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样的斜坡,一样的攀爬——从美国数字出版现状看出版新趋势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昕 《印刷杂志》 2008年第11期8-13,共6页
今年年初,我带队访问了美国9家大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和IT企业。这次访问引起了美国这些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缘于这是中国出版界赴美的一次重要访问;另一方面更能触动他们的是双方对数字出版怀有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困惑... 今年年初,我带队访问了美国9家大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和IT企业。这次访问引起了美国这些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缘于这是中国出版界赴美的一次重要访问;另一方面更能触动他们的是双方对数字出版怀有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困惑。我们面前是一样的斜坡,需要一样的攀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出版集团 数字出版 商业模式 谷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版业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昕 《印刷杂志》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一、未来五年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态势:高速增长或转型升级?对未来五年中国出版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至关重要,这是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前提。国家在制定“十二五”出版发展规划时,对“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总的判断是跨越式发展,... 一、未来五年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态势:高速增长或转型升级?对未来五年中国出版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至关重要,这是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前提。国家在制定“十二五”出版发展规划时,对“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总的判断是跨越式发展,目标是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版业 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 阅读市场 内容创新 版权经营 价值链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出版中的个性化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宏源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第3期41-43,共3页
与传统出版相比,融合出版整合图书、音像、期刊、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广播与电视等媒介在内容生产、产品与内容交付、交互要素与方式以及创作创新等方面优势并使之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出版形态。这种出版形态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 与传统出版相比,融合出版整合图书、音像、期刊、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广播与电视等媒介在内容生产、产品与内容交付、交互要素与方式以及创作创新等方面优势并使之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出版形态。这种出版形态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既包括独有的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交互与个性化的关联,也包括产业领域共有的个性化推荐。本文通过对融合出版中个性化特征包含的内容进行解读,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出版 个性化 内容传播 内容交付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出版的内涵解读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宏源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第7期6-10,共5页
目前业内对于融合出版的内涵解读存在扩大倾向,边界模糊。本文认为从内容生产者与使用者连接路径的变化入手,认为融合是同样基于文本形成思维逻辑的出版产业和传媒产业之间的融合。在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双重因素的推动下,融合出版向内... 目前业内对于融合出版的内涵解读存在扩大倾向,边界模糊。本文认为从内容生产者与使用者连接路径的变化入手,认为融合是同样基于文本形成思维逻辑的出版产业和传媒产业之间的融合。在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双重因素的推动下,融合出版向内容驱动社交、产业链的多领域衍伸的趋势发展,同时伴随着传统出版的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出版 连接路径 应用场景 内容生成 数字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视域下的知识关联体系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宏源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受载体、内容和作者等多种局限,传统出版物所提供的知识不可避免的都存在"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以及"信息孤岛"问题,知识之间的各种关系无法得到完整呈现。本文认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内容出发,在... 受载体、内容和作者等多种局限,传统出版物所提供的知识不可避免的都存在"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以及"信息孤岛"问题,知识之间的各种关系无法得到完整呈现。本文认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内容出发,在知识标引和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整合出版物内容相关的内外资源,强化知识交互,最终构建从知识之间、人与知识之间到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的知识关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关联 出版物内容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对数字出版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宏源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第9期16-21,共6页
大数据技术出现后,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内容生产、流程管理、传播方式,还是交付形态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即生产主体多元化、流程管理协同化、传播方式场景化、交付形态多样化。数字出版逐渐摆... 大数据技术出现后,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内容生产、流程管理、传播方式,还是交付形态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即生产主体多元化、流程管理协同化、传播方式场景化、交付形态多样化。数字出版逐渐摆脱传统出版的局限,向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出版等多种业态融合的趋势发展。本文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从用户画像、产品发掘与过滤、出版流程协同、供需链结构变化以及知识服务的深化等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对数字出版的应用价值,认为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实现用户体验的优化与迭代;构建知识关联体系,实现内容的发掘与过滤;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推动产品的协同运营;优化供需链结构,控制经营风险;加强资源深度开发,实现知识服务的更新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出版 知识关联 知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辞海》(第七版)编纂出版工作情况
7
作者 黄强 《辞书研究》 2021年第1期4-5,共2页
《辞海》(第七版)的编纂工作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经过全体编纂出版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20年8月顺利完成。《辞海》(第七版)共收录单字字头1.8万余个;新增条目(含义项)1.1万余条,全书条目总计近13万条;字数总计2350万字,图片1.8万余幅;... 《辞海》(第七版)的编纂工作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经过全体编纂出版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20年8月顺利完成。《辞海》(第七版)共收录单字字头1.8万余个;新增条目(含义项)1.1万余条,全书条目总计近13万条;字数总计2350万字,图片1.8万余幅;75%以上的条目都有程度不同的修订或更新。同时,建设开发了《辞海》网络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海》 编纂工作 编纂出版 条目 网络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版权保护是数字化工具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国强 《辞书研究》 2005年第3期99-105,共7页
数字化工具书的出版近年来已呈现出颓势。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盗版的猖獗。要使数字化工具书的出版有长足的发展,使之成为出版者感兴趣并认为值得从事的文化活动,数字版权保护就必须成为数字化工具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但是,目前... 数字化工具书的出版近年来已呈现出颓势。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盗版的猖獗。要使数字化工具书的出版有长足的发展,使之成为出版者感兴趣并认为值得从事的文化活动,数字版权保护就必须成为数字化工具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但是,目前我国辞书界还缺乏理想的、能对数字内容进行有效保护的数字化工具书制作平台,这应当引起辞书界、IT界等有关方面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版权保护 数字化工具书 产业链 业务范围 商业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综合性辞典汉化为双语辞典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黄燕君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7,共8页
将一部外国出版的外语综合性辞典改造为外汉双语辞典 ,是辞典汉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这两种不同类型辞典的结构性转换 ,本文认为 :( 1 )必须要有对应词。应从编纂程序上确立对应词的位置 ,避免其在翻译的过程中被隐没。 ( 2 )建... 将一部外国出版的外语综合性辞典改造为外汉双语辞典 ,是辞典汉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这两种不同类型辞典的结构性转换 ,本文认为 :( 1 )必须要有对应词。应从编纂程序上确立对应词的位置 ,避免其在翻译的过程中被隐没。 ( 2 )建立对应词选词的标准及程序。对于没有现成译名的 ,可借用从概念到定名的术语命名原则与方法 ,提高译名的准确度。( 3 )以我为主 ,裁剪有度。要按双语辞典的规律处理原版中的外语释义 ,充分反映具有外国特色的信息 ,压缩仅介绍中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综合性辞典 汉化工作 双语辞典 对应词 翻译 选词标准 选词程序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网络工具书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奇惕 《辞书研究》 200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在线使用的网络版工具书具有动态性、新颖性、互动性、便捷性、易操作性和性价比高等优势。但是,目前汉语网络工具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本文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试对汉语网络工具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汉语网络工具书 现状 制约因素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视角下的知识输出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宏源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第6期22-24,112,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把知识输出看作一种创作或者应用行为,本文从知识交互的视角,借鉴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输出是知识交互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与提高知识交互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普及与创新,也有助于... 长期以来人们把知识输出看作一种创作或者应用行为,本文从知识交互的视角,借鉴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输出是知识交互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与提高知识交互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普及与创新,也有助于用户知识体系的完善与重构,也有助于激发和完善用户的学习动机。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技术、激励措施,帮助用户输出知识,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交互 输出假设 知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世15年,世界贸易格局正处于巨变前夜
12
作者 陈季冰 《金融经济》 2017年第1期18-20,共3页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国.一晃15年过去了,笔者在此剖析一下过去这15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深远变化,并对未来中国在这-格局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一点展望.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著名的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国.一晃15年过去了,笔者在此剖析一下过去这15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深远变化,并对未来中国在这-格局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一点展望.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著名的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发表文章称,西方引领贸易繁荣的时代也许已经结束.未来若贸易增长复苏,那也将是由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所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格局 中国 世界经济格局 入世 《金融时报》 2001年 贸易增长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稿之理法辨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宏源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对洗稿这一社会公害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探讨了微信洗稿投诉合议机制的合法性与积极性,提出防范与打击洗稿行为的重点在于大力提升对侵权行为的判定与惩处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防范与打击洗稿要相关利益方通力协作,权利人要努... 本文对洗稿这一社会公害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探讨了微信洗稿投诉合议机制的合法性与积极性,提出防范与打击洗稿行为的重点在于大力提升对侵权行为的判定与惩处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防范与打击洗稿要相关利益方通力协作,权利人要努力做好原创作品的表达与传播,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该完善洗稿行为审查的投诉、帮助以及救济机制,政府和司法部门积极探索著作权行政执法的授权尝试,共同构建良好的内容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稿 著作权法 合理注意义务 行政授权 洗稿投诉合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V.2)的特色
14
作者 刘奇惕 《辞书研究》 2006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本文从“通过快捷多样检索手段扩展功能”、“实现客户端免安装,解决大字符集汉字跨平台、跨系统、多文种的显示问题”、“以新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三方面介绍了《汉语大词典》(网络版V.2)的特色,从中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网络版V... 本文从“通过快捷多样检索手段扩展功能”、“实现客户端免安装,解决大字符集汉字跨平台、跨系统、多文种的显示问题”、“以新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三方面介绍了《汉语大词典》(网络版V.2)的特色,从中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网络版V.2)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组合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检索技术制作成的网络工具书,实现了大型汉语词典从纸面走向网络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网络版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国有印刷企业人才培养
15
作者 何向莲 《印刷杂志》 2018年第4期19-22,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有印刷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肩负着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任,面对“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道路,要成功地探索一条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有印刷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肩负着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任,面对“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道路,要成功地探索一条出路,赢得未来,对优秀人才的培养重视同样重要。只有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才能使企业具有使命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企业 人才培养 双因素理论 外部引进 内部培养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内部冲突的避免与化解
16
作者 刘亚明 《印刷杂志》 2022年第3期48-50,共3页
随着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体制、机制的转变给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作用到个人利益上,就可能产生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冲突,且冲突具有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会给企业造成内耗。虽然国有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 随着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体制、机制的转变给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作用到个人利益上,就可能产生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冲突,且冲突具有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会给企业造成内耗。虽然国有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作了非常多的尝试,但依然会有冲突发生。避免与化解冲突,减少企业内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冲突 化解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