4⁃松油醇、阿魏酸、丁烯苯酞、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含量进行双变量“谱味”相关性分析并验证。结果在电子舌主成分分析图中,同科辛味中药距离相近;川芎挥发油与川芎原药材距离相近,挥发油是川芎主要辛味部位;川芎挥发油中丁烯苯酞含量与电极ZZ、JE、BB、GA响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A、JB响应呈显著正相关,藁本内酯含量与电极CA响应呈显著正相关,洋川芎内酯A含量与电极DA响应呈显著负相关,而α⁃蒎烯、4⁃松油醇与阿魏酸含量与电子舌响应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与丁烯苯酞3种苯酞类成分是川芎挥发油辛味的物质基础,而另外3种其他类成分非川芎挥发油的辛味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味 川芎 物质基础 “谱味”相关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含药血清体外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霍雨佳 陈佳亮 +6 位作者 邹文玮 郝莉鹏 张磊 杨沛霖 李凌威 周一心 潘丽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77-3080,共4页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流感病毒A(H1N1)pdm09、H3N2、BV、BY 4种亚型株感染狗肾细胞(MDCK)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效应(CPE)法,以磷酸奥司他韦作为对照药物,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流感病毒A...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流感病毒A(H1N1)pdm09、H3N2、BV、BY 4种亚型株感染狗肾细胞(MDCK)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效应(CPE)法,以磷酸奥司他韦作为对照药物,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流感病毒A(H1N1)pdm09、H3N2、BV、BY 4种亚型株感染MDCK的抗病毒作用,计算细胞存活率、病毒抑制率、半数毒性浓度(TC_(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 50),并以治疗指数(TI)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MDCK的TC_(50)为3533.59μg/mL。对流感病毒A(H1N1)pdm09、H3N2、BV、BY 4种亚型株感染MDCK的EC 50分别为288.12、173.90、1037.85、1107.27μg/mL,其TI分别为12.26、20.32、3.40、3.19。结论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流感病毒A(H1N1)pdm09、H3N2、BV、BY 4种亚型株感染MDCK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流感病毒 含药血清 狗肾细胞(MD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制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文献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怡颖 崔唐明 许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9-554,共6页
目的对连花清瘟制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文献进行分析。方法整理CNKI中关于连花清瘟制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V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连花清瘟... 目的对连花清瘟制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文献进行分析。方法整理CNKI中关于连花清瘟制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V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连花清瘟制剂大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除了与其说明书一致的适应症外,可能的潜在适应疾病为甲型H1N1、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和皮肤症状;缺少相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结论连花清瘟制剂临床应用广泛,有效性突出,但其用法用量、适应症、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仍需大量临床文献作进一步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制剂 上市 临床再评价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