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猛 孙泽昌 +1 位作者 卓桂荣 程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3-588,共6页
对再生制动的原理和能量流动进行了分析,并讲述了制动功率、再生制动功率、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等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从分析中得出电机、蓄电池、液压制动系统是影响制动能量回收的主要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制动管路布置型式对制动能量回... 对再生制动的原理和能量流动进行了分析,并讲述了制动功率、再生制动功率、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等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从分析中得出电机、蓄电池、液压制动系统是影响制动能量回收的主要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制动管路布置型式对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针对典型的理想制动工况,计算出前轴电驱动汽车在制动能量回收方面的潜力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但结果并不理想.通过对比发现,双轴电驱动汽车无论是在制动能量回收潜力还是在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以及制动效能方面都有能力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制动管路布置 前轴电驱动 双轴电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猛 孙泽昌 +1 位作者 卓桂荣 程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以改善其续驶里程,开发了一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具有机械制动备份功能。同时,考虑到电动汽车电动机和电池性能参数,开发了高效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算法具有较强的... 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以改善其续驶里程,开发了一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具有机械制动备份功能。同时,考虑到电动汽车电动机和电池性能参数,开发了高效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算法具有较强的移植性。采用硬件在环的方式对系统的控制效果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再生制动力和摩擦制动力可以很好地协调运作,同时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最后,在燃料电池汽车上进行转鼓实验,很好地完成了Japan-1015循环工况,能量回收效率高达5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再生制动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