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霉菌制剂防治草莓苗期炭疽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娟 王承芳 +1 位作者 黄杰峰 毛伟力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115-119,共5页
通过土豆培养基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一株对草莓炭疽病病原有拮抗活性的木霉菌菌株Tr78。经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制成含2×108个/g活孢子可湿性粉剂,对在露地和设施2种育苗方式下的草莓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测试,草莓测试品种为红颜。... 通过土豆培养基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一株对草莓炭疽病病原有拮抗活性的木霉菌菌株Tr78。经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制成含2×108个/g活孢子可湿性粉剂,对在露地和设施2种育苗方式下的草莓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测试,草莓测试品种为红颜。对病情指数和木霉菌孢子在草莓苗叶片和根表面定殖数的统计,是在对2种育苗方式草莓苗的第1次处理后的90 d(7月中旬)和110 d(8月上旬)进行的;死苗率的统计是在将2种育苗方式的草莓苗移栽到大棚后第30天进行的。结果表明:在2种育苗环境下,Tr78喷雾(T-1)和化学药剂喷雾(T-3)处理之间,草莓苗的病情指数和死苗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它们的病情指数和死苗率分别显著性地(P≤0.05)低于清水喷雾(T-4)对照处理,但显著性地(P≤0.05)高于Tr78灌根+喷雾(T-2)处理。在防治效果方面,处理T-1和T-3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性地(P≤0.05)低于处理T-2,这与Tr78在草莓苗根表面(P≤0.01)的定殖数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Tr78在草莓苗根表面的定殖数越高,防治效果越好。总体来说,在大棚育苗环境下,经各项处理的草莓苗的病情指数和死苗率都明显低于它们各自在露地环境下的草莓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草莓苗 炭疽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P1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叶乃玮 王承芳 +3 位作者 干华磊 吴紫燕 糜芳 毛伟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通过离体叶片筛选法,得到1株对黄瓜霜霉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P1。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P1制成含量2×10^(9) cfu/mL的悬浮剂分别进行室内和大田药效测试。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P1... 通过离体叶片筛选法,得到1株对黄瓜霜霉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P1。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P1制成含量2×10^(9) cfu/mL的悬浮剂分别进行室内和大田药效测试。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P1-SC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用药浓度呈正相关。当使用浓度为1.25×10^(7) cfu/mL时,P1悬浮剂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250 g/L嘧菌酯SC的相似;当使用浓度为5.0×10^(7) cfu/mL时,防治效果显著大于嘧菌酯(P≤0.05)。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大田药效测试结果显示,经P1-SC处理(3000 mL/hm^(2))的黄瓜植株霜霉病病情指数(2.53,2.48)显著低于经250 g/L嘧菌酯SC(600 mL/hm^(2))处理的植株(4.33、6.22),防治效果(86.16%,89.90%)显著高于后者(76.34%、74.9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室内药效 田间药效测试 多黏类芽胞杆菌 生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P1防治广东菜心根肿病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莹莹 郝文娟 +2 位作者 李宏玉 马艳 毛伟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1-296,304,共7页
芸薹根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世界性病害。对此病害的防治多采用化学药剂,但过多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和药剂防效的不稳定,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筛选生防菌株并将其开发成有效的生物农药,是防治根肿病... 芸薹根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世界性病害。对此病害的防治多采用化学药剂,但过多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和药剂防效的不稳定,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筛选生防菌株并将其开发成有效的生物农药,是防治根肿病并保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本研究选用了多种生防菌对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的休眠孢子进行拮抗测试,筛选出一株能抑制P.brassicae休眠孢子萌发的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P1。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P1制成悬浮剂(P1-SC),用于室内生测和大田试验,测定其对广东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与所使用的P1-SC浓度呈正相关,当施用P1-SC中P1的浓度≥1×10^(6)cfu/mL时,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83.0%)与化学农药氟啶胺(500 mg/L)的防治效果(100.0%)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P≤0.05)一种商品枯草芽孢杆菌(2×10^(7)cfu/mL)的防治效果(29.8%)。2018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1-SC处理(4 L/667m^(2))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53.3%)显著高于(P≤0.05)枯草芽孢杆菌处理(2 kg/667m^(2),30.9%),与500 g/L氟啶胺SC(500 mL/667m^(2))的防治效果(44.6%)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2019年,P1-SC处理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62.4%)显著高于(P≤0.05)500 g/L氟啶胺SC(34.6%)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芸薹根肿菌 休眠孢子 多黏类芽胞杆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仕影 陈景三 +3 位作者 于稳欠 杨敏 马海娇 毛伟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53-59,共7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与生态健康是在全球环境逐步恶化的现实中所必须面临,同时又必须用新的科技手段不断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一个挑战。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与生态健康是在全球环境逐步恶化的现实中所必须面临,同时又必须用新的科技手段不断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一个挑战。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为保证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避免且日益加深的危害,进而也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为了既保证粮食安全,又保持生态健康,科研工作者已研制出多种与化学农药功能相似的生物农药。主要叙述了使用化学农药为人类粮食安全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 生态环境 人体健康 发展现状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深绿木霉Tr16液体发酵产孢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晨 钱林 +1 位作者 于稳欠 毛伟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AM)对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株Tr16液体发酵产孢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PB)方法,先筛选出培养基中影响产孢量的3个主要因素:MgSO 4、H 8MoN 2O 4和酵母提取物,再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AM)对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株Tr16液体发酵产孢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PB)方法,先筛选出培养基中影响产孢量的3个主要因素:MgSO 4、H 8MoN 2O 4和酵母提取物,再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和RSAM,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5 g/L、KH 2PO 48 g/L、MgSO 41.29 g/L、丙三醇10 mL/L、蔗糖10 g/L、H 8MoN 2O 40.99 mL/L、酵母提取物4.83 g/L、可溶性淀粉5 g/L。经过3次平行测试,Tr16的平均孢子产量为6.19×108 CFU/mL,与预测最大孢子产量接近,比未优化的培养基孢子产量提高了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深绿木霉 产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油悬浮剂组合施药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叶乃玮 王承芳 +2 位作者 耿稞 张信旺 毛伟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木霉菌油悬浮剂组合施药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效果。[方法]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r309T制成含2×10~8个/g或2×10~8个/mL分生孢子的可湿性粉剂(WP)或油悬浮剂(SC),于2016和2017... [目的]探讨木霉菌油悬浮剂组合施药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效果。[方法]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r309T制成含2×10~8个/g或2×10~8个/mL分生孢子的可湿性粉剂(WP)或油悬浮剂(SC),于2016和2017年在上海卉绿农场进行单项施药(灌根、喷雾、涂抹)和组合施药[喷雾+涂抹(A)或灌根+喷雾+涂抹(B)]对比试验,测定它们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经Tr309T-WP、Tr309T-SC所进行的单项施药处理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和病斑治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或低于化学药剂处理;而经Tr309T-SC或2%溃腐灵SC的组合施药方式A或B处理的猕猴桃植株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分别显著低于或高于Tr309T-WP和病原对照组合施药处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油悬浮剂 木霉菌 组合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制剂防治设施大棚番茄灰霉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干华磊 王承芳 +2 位作者 吴紫燕 叶乃玮 毛伟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36-138,共3页
通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平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有拮抗活性的木霉(Tricheoderma spp.)菌株TR34、TR64、TR85和TR353。将这4株木霉菌分别制成含2×108个/g活孢子可湿性粉剂,用于室内生测试验。结果显示,... 通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平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有拮抗活性的木霉(Tricheoderma spp.)菌株TR34、TR64、TR85和TR353。将这4株木霉菌分别制成含2×108个/g活孢子可湿性粉剂,用于室内生测试验。结果显示,经TR85可湿性粉剂处理的番茄植株病情指数(DS)显著低于(P≤0.05)经TR34、TR64、TR353和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以及清水对照处理番茄植株。进一步将TR85可湿性粉剂用于2012年和2013年在上海金山地区的大棚番茄灰霉病防治药效试验。2年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经TR85可湿性粉剂3 750、3 000 g/hm2处理的番茄植株的病情指数分别显著低于(P≤0.05),而防治效果分别显著高于(P≤0.05)经Tr85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和50%速克灵病情指数处理,且TR85 3 000、3 750 g/hm2处理之间的病情指数和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番茄 木霉菌 番茄灰霉菌 生物防治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