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优化企业档案资源配置的思考——以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志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67,共2页
实现档案价值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档案工作开展的基础。企业档案的利用率越高,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可度就越高,档案工作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就越高。实现档案价值的前提是优化档案资源配置。所谓优化企业档案资源配置,是指... 实现档案价值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档案工作开展的基础。企业档案的利用率越高,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可度就越高,档案工作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就越高。实现档案价值的前提是优化档案资源配置。所谓优化企业档案资源配置,是指从企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不断调整企业档案在内容、载体、数量等方面的平衡度,维持档案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工作 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 优化 上汽 档案价值 档案工作者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功能梯度材料流固耦合传热一体化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龚京风 陈金梦 +2 位作者 宣领宽 宫小朴 江致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1,共10页
为提高功能梯度材料(FGMs)流固耦合传热性能分析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FGMs流固耦合传热问题一体化计算方法。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将物性参数和变量储存在单元中心,把耦合面当成特殊的内部面处理,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处理离... 为提高功能梯度材料(FGMs)流固耦合传热性能分析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FGMs流固耦合传热问题一体化计算方法。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将物性参数和变量储存在单元中心,把耦合面当成特殊的内部面处理,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处理离散方程中的面单元参数。通过FGMs圆环热传导算例,讨论了高斯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梯度求解方法对于不同网格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对于非结构化网格,最小二乘法比高斯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对于结构化网格,两种方法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因此,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离散方程中的梯度,应用有限体积法求解FGMs方板热传导、自然对流和FGMs流固耦合传热问题。计算结果与文献或商用软件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 流固耦合传热 功能梯度材料 一体化计算 中心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轴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郑晨飞 姚晓山 +2 位作者 曹晓雨 黄震 严彦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
以一款国产燃油汽车为平台,确定了两轴驱动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整车控制策略,研究了整车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工作模式以及转矩分配情况,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整车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在性能优化方面,以发动机100... 以一款国产燃油汽车为平台,确定了两轴驱动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整车控制策略,研究了整车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工作模式以及转矩分配情况,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整车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在性能优化方面,以发动机100 km耗油量和驱动电动机100 km耗电量为优化目标,以车辆后轴的结构参数以及控制策略参数为优化变量,利用经过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采用Isight优化软件,进行了整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计算,并借助AVL Cruise和Matlab/Simulink对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整车动力性能与优化前基本保持一致,整车综合能耗降低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两轴驱动 参数匹配 控制策略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MnB5钢制轿车后桥横梁热冲压成形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金晓春 宋佳男 +1 位作者 张梅 薛甬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03,共5页
通过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8mm厚22MnB5钢制轿车后桥横梁的热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合模保压过程中板料的温度变化;对22MnB5钢制后桥横梁进行了热冲压成形试验,测试了热冲压过程中板料的温度变化,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 通过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8mm厚22MnB5钢制轿车后桥横梁的热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合模保压过程中板料的温度变化;对22MnB5钢制后桥横梁进行了热冲压成形试验,测试了热冲压过程中板料的温度变化,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成形后横梁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合模保压后板料温度快速下降,冷却速率达到30℃·s-1以上,可实现22MnB5钢的淬火强化;试验测得热冲压成形过程中板料的温度变化曲线与模拟曲线一致,相对误差在10%以内,模拟结果较准确;热冲压成形件的最终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显微硬度达到480HV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MnB5钢 热冲压成形 有限元模拟 马氏体 后桥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动变速器阀体阀芯孔内壁面质量检测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烨添 沈鸿 +6 位作者 张文俊 林立 吴少腾 敖云轲 万禹 赵之谦 裴景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4-490,共7页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阀体的自动化加工质量检测,本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内窥镜拍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融合机械、电控、视觉、软件等多个模块,以实现自动化视觉检测;并进行系统关键部分的原型研发及拍摄测试。结果表明,...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阀体的自动化加工质量检测,本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内窥镜拍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融合机械、电控、视觉、软件等多个模块,以实现自动化视觉检测;并进行系统关键部分的原型研发及拍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完成阀孔内壁面的完整图像拍摄和缺陷特征提取,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且数据整理方便,有助于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阀体 工业内窥镜 机器视觉 检测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外覆盖件冲击线缺陷评判指标及其影响规律 被引量:3
6
作者 加尔肯白克·加沙来提 温媛媛 朱传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7,共9页
根据汽车外覆盖件零件与冲击线的典型特征,抽取简化的特征模型,开展了冲击线重现实验研究。以U形件为基本特征,重现了冲击线的产生。为了研究汽车外覆盖件冲击线的成因和影响规律,分析了冲击线产生的原因,为了量化冲击线程度,提出了冲... 根据汽车外覆盖件零件与冲击线的典型特征,抽取简化的特征模型,开展了冲击线重现实验研究。以U形件为基本特征,重现了冲击线的产生。为了研究汽车外覆盖件冲击线的成因和影响规律,分析了冲击线产生的原因,为了量化冲击线程度,提出了冲击线缺陷评判指标k,并采用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拔模角度、凹模圆角半径和拉延筋深度等模具参数对零件冲击线产生严重程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分析,找到了冲击线产生的阈值,为冲击线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外覆盖件 冲击线 模具参数 冲击线缺陷评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纹理效果在汽车内饰软质零件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孔君丽 杨燕燕 金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软质零件对提升汽车内饰感知质量和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传统的软质零件通常会采用激光打孔及打印实现一定的纹理效果,但此种方式缺少立体凹凸美感。将基于目前的表皮搪塑工艺、FIP发泡,以仪表板... 软质零件对提升汽车内饰感知质量和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传统的软质零件通常会采用激光打孔及打印实现一定的纹理效果,但此种方式缺少立体凹凸美感。将基于目前的表皮搪塑工艺、FIP发泡,以仪表板中嵌作为实物载体,通过设计不同款式的A面造型特征及宽深比例、不同的零件结构等,研究表皮的拉伸比例、发泡层壁厚与触感的关系等,以及在实物试模验证的基础上获取3D凹凸纹理效果的皮革软包覆的工艺可行性以及各种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纹理 A面设计 软包覆工艺 搪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汽车尾灯支架装配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楠森 李屹峰 +2 位作者 罗帅 闵宏恩 陈泽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109,共7页
针对某款汽车尾灯在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尾灯支架变形导致尾灯与后举门配合变差的问题,选用两种不同材料的橡胶垫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得到两种橡胶垫片的超弹性本构模型,结合尾灯支架打紧点变形区的位移场分... 针对某款汽车尾灯在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尾灯支架变形导致尾灯与后举门配合变差的问题,选用两种不同材料的橡胶垫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得到两种橡胶垫片的超弹性本构模型,结合尾灯支架打紧点变形区的位移场分布分析了垫片厚度和种类对尾灯支架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尾灯支架变形与橡胶垫片厚度呈正相关,其中支架与平垫圈接触面变形量最大,沿着打紧点径向方向,变形量逐渐降低。选用氢化丁腈橡胶垫片装配可以减小尾灯支架变形,当氢化丁腈橡胶垫片厚度为3 mm时,尾灯支架最大变形量最小,为0.171 mm,符合大多数车企对尾灯支架变形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灯支架 超弹性本构模型 装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能耗、排放与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19
9
作者 孔德洋 唐闻翀 +1 位作者 柳文灿 王敏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8-503,523,共7页
针对电解水制氢路径,深入讨论不同发电方式对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对不同发电方式下电解水制氢路径的燃料电池汽车采用GREET软件进行能耗、排放、环境影响和替代效益的建模及仿真计算;对不同发电制氢路径的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成... 针对电解水制氢路径,深入讨论不同发电方式对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对不同发电方式下电解水制氢路径的燃料电池汽车采用GREET软件进行能耗、排放、环境影响和替代效益的建模及仿真计算;对不同发电制氢路径的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风能发电电解水制氢路径的能耗和排放最低,对环境最为友好,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是目前实现绿色、高效使用燃料电池汽车的最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全生命周期 GREET软件 能耗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俊威 童亮 +1 位作者 王晨 陈兆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从高分子塑料、纤维及皮革、涂料及橡胶3个方面介绍了各种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概述了不同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及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利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仪及相关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综述了非金属材料... 从高分子塑料、纤维及皮革、涂料及橡胶3个方面介绍了各种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概述了不同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及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利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仪及相关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综述了非金属材料的阻燃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的阻燃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饰 非金属材料 应用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灯支架装配变形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鹏 罗帅 姜伟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0,共6页
目的深入研究汽车尾灯装配变形,建立可以精确预测尾灯装配变形的有限元方案。方法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了尾灯紧固过程中钣金支架的变形情况,获得了支架上关键位置的变形规律。引入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全工况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 目的深入研究汽车尾灯装配变形,建立可以精确预测尾灯装配变形的有限元方案。方法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了尾灯紧固过程中钣金支架的变形情况,获得了支架上关键位置的变形规律。引入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全工况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对尾灯装配的整个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获得了装配后钣金变形量的预测值,通过对3类尾灯的装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实际测量的钣金支架变形数据,验证了该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尾灯装配中的变形误差。结论提出了尾灯装配定位基准与螺栓紧固点分离的解决方案,从设计上有效避免了新车型尾灯装配超差问题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灯 数字图像相关法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装配变形 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塑料外饰件用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性能验证研究
12
作者 许瑆琥 陈宝歌 曹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1,共5页
用于汽车外饰件的水性导电底漆在国内已有部分应用,但多应用于新建的外饰件涂装线,对溶剂型外饰件涂装线的底漆水性化改造研究甚少,传统水性导电底漆需要较大的脱水烘房,制约了溶剂型涂装线的改造空间,而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则可... 用于汽车外饰件的水性导电底漆在国内已有部分应用,但多应用于新建的外饰件涂装线,对溶剂型外饰件涂装线的底漆水性化改造研究甚少,传统水性导电底漆需要较大的脱水烘房,制约了溶剂型涂装线的改造空间,而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则可以较好地解决溶剂型涂装线的水性化改造难题,为验证新型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漆膜性能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最佳的脱水条件,本文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性能验证实验和施工性验证实验,验证了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脱水窗口,结果表明低温脱水水性导电底漆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要求,且脱水温度和脱水时间的要求均大大低于传统水性底漆,对于老线的改造有很大的优势,且能降低水性化改造后的运营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涂料 塑料外饰件 水性 低温脱水 导电底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约束轴向拼接张拉整体结构的自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刘贺平 王艳蒙 +2 位作者 曹紫莺 罗阿妮 王焰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2-560,共9页
为获得更多张拉整体构型和拓扑结构,本文基于平衡方程,研究张拉整体拼接结构自稳定条件下的结构参数关系的求取方法。基于三杆张拉整体单元轴向拼接形成的臂状张拉整体结构,以减少结构节点约束数为目的去除索构件,获得一种新型满约束轴... 为获得更多张拉整体构型和拓扑结构,本文基于平衡方程,研究张拉整体拼接结构自稳定条件下的结构参数关系的求取方法。基于三杆张拉整体单元轴向拼接形成的臂状张拉整体结构,以减少结构节点约束数为目的去除索构件,获得一种新型满约束轴向拼接张拉整体结构;分析此结构的节点坐标、构件向量的求取方法,推导结构的平衡方程;依据节点和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获得方阵形式的平衡矩阵为目标,提出了平衡方程缩减原则;根据平衡方程有非零解,平衡矩阵行列式为零的原则,获得保证张拉整体结构自稳定的结构参数关系。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证明此方法正确,获得的结构参数关系能够保证确定的满约束轴向拼接张拉整体结构的自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 基本单元 找形 稳定构型 节点矩阵 连接矩阵 节点力平衡 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NLB模块的FCN在轴承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啸宇 刘韬 +2 位作者 王振亚 陶佳 朱振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共11页
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其多为端到端的智能诊断,在信号降噪方面的应用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的降噪方法。首先,模型整体采用了encoder-decoder架构,其中encoder... 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其多为端到端的智能诊断,在信号降噪方面的应用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的降噪方法。首先,模型整体采用了encoder-decoder架构,其中encoder部分由三层卷积层组成,decoder部分由四层反卷积层组成。其次,引入了残差连接对模型的学习目标进行了约束,使得模型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噪声信息。并且为了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encoder和decoder中引入了非局部块(non-local block,NLB)。然后,通过仿真信号对比实验选择网络的超参数,与目前主流的降噪方法进行对比,初步验证模型的降噪效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对所提方法的降噪效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直观观察和降噪性能指标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连接 反卷积 降噪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工艺同步工程中的支架结构分析与优化
15
作者 贺政斯 邓继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1,共5页
支架在车身产品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针对车身支架的结构分析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性能评估上,而制造工况下支架结构的分析研究较少。文中提出了将有限元虚拟分析方法应用于车身工艺同步中的支架结构分析中,可在产品设计早期识别支架设... 支架在车身产品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针对车身支架的结构分析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性能评估上,而制造工况下支架结构的分析研究较少。文中提出了将有限元虚拟分析方法应用于车身工艺同步中的支架结构分析中,可在产品设计早期识别支架设计引起的制造质量风险。同时,介绍了在线冲孔、工装定位及零件安装3种工艺场景和对应的支架结构仿真方法及其结构分析仿真要求,并针对这3种工艺场景下的支架结构进行分析与优化,拓展了有限元分析在工艺同步工程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在产品早期阶段制造工程与产品工程协同,可有效识别支架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避免支架在实物验证阶段更改,降低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支架 同步工程 结构优化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
16
作者 邹琴 蔡锦凯 +1 位作者 王毅 王璐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37-39,共3页
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与健康风险。随着生产使用量的加大,大量的PPCPs进入了土壤环境。为此,阐述了PPCPs对土壤、地下水、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PPCPs... 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与健康风险。随着生产使用量的加大,大量的PPCPs进入了土壤环境。为此,阐述了PPCPs对土壤、地下水、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PPCPs对农作物的影响,以期为土壤及农作物PPCP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土壤 地下水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通量对热电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明廷臻 潘滔 +3 位作者 王乾坤 周军莉 杨威 龚廷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98-1805,共8页
提高冷热两端温度是提高热电器件发电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当施加于热端表面的热通量不均匀时,热端表面温度不均匀,系统性能受到影响。基于此,建立了热电器件的热电转换耦合数学模型,分析热电材料物性参数,非均匀热通量等参数对热电... 提高冷热两端温度是提高热电器件发电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当施加于热端表面的热通量不均匀时,热端表面温度不均匀,系统性能受到影响。基于此,建立了热电器件的热电转换耦合数学模型,分析热电材料物性参数,非均匀热通量等参数对热电器件的功率输出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材料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不可忽略,热通量4 W·cm-2时物性参数对系统最高温度的影响接近4%;非均匀热通量对热电器件输出特性影响也十分显著,热通量均匀度越小,热端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越大,极值温度越高,高温区越小,断路电压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电发电器 热通量 热传导 均匀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JITRVM的冷轧轧制力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浩 赵明达 +2 位作者 李静 魏立新 呼子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9-1416,共8页
在带钢冷连轧生产过程中,轧制力预测准确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为提高轧制力预测准确度,提出了基于LSTM-JITRVM(long short term memory-just in time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的轧制力模型。首先,使用循环自编码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深... 在带钢冷连轧生产过程中,轧制力预测准确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为提高轧制力预测准确度,提出了基于LSTM-JITRVM(long short term memory-just in time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的轧制力模型。首先,使用循环自编码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深层次特征提取,然后使用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判断测试样本与其邻域点是否属于同一分布,针对不同的分布使用不同的自学习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准确度可控制在3%以内,能够实现轧制力的高准确度在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轧制力预测 冷连轧 机器学习 循环自编码网络 离群因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环境下的道路图像增强及车道线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华 章秋月 +1 位作者 汤文 马肇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29,133,共5页
车道线的自动检测技术是车辆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而夜晚条件下的复杂环境给车道线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是目前该技术研究的难点。这里提出一种图像增强算法,将高斯高通滤波器与高帽滤波结合对道路图像做增强处理,用以解决夜晚条件下低照... 车道线的自动检测技术是车辆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而夜晚条件下的复杂环境给车道线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是目前该技术研究的难点。这里提出一种图像增强算法,将高斯高通滤波器与高帽滤波结合对道路图像做增强处理,用以解决夜晚条件下低照度非均匀光照道路图像带来的不良影响。高斯高通滤波器调整图像中的非均匀光照,高帽滤波增强车道线边缘并通过图像灰度变换提升车道线与背景的对比度;然后使用分块阈值分割算法对道路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使用基于斜率约束的Hough变换检测图像中的直线,并进行筛选拟合出车道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标线检测 图像增强 高帽滤波 分块阈值分割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MPC的智能车队纵向跟随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利利 张通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399,430,共7页
针对车队纵向跟随控制存在跟随效率低且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的智能车队纵向跟随模型.根据车队动力学方程推导出包含跟随性和乘坐舒适性的MPC目标函数,在MPC控制器的基础... 针对车队纵向跟随控制存在跟随效率低且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的智能车队纵向跟随模型.根据车队动力学方程推导出包含跟随性和乘坐舒适性的MPC目标函数,在MPC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策略,实时调整MPC目标函数中的跟随性权重系数,输出符合驾驶场景需求的理想加速度.结合纵向逆动力学模型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建立下层控制器,将期望加速度转化为节气门开度或制动压力.搭建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模拟智能车队高速行驶工况,并分别与PID方法和传统的MPC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模糊MPC控制器在高速工况下,动力学参数均满足约束条件,间距误差控制在8 m以内,相较于PID控制和传统MPC控制最大速度误差分别减小了6.6、2.5 m·s^(-1),且在紧急制动场景中车速变化更加平稳,车队的乘坐舒适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队 模型预测控制 模糊控制 车辆跟随 CA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