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图谱在中医诊疗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分析
1
作者 徐瑞琦 胡晓娟 +2 位作者 姚兴华 李勇枝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25-29,共5页
知识图谱具有将结构性知识可视化的特性,逐渐成为中医诊疗领域应用研究热点。本文梳理知识图谱发展脉络和构建技术,归纳其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从中医药基础知识、名医经验传承、中医问答系统和辅助决策探索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知识... 知识图谱具有将结构性知识可视化的特性,逐渐成为中医诊疗领域应用研究热点。本文梳理知识图谱发展脉络和构建技术,归纳其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从中医药基础知识、名医经验传承、中医问答系统和辅助决策探索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知识图谱技术在解决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药知识特点讨论和展望知识图谱在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研究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辨证论治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1例上海市某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莉 林吉祥 +7 位作者 汪天英 郭美珍 王睿瑞 顾瞻 麦迪乃·艾斯卡尔 穆凯代斯·图尔迪 张磊 刘保成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通过对1021例上海市某社区常住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进行筛查,了解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基本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分类量表,对该社区2017年1021例老年高... 目的:通过对1021例上海市某社区常住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进行筛查,了解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基本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分类量表,对该社区2017年102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析分型。结果:102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平和质183例(17.92%),其余八种偏颇体质共838例(82.08%)。偏颇体质中的阳虚质分布最多,占181例(17.73%),其次是阴虚质167例(16.36%)、痰湿质有143例(14.01%),分布最少的是特禀质39例占(3.82%)。在偏颇体质分布中,共有590例单一偏颇体质,248例复合体质,其中复合体质中以2种复合体质最多见150例(17.90%),不难发现,在复合体质兼夹其他体质种类越多时,数量上分布越少;复合体质中兼夹血瘀质的患者人数是最少的2例(0.81%),兼夹痰湿质的患者人数最多72例(29.03%)。结论:偏颇体质在本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分布上尤为突出,其中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在该社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布最为常见,在社区慢病管理中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患者制定出相应的防治干预方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社区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中医症状与西医指标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石玉琳 胡晓娟 +5 位作者 李军 屠立平 崔骥 崔龙涛 黄景斌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中医临床症状、西医理化检测指标的差异及关联性,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病证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人群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分析其中医四诊量表信息及西医指标,运用改进的节点收缩法筛选核心中医...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中医临床症状、西医理化检测指标的差异及关联性,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病证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人群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分析其中医四诊量表信息及西医指标,运用改进的节点收缩法筛选核心中医症状及西医指标,利用Cytoscape3.40、Pajek645.07进行网络可视化及复杂网络分析;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分别构建2组人群复杂综合网络Gall及核心中医症状网络GChinese、西医指标网络Gwest、症状-指标联合网络GChinese-Gwest,分析网络结构,并做关联分析。结果复杂网络分析显示,血压正常高值组综合网络Gall网络节点较高血压组有更高的聚集系数,高血压组网络有较大的网络集中度、特征路径长度及网络异质性;高血压组及血压正常高值组分别筛选出10个核心症状,二者有7个共有症状,筛选出的10个西医理化检测指标完全相同;症状-指标关联分析显示,2组有共同的白苔和黄苔与舒张压、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的关联。结论高血压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在症状指标关联性上存在共性特征趋势,症状和指标及其关系有共同表现;复杂网络方法适用于中医症状、西医指标数据联合分析,通过构建相应的症状-指标联合网络,可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病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节点收缩法 高血压 血压正常高值 症状 指标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脉象智能分析方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晓娟 崔骥 +2 位作者 屠立平 姚兴华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81-186,共6页
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是利用传感器获取信号进行智能分析的复杂过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中医脉象智能分析方法研究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单点、单部及多点、多部脉图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分析现... 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是利用传感器获取信号进行智能分析的复杂过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中医脉象智能分析方法研究为切入点,系统总结了单点、单部及多点、多部脉图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分析现有融合方案基础上提出以中医脉诊理论、信息融合理论为指导,在显性整体特征有效提取的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挖掘隐性特征,构建中医脉象“位、数、形、势”全域特征的脉图融合分析模型及表达模型,通过临床验证优化完善全域特征模型,从而获得表征临床病证的主特征结合,构建中医脉象智能分析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脉象 中医脉诊现代化 融合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发展现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薇 李小娟 邓宏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33-136,共4页
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在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独具特色,照搬西方医学分级体系不合实际,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药领域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回顾国际临床证据和推荐体系的发展,总结分析目前国... 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在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独具特色,照搬西方医学分级体系不合实际,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药领域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回顾国际临床证据和推荐体系的发展,总结分析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中医药证据分级体系,阐述中医证据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中医临床证据分级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提供参考,进而推动中医证据评价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证据分级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形人研究现状及相关体质辨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炜捷 王健英 +2 位作者 尹相宜 何永茂 唐韵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0期38-41,共4页
五形人思想源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书中对五形人的体质辨识及发病倾向给予了基本阐述,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完整且重要的中医体质分类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黄帝内经》原文中五形人的论述及其现代系统性研究进展,提出可参考现... 五形人思想源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书中对五形人的体质辨识及发病倾向给予了基本阐述,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完整且重要的中医体质分类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黄帝内经》原文中五形人的论述及其现代系统性研究进展,提出可参考现有的中医体质辨识技术,并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共同为构建五形人体质辨识技术奠定基础,从而为中医养生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形人 黄帝内经 中医体质学说 五行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梦茹 王睿瑞 +5 位作者 任光为 庄厉杰 王健英 胡晓娟 刘保成 张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5582例社区老年志愿者分为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及危...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5582例社区老年志愿者分为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5582例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者占55.2%,非高血压病者占44.8%;高血压病组平和质562例(18.2%),偏颇体质2521例(81.8%),非高血压病组平和质467例(18.7%),其余共2032例(81.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痰湿质,非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两组之间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模型中,痰湿质为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关系的模型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痰湿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为危险因素。结论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多见,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是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ALT、痰湿质、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干预方案,积极调整偏颇体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体质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以铁死亡、焦亡、坏死性凋亡为靶点的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郑华群 姚广涛 《山东医药》 2025年第4期150-154,共5页
急性胰腺炎(AP)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且会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AP病理机制不够明确,同时缺乏针对... 急性胰腺炎(AP)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且会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AP病理机制不够明确,同时缺乏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因此导致AP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等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深入研究为解析AP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推动了靶向治疗的研发。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形式,其核心机制涉及GPX4活性抑制、活性氧积累及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链的磷脂的氧化。在AP中,铁死亡通过促进胰腺腺泡细胞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加剧病情,靶向铁死亡通路可能成为AP治疗的潜在策略。焦亡是由消皮素D介导的炎性细胞死亡,依赖于NLRP3炎症小体激活。尽管焦亡抑制在AP中显示出保护作用,但其与其他死亡通路的交互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坏死性凋亡由RIPK1/RIPK3/MLKL通路驱动,其激活导致细胞膜破裂及DAMPs释放,加剧AP的炎症级联反应。坏死性凋亡对AP的进展是促进还是抑制尚不明确,靶向调控坏死性凋亡对AP的防治有着积极意义,需进一步明确坏死性凋亡在AP中的时空特异性作用,以优化靶向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细胞程序性死亡 铁死亡 焦亡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世界传统药物创新技术分布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02-108,共7页
目的了解世界传统药物的创新技术整体布局与趋势。方法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法结合关键词检索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对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世界传统药物相关专利文献进行统计。采用频数统计进行趋势分析、热点分布研究;采用文本聚... 目的了解世界传统药物的创新技术整体布局与趋势。方法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法结合关键词检索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对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世界传统药物相关专利文献进行统计。采用频数统计进行趋势分析、热点分布研究;采用文本聚类、相关性分析进行热点分析;采用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集成的专利强度分析功能,进行世界传统药物专利强度分布分析;采用趋势图、世界地图、气泡图、树图、文本聚类环形图等可视化图表进行结果展示。结果近年世界传统药物专利申请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为主。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药物组合物、生药、提取物、化学成分和健康服务等方面。消化系统疾病、疼痛/发热/炎症、感染、皮肤疾病等为传统药物疗效研究的热点领域。除临床治疗外,传统药物作为化妆品、保健品、膳食补充剂、饮品等新用途也被广泛深度开发。结论世界传统药物专利逐年递增,中国、美国的创新技术世界领先。慢性病、难治病为传统药物治疗的热点领域。传统药物的多种新用途被广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药物 中药 专利 创新技术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思浩 张薇 +4 位作者 王冰 季光 吴伟 李玲 张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145-148,共4页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从古至今记载着许多医案证据,而现代也有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报道,广泛收录于各类中医药教材之中,不仅得到了权威专家的广泛认可,还在中医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凝练。本文将苓桂术甘汤按照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 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从古至今记载着许多医案证据,而现代也有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报道,广泛收录于各类中医药教材之中,不仅得到了权威专家的广泛认可,还在中医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凝练。本文将苓桂术甘汤按照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相关要求进行处方考证,明确处方原文出处、组成与饮片炮制要求、方义衍变、剂量和功能主治,对苓桂术甘汤历史沿革进行总结,不仅可以弘扬古代经典名方的应用,还可以为经典名方传统方剂的二次开发提供研究思路、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苓桂术甘汤 历史沿革 处方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