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变载荷工况下纯电动重卡再生制动的设计与优化
1
作者 陈彦雷 《汽车与新动力》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重卡在行驶时因载荷和路况复杂,驱动力和制动力变化幅值较大,其再生制动影响到车辆的制动安全和整车能耗。针对单一回馈功率的再生制动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会导致频繁切换档位或无法获得有效的制动扭矩和能量回馈的问题,指出单级能量回馈... 重卡在行驶时因载荷和路况复杂,驱动力和制动力变化幅值较大,其再生制动影响到车辆的制动安全和整车能耗。针对单一回馈功率的再生制动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会导致频繁切换档位或无法获得有效的制动扭矩和能量回馈的问题,指出单级能量回馈管理的弊端,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多变载荷和工况下,纯电动重卡采用该方案可在满足客户使用感知舒适性的前提下,利用制动回馈能量来降低整车能耗,提高能量回收率。在实际应用中,多变载荷和起伏路况下再生制动时不会因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频繁换档而窜动,同等条件下整车工况能耗从2.25 (kW·h)/km降低到1.79 (kW·h)/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重卡 能量管理 再生制动 多变载荷 多级回馈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重型货车整车开发主要矛盾辨析与应对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雪松 宋琳 《汽车工程学报》 2022年第4期375-387,共13页
在我国,中重型货车是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加快以柴油为主的中重型货车向电动化转型十分迫切,纯电动与燃料电池是当下最受重视的两条技术路线。纯电动路线在十多年的中短途运输和公共领域中的发展被证明是成功的;燃料电池... 在我国,中重型货车是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加快以柴油为主的中重型货车向电动化转型十分迫切,纯电动与燃料电池是当下最受重视的两条技术路线。纯电动路线在十多年的中短途运输和公共领域中的发展被证明是成功的;燃料电池路线在能量补给、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比纯电动路线更适宜于长途重型货车的应用,目前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然而,以柴油牵引汽车为例,车辆可通过采用大油箱轻松达到3000 km的续驶里程,而当前的燃料电池牵引汽车的续驶里程正努力向500 km迈进,远不能与柴油汽车相比较。鉴于此,基于客户需求视角考虑,当下燃料电池重型货车整车开发的主要矛盾,是过低的车载储氢量带来的续驶里程过低问题,这主要是由氢过低的体积存储密度决定的。提高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虽然有助于提升续驶里程,但其前提是关键材料的技术突破。在当前整车开发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车载储氢量,降低辅助系统能耗,提高机械传动与电力电子系统效率,降低车辆行驶消耗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重点介绍在提升车载储氢量和降低车辆空气阻力系数方面的措施,以及对提升续驶里程的影响。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愿景,能够实现燃料电池重型货车到2030年达到800 km的续驶里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重型货车 主要矛盾 续驶里程 体积储氢密度 车载储氢量 空气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后置电瓶箱室内道路模拟台架试验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东 孙清雨 +1 位作者 李相标 徐刚 《汽车与新动力》 2023年第4期70-76,共7页
基于MAST 6轴振动试验台,以某型商用车后置电瓶箱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从路谱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分析的全过程,并利用远程参数控制(RPC)迭代技术,将试验场采集到的路谱载荷信号通过迭代计算转化为供台架试验的驱动信号,从而进行电瓶箱... 基于MAST 6轴振动试验台,以某型商用车后置电瓶箱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从路谱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分析的全过程,并利用远程参数控制(RPC)迭代技术,将试验场采集到的路谱载荷信号通过迭代计算转化为供台架试验的驱动信号,从而进行电瓶箱系统耐久强度的快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迭代结果整体满足要求,X、Y、Z 3个方向的均方根(RMS)分别在20%、19%、20%内,较好地保留了道路原始谱造成的疲劳损伤,满足损伤等效原则。该研究可为今后其他车型部件的疲劳耐久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瓶箱 MAST 6轴振动试验台 均方根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翻转平台设计
4
作者 温承钦 黄维忠 +3 位作者 周绍鹏 温志力 周成业 覃紫莹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8期122-129,共8页
通过对重型商用车底盘装配线进行工艺分析,结合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结构特点,研制了一种实现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自动翻转的工作平台,该自动翻转平台能够消除人工翻转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目前的前桥总成定位装配、翻转合... 通过对重型商用车底盘装配线进行工艺分析,结合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结构特点,研制了一种实现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自动翻转的工作平台,该自动翻转平台能够消除人工翻转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目前的前桥总成定位装配、翻转合为一个平台完成,工序节拍由6分钟缩短为5分钟,既提高装配线自动化程度又实现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平台 定位夹持系统 逻辑控制元件 复动气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