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功入静时前扣带回自发低频活动变化的fMRI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郁伟林 汤伟军 +3 位作者 李小青 冯晓源 李克 陈宜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在气功入静过程中大脑前扣带回的低频信号变化,探讨前扣带回在气功活动中的潜在调节机制。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练功20年以上,以静功为主的气功师6位。研究采用GE Signa VH/i 3.0T磁共振扫描机,EPI-BOL...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在气功入静过程中大脑前扣带回的低频信号变化,探讨前扣带回在气功活动中的潜在调节机制。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练功20年以上,以静功为主的气功师6位。研究采用GE Signa VH/i 3.0T磁共振扫描机,EPI-BOLD序列。在入静前、入静早期、入静后期和结束入静后分4次进行静息fMRI扫描。图像处理采用AFNI软件,计算大脑前扣带回频率在0.01~0.8Hz间的低频活动功率谱的优势频率和平均振幅。对不同入静状态时这两个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大脑前扣带回在入静时的优势频率(0.0167Hz)要高于入静前和结束入静后(0.0125Hz);功率谱的平均振幅在入静早期最高,而在入静后期有所下降,仍高于入静前和结束入静后。结论:前扣带回在不同入静状态时低频活动的动态变化,提示它在人静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低频活动的功率谱可以作为气功入静状态的一个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入静 低频活动 功率谱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参与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宽 刘慧荣 +5 位作者 吴焕淦 张英英 翁志军 秦秀娣 赵继梦 吴璐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053-2062,共10页
目的:从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作用角度探讨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制备UC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SASP组。观察各组大鼠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学(HPS)评分... 目的:从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作用角度探讨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制备UC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SASP组。观察各组大鼠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学(HPS)评分、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25(OH)D3、VDR浓度;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表达和大鼠结肠组织VDR、RXRαmRNA的表达;分析25(OH)D3与治疗后DAI评分、结肠IFN-γ、TNF-α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隔药灸显著降低UC大鼠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HPS评分(P<0.05);隔药灸显著升高UC大鼠血清和结肠中25(OH)D3、VDR浓度(P<0.05),以及结肠组织中VDR、RXRαmRNA表达(P<0.05);隔药灸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P<0.05)。大鼠血清25(OH)D3浓度与治疗后DAI评分呈负相关,结肠25(OH)D3浓度分别与结肠IFN-γ、TNF-α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隔药灸可抑制UC大鼠结肠IFN-γ、TNF-α的表达,升高其血清和结肠中的维生素D及其受体的浓度;UC大鼠肠道炎症与低浓度的维生素D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溃疡性结肠炎 25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患者腧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应荐 尚研研 +4 位作者 李恒 陈红风 胡升芳 孙霃平 沈雪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检测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膻中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5个波长检测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低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而膻中穴红外辐射强度降低。提示在乳腺增生病的病理状态下,相异经络的腧穴处于不同的气血虚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膻中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隔药饼灸合募配穴治疗UC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璐一 顾沐恩 +8 位作者 朱毅 刘慧荣 秦文政 黄艳 窦传字 袁凌松 陆颖 周次利 李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547-2552,共6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探讨隔药饼灸合募配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采用DSS水溶液饮...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探讨隔药饼灸合募配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采用DSS水溶液饮用法制备UC大鼠模型。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每次每穴各灸2壮,1次/d,共灸14次。治疗结束后,搜集各组尿液,UPLC-Q/TOF MS分析检测,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Metlin(http://metlin.scripps.edu/)、KEGG(http://www.kegg.jp)、HMDB(http://www.hmdb.ca)、Metabo Analyst 3.0(http://www.metaboanalyst.ca)数据库和网站,确认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代谢物通路。结果:正、负离子模式下,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合募配穴组3组大鼠尿液在PLS-DA数据模型下分离趋势良好。隔药饼灸合募配穴可有效回调UC模型大鼠6个差异代谢物L-Cysteine(半胱氨酸)、Atraric acid、Tocopheronic acid、Dibutyl malate(二丁基苹果酸盐)、L-Tyrosine(酪氨酸)、L-Pipecolic acid(哌啶酸)表达,主要参与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Cysteine and methionine metabolism(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Tyrosine metabolism(酪氨酸代谢)等氨基酸代谢通路。结论:隔药饼灸合募配穴治疗UC可能主要与氨基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钟蕊 翁志军 +7 位作者 赵继梦 李昆珊 吴璐一 黎梅 黄艳 顾沐恩 周志刚 许琼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54-2358,共5页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n”“溃疡性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或“ulcerative colitis”为检索词,纳入临床或实验机制研究文献,排除综述类文献、个案、病例报告等,最终筛选出46篇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此总结近10年艾灸治疗UC临床及实验机制。从调节患者免疫平衡、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肠黏膜屏障 细胞凋亡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针灸对克罗恩病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钟蕊 林亚莹 +5 位作者 朱毅 吴焕淦 孙可鑫 黄艳 祁琴 吴璐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11-316,322,共7页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紫单胞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菌科、乳酸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经过隔药饼灸和电针治疗后,上述大多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上述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功能预测分析发现隔药饼灸和电针均能调节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功能基因。结论:CD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针灸能够调节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菌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针灸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红外热像图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雷 冯鑫鑫 +1 位作者 张奕 应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54-1556,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 Sense美国)检测了80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与75名正常人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 目的:研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红外热像图改变。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 Sense美国)检测了80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与75名正常人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左右翳风穴及非穴对照点体表皮肤温度分布基本对称;而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左右翳风穴体表温度分布呈高度不对称,且其失衡性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穴对照点却不存在上述现象。结论: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翳风穴红外热像图存在改变,而非穴对照点却不存在上述现象,从红外角度提示了经穴诊断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皮肤温度 红外热像 翳风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E3泛素连接酶TRIM31的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璐一 钟蕊 +5 位作者 林亚莹 郑寒丹 刘世敏 黄艳 马喆 刘雅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TRIM31^(-/-))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TRIM31能否通过保护UC肠黏膜屏障而降低UC肠道炎症反应以及艾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野生型和TRIM31基... 目的:观察艾灸对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TRIM31^(-/-))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TRIM31能否通过保护UC肠黏膜屏障而降低UC肠道炎症反应以及艾灸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野生型和TRIM3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UC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组织中TRIM31、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IM31的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3、IL-25、IL-33蛋白的浓度。结果:艾灸可改善野生型UC小鼠的结肠炎症,升高结肠TRIM31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的表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IL-25、IL-33的浓度;TRIM31^(-/-)小鼠较野生型小鼠相比,结肠炎症加重,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表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浓度升高;艾灸还可改善TRIM31^(-/-)UC小鼠的结肠炎症,升高结肠组织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的表达,降低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IL-25、IL-33的浓度。结论:TRIM31蛋白可能是艾灸参与调节UC肠黏膜屏障保护的关键靶点;艾灸对TRIM31^(-/-)小鼠肠黏膜屏障相关闭合蛋白、密封蛋白、ZO-1及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13、IL-25、IL-33仍有调节作用,表明艾灸还可能通过发挥其多靶点调节作用参与UC肠黏膜屏障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TRIM31 肠黏膜屏障 炎症介质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方对克罗恩大鼠结肠NF-κBP65、IL-23和CCL20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吴璐一 刘慧荣 +2 位作者 翁志军 陆颖 季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420-428,共9页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 p65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因子IL-23、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CCL20)及其受体CCR6表达的影响,及健脾方防治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中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N...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 p65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因子IL-23、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CCL20)及其受体CCR6表达的影响,及健脾方防治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中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NG,n=8):从造模第2周起双蒸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量按0.1 m L?kg-1,共3周;2 TNBS模型组(MG,n=8):从第1周开始TNBS灌肠,灌肠剂量(m L)=体质量(g)×0.003 ml?g-1,每周1次,造模持续共4周;3模型+健脾方防治组(JP,n=8):从造模第2周开始,在TNBS灌肠后的第2天予以中药健脾方灌胃治疗,灌胃量按0.1 m L?kg-1,每日1次,灌胃持续3周;采用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及HE组织病理的方法观察健脾方的疗效,免疫荧光、ELISA、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NF-κB P65、IL-23、CCL20、CCR6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CL20及其受体CCR6在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的表达水平(P<0.05)。正常组大鼠结肠中NF-κB P65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NF-κB P65表达水平(P<0.05)。ELISA结果显示IL-23在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细胞因子IL-2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健脾方可减轻TNBS诱导的CD大鼠结肠炎症程度,其潜在的机制与抑制NF-κB P65、IL-23和CCL20/CCR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NF-ΚB P65 IL-23 CCL20 健脾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关元穴红外辐射光谱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鑫鑫 葛林宝 +4 位作者 沈雪勇 尚妍妍 孙霃平 胡升芳 应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与冲任...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与冲任失调型患者比较,两组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波段为:1.5~2.25μm,2.75μm,3μm,3.5μm,3.75~5μm,6~6.5μm,7μm,7.75μm,10.5~14μm,(P<0.05)。结论: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异可能与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囊性病 关元 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频谱成分影响和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世彪 刘仁光 沈仲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谱成分的影响和排除方法。方法:建立兔控制呼吸模型,用SKY-A4生理记录仪记录不同呼吸频率(40、50、60次/min)时心电、呼吸波形,使用HRV&BRS2.0分析软件,分析呼吸频率... 目的:探讨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谱成分的影响和排除方法。方法:建立兔控制呼吸模型,用SKY-A4生理记录仪记录不同呼吸频率(40、50、60次/min)时心电、呼吸波形,使用HRV&BRS2.0分析软件,分析呼吸频率对高频峰位置的影响,使用传统HRV(tradition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tHRV)和校正HRV(enhan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eHRV)2种方法分析呼吸频率对HRV频谱成分的影响,比较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结果:(1)50次/min呼吸时呼吸峰在低频(low frequency,LF)与高频(high frequency,HF)交界处,减低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峰左移至低频段,加快呼吸频率(60次/min)呼吸峰右移完全在高频段;(2)tHRV分析示:呼吸频率对总功率(total power,TP)无明显影响,对LF、LFnorm、HF、HFnorm影响具有显著性,两两比较,与基础呼吸频率50次/min相比,60次/min使HF增大(P=0.179),HFnorm增大(P=0.011),LF减小(P=0.04),LFnorm减小(P=0.001),LF/HF减小(P=0.028);40次/min使HF、HFnorm减小,LF、LFnorm增大、LF/HF增大;(3)eHRV分析示:与呼吸频率50次/min相比,40次/min与60次/min呼吸时,LF、LFnorm、HF、HFnorm、LF/HF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呼吸频率减慢可使高频峰移至低频段致HF减小,LF增大,LF/HF增大的假象,用eHRV分析方法可排除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 传统心率变异 强化心率变异 呼吸频率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与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柯天行健 李国娜 +8 位作者 李琪 吴楚婷 吴焕淦 马晓芃 郑诗雨 陈炳力 王照钦 许峰 李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评价艾灸与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 目的:评价艾灸与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艾灸对比西药治疗CAG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RCT,共计1062名CAG受试者,但总体纳入文献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治疗在改善CAG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优于西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艾灸治疗缓解CAG患者胃脘灼痛、胃脘胀满、胃脘痞闷评分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在改善胃肠分泌蛋白方面,艾灸改善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G-17水平优于西药组;然而艾灸与西药在改善胃黏膜胃镜有效率、胃镜下及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治疗CAG的疗效优于西药,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的局限性,验证艾灸治疗CAG的疗效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艾灸 疗效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术后患者关元穴体表红外光谱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建华 夏齐国 +4 位作者 冯鑫鑫 葛林宝 沈雪勇 胡升芳 应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患者与乳腺增生病患者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与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术后...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患者与乳腺增生病患者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与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术后组与乳腺增生病组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不同,乳腺癌术后组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低于乳腺增生病组;在59个波长检测点中,21个波长检测点(3.0μm,10.25~14.25μm,14.75μm,15.75μm,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异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仅仅是全身进行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虽然病理组织切除了,但体质并未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乳腺纤维囊性病 关元 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慢呼吸频率对正常青年人心率变异和血压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长军 赵俭 +4 位作者 张佳 常清华 刘仁光 柴文戍 沈仲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观察减慢呼吸频率对正常青年人心率变异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经入学体检健康的60例在读硕士研究生。在预先录制好的录音带放音指导下进行16次/min、12次/min、8次/min的均匀呼吸调节,用... 目的:观察减慢呼吸频率对正常青年人心率变异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经入学体检健康的60例在读硕士研究生。在预先录制好的录音带放音指导下进行16次/min、12次/min、8次/min的均匀呼吸调节,用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呼吸、心电、血压波形。观察呼吸运动对RR间期(RRI)及血压的影响;减慢呼吸频率对RRI、血压波动幅度、呼吸峰、心率和心率变异、血压变异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LF/HF的影响,并校正减慢呼吸频率对呼吸峰移位的影响。结果:(1)RRI、血压波动周期与呼吸周期呈同步周期性变化。(2)在各呼吸频率时,心率变异及血压变异的呼吸峰(中心频率)均与呼吸功率谱密度呼吸峰(中心频率)在同一频段。16次/min位于高频段,12次/min移至低频与高频交界处,8次/min移至低频段。(3)常规心率变异、血压变异频谱分析:随呼吸频率减慢,12次/min心率变异的LF、HF增大(P<0.05),LF/HF减小(P<0.05),血压变异的LF、HF增大(P<0.05);8次/min时心率变异和血压变异的LF、LF/HF增大(P<0.05)、HF减小(P<0.05)。(4)校正呼吸峰移位影响后呼吸频率对心率变异及血压变异频谱成分影响:与呼吸频率16次/min相比,随着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变异和血压变异的HF增大,LF(心率变异8次/min)、LF/HF(除外血压变异12次/min)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减慢呼吸频率可使呼吸峰左移,校正减慢呼吸频率对呼吸峰移位的影响后,减慢呼吸频率可使心率变异、血压变异的HF增大,LF/HF(除外血压变异12次/min)、心率变异LF减小,提示减慢呼吸频率可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有助交感-迷走平衡移向迷走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频率 心率变异 血压 血压变异 自主神经系统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的改变探讨腧穴特异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建华 冯鑫鑫 +3 位作者 陈雷 张奕 马桂芝 应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改变,研究病理状态下,不同腧穴的功能态属性,探讨腧穴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Sense美国)检测了5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54例正常人...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同经穴红外热像图改变,研究病理状态下,不同腧穴的功能态属性,探讨腧穴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高性能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M7800 Thermal Imager(LumaSense美国)检测了5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54例正常人中极穴、巨阙穴、足三里、劳宫穴、曲泉穴红外热像图,并用分析软件得到相关温度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极穴、左右曲泉穴温度值较正常人相应腧穴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巨阙穴温度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双侧足三里、劳宫穴温度值与正常人相应同侧腧穴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巨阙穴、足三里、劳宫穴温度值与正常人相比未见明显改变,而与其病症相关腧穴—中极穴、曲泉穴温度值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提示相同经络不同腧穴及不同经络上的腧穴对脏腑疾病的反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皮肤温度 红外热像 穴位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