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网络的汽车造型评价
1
作者 李彦龙 叶升飞 张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6-792,共7页
针对汽车造型评价存在由于主观性高而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原理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汽车造型评价,减小了评价误差。通过问卷调研构建数据集,使用汽车的18个评价对象作为输... 针对汽车造型评价存在由于主观性高而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原理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汽车造型评价,减小了评价误差。通过问卷调研构建数据集,使用汽车的18个评价对象作为输入,整车评价作为输出,创建了融合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GA-BP)网络结构,并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值由6.7%下降至1.7%,显著提升了汽车造型评价的可靠性,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评价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工况下汽车侧窗脉动压力激励特性
2
作者 姜祖啸 张立军 邢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6-1284,共9页
针对汽车高速工况下由于侧窗处脉动压力引起车内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率在100~10000 Hz范围内准确和高效分离侧窗脉动压力的数值模型。首先,采用基于剪切应力运输的延迟分离涡模拟湍流模型对车身外流场进行分析,建立整车外流场分析模... 针对汽车高速工况下由于侧窗处脉动压力引起车内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率在100~10000 Hz范围内准确和高效分离侧窗脉动压力的数值模型。首先,采用基于剪切应力运输的延迟分离涡模拟湍流模型对车身外流场进行分析,建立整车外流场分析模型,分析侧窗处的湍流云图、流线图和压力云图,并与风洞试验分析进行对标,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吻合较好。进一步基于改进周期图法对侧窗脉动压力激励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波数频率谱特性,建立分离脉动压力中对流成分和声场成分的数值模型,基于脉动压力数据点的插值精度分析,对100~10000 Hz范围内对流成分和声场成分进行分析,同时与商业软件VA One的分析结果和求解时间进行比对,验证了脉动压力分离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噪声 表面脉动压力 周期图法 对流成分 声场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M BPM的上汽大众技术更改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游为建 项建英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3期103-108,130,共7页
随着汽车行业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汽车设计和工艺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技术更改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多。以上汽大众为例,一个复杂技术更改有可能要牵涉到数百工程师相关技术工作,传统的管理方法面临一系列效率和标准化管理问题。针... 随着汽车行业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汽车设计和工艺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技术更改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多。以上汽大众为例,一个复杂技术更改有可能要牵涉到数百工程师相关技术工作,传统的管理方法面临一系列效率和标准化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采用基于IBM BPM的递归流程和邮箱管理的集分发、表态、审批于一体的多部门技术更改管理平台。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系统架构,基于递归流程的系统方案设计、部门邮箱及权限设计和关键方法的实现。上线后成功运行,大大提高了技术更改的管理效率,有力地支撑了整车零件的开发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更改 零件 递归流程 IBM BPM 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焊装车间循环冷却水运行问题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炳彬 卢科镍 +2 位作者 郑聪 张晗 历家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14,共5页
汽车焊装车间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对焊接等主要设备进行冷却。研究分析了其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实施了提升循环水系统水质、增加主管排气阀、使用自主设计优化的气控阀并定期巡检等措施。结果表明,采用的... 汽车焊装车间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对焊接等主要设备进行冷却。研究分析了其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实施了提升循环水系统水质、增加主管排气阀、使用自主设计优化的气控阀并定期巡检等措施。结果表明,采用的措施有效降低了循环水中悬浮物量,季度沉积物由最高720 g减少至32 g;稳定了水流量,降低水气互窜的影响,减少了为排除杂质和空气而排放的循环水,日均补水量由最高15.8 t减少至最低0.5 t,且稳定在2 t以内;降低了由循环水系统故障引起的设备损坏率,保证了自动焊装生产线的设备开动率,累计停线时间由2019年的2 514 min降低到2022年的7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焊装车间 密闭式循环水系统 气控阀 水气互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微观组织及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东保 何毅鹏 廖文宇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8,155,共5页
为提升车用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蚀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并研究了熔覆层的相组成、元素分布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为提升车用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及耐蚀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并研究了熔覆层的相组成、元素分布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熔覆层由单一FCC相组成,组织为枝晶、枝晶间结构,各元素在熔覆层中均匀分布,无明显偏析现象,Cr元素的均匀分布对提升涂层耐蚀性具有积极作用;CoCrNi中熵合金熔覆层的极化电阻(101.65 kΩ)高于304基体的极化电阻(90.56 kΩ),耐蚀性明显高于304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熔覆层 表面处理 激光熔覆 CoCrNi 中熵合金 耐蚀性 304不锈钢 汽车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零部件精确追溯的防错装系统研究
6
作者 张鑫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0期59-62,共4页
现代汽车作为高度集成化工业产品,其零件安全至关重要,每个重要零件均会影响整车质量,需有相应的追溯机制降低损失。目前,汽车企业一个平台可能会有多个车型,相似零件较多,生产制造过程有较大错装风险。因此,基于汽车企业普遍实行的零... 现代汽车作为高度集成化工业产品,其零件安全至关重要,每个重要零件均会影响整车质量,需有相应的追溯机制降低损失。目前,汽车企业一个平台可能会有多个车型,相似零件较多,生产制造过程有较大错装风险。因此,基于汽车企业普遍实行的零部件精确追溯机制及追溯原理,对零件防错系统进行优化,降低同平台多个相似产品间错装的概率,提高汽车整车制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智能制造 质量管理 零部件追溯 条码 零件防错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彦龙 蔡谦 +1 位作者 孙久康 高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了对汽车外观设计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在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BP神经网络评价汽车外观设计的方法。根据BP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非线性动态处理等优点,建立了汽车外观设计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选择2... 为了对汽车外观设计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在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BP神经网络评价汽车外观设计的方法。根据BP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非线性动态处理等优点,建立了汽车外观设计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选择20款汽车外观作为学习样本、8款汽车外观作为检验样本,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BP网络的实例训练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对汽车外观设计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汽车外观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在汽车覆盖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云凯 刘哲 +2 位作者 徐亚男 徐翔 冯兆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8-984,共7页
本文中采用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环氧树脂基体材料,对某SUV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罩进行了拓扑优化、样件试制和性能试验分析。根据发动机罩的真实工况,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钢制发动机罩试验测得的性能指标(扭转刚度、前点... 本文中采用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环氧树脂基体材料,对某SUV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罩进行了拓扑优化、样件试制和性能试验分析。根据发动机罩的真实工况,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钢制发动机罩试验测得的性能指标(扭转刚度、前点和后点弯曲刚度、侧向刚度、1阶扭转和弯曲模态)为约束函数,对CFRP发动机罩进行等效替代拓扑优化。多种工况试验结果表明,CFRP发动机罩相较于钢制发动机罩性能提升均在10%以上,同时轻量4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发动机罩 拓扑优化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分子结构及配方组成对改性聚丙烯刚韧平衡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赖昂 陈胜杰 +4 位作者 任思华 付伟 陈瑶 朱翔宇 彭庆益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5,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基复合材料,通过调控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分子结构参数(苯乙烯含量、丁二烯段1,2-聚合比例)及熔体流动速率(MFR),结合力学性能测试与微观形貌分析,探究了SEBS分子结构对PP复合材...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基复合材料,通过调控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分子结构参数(苯乙烯含量、丁二烯段1,2-聚合比例)及熔体流动速率(MFR),结合力学性能测试与微观形貌分析,探究了SEBS分子结构对PP复合材料刚韧平衡性能的影响机制。对比研究了SEBS与乙烯-丁烯聚烯烃弹性体(C4-POE)、乙烯-辛烯聚烯烃弹性体(C8-POE)、乙烯-辛烯聚烯烃塑性体(POP)、丙烯-乙烯共聚弹性体对PP的增韧改性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滑石粉粒度(12,5,3μm)及添加方式(直接共混、母粒预分散)对滑石粉质量分数20%的SEBS改性PP复合材料(PP+SEBS-TD20)的性能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当SEBS的苯乙烯质量分数为10%~15%,MFR为10g/10min(测试温度230℃,负荷2.16kg),丁二烯段1,2-聚合比例高于50%时,配合3μm滑石粉母粒作为填料,复合材料各组分能够均匀分散,且具有优良的界面相容性,使得PP+SEBS-TD20实现刚韧平衡,缺口冲击强度达35kJ/m^(2),同时弯曲模量保持2905MPa。该研究为具有刚韧平衡的高性能PP复合材料的配方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刚韧平衡 界面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子风扇转速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巧声 李永记 +3 位作者 宋伟 闵峻英 赵强 林建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2-277,共6页
基于热管理系统冷却传热的理论分析,结合相应实验、资料数据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建立了以车速、发动机转速、散热器进水温度和环境温度作为输入,冷却风扇转速作为输出的控制函数.以某型客车为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所需的转速... 基于热管理系统冷却传热的理论分析,结合相应实验、资料数据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建立了以车速、发动机转速、散热器进水温度和环境温度作为输入,冷却风扇转速作为输出的控制函数.以某型客车为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所需的转速值.利用C/C++语言编写了电子风扇的无级调速控制程序,可以精确地控制发动机出水温度,实现冷却风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风扇 转速控制函数 计算流体力学(CFD)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贤章 余卓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7,共6页
续航里程是电动汽车应用的主要瓶颈,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效率是突破该瓶颈的关键技术.逆变器损耗大、效率低不仅会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还会造成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散热负荷过大,限制逆变器的电流输出能力.为此通过对七段式SVPWM(空... 续航里程是电动汽车应用的主要瓶颈,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效率是突破该瓶颈的关键技术.逆变器损耗大、效率低不仅会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还会造成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散热负荷过大,限制逆变器的电流输出能力.为此通过对七段式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Flat-Top(平顶)SVPWM和半频式SVPWM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组合式SVPWM方法,即在电动汽车的不同工况下使用不同的调制算法.经一辆电动汽车样车验证,所提方法可以使系统在减小逆变器开关器件损耗的同时,仍能具有相对较高的扭矩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 七段式SVPWM Flat-Top SVPWM 半频式SVPWM 逆变器损耗 扭矩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门外板B柱冲压表面缺陷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丽娟 武朋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针对汽车外覆盖件在冲压过程中的表面缺陷现象,以某车型前门外板为对象,研究了门外板B柱表面缺陷的控制方法问题。首先介绍了表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压料面造型、工艺补充面造型、拉延筋造型3个方面优化拉深冲压工艺,利用Autofor... 针对汽车外覆盖件在冲压过程中的表面缺陷现象,以某车型前门外板为对象,研究了门外板B柱表面缺陷的控制方法问题。首先介绍了表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压料面造型、工艺补充面造型、拉延筋造型3个方面优化拉深冲压工艺,利用Autoform软件对工艺优化前后零件的表面缺陷程度进行预测比较;最后对B柱边口局部模面进行补偿,将边口曲面曲率半径减小至4000~8000 mm以内,并对理论与实际补偿模面的曲面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补偿曲面质量。结果表明,均匀的拉深工艺面造型以及对B柱进行局部模面补偿可以有效地控制门外板B柱表面缺陷,为研究表面缺陷控制问题提供了一种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外板B柱 表面缺陷 工艺优化 大曲率半径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前处理技术在汽车涂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杰 成亚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3-87,共5页
薄膜前处理工艺不含重金属和磷酸盐,逐渐成为替代磷化的绿色环保技术。薄膜工艺虽然有环保和节能的优点,但其在遮盖能力、附着力、工艺和设备控制以及与电泳漆的配套性方面存在技术难点。本文提出了薄膜过程管理和膜重的管控方法。针对&... 薄膜前处理工艺不含重金属和磷酸盐,逐渐成为替代磷化的绿色环保技术。薄膜工艺虽然有环保和节能的优点,但其在遮盖能力、附着力、工艺和设备控制以及与电泳漆的配套性方面存在技术难点。本文提出了薄膜过程管理和膜重的管控方法。针对"天使环"缺陷,从优化白车身打磨方式、调整水洗槽和薄膜槽参数及优化电泳入槽电压等方面进行改进。针对电泳附着力问题,应选择含有更高活性的氢氧化物成分的脱脂剂。通过优化薄膜槽循环泵的启停程序,降低膜重超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前处理 膜重 天使环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饰用耐热级ABS树脂光泽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涛 张志强 +4 位作者 曹崴 赵艳青 丁步鹏 何沣洲 罗明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0,共5页
研究了丁二烯橡胶粒径、聚合物种类以及消光剂含量对耐热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粒径较低时,增韧效果很差,需要复配一定量的大粒径橡胶才能平衡力学性能,随着橡胶粒径的增加,树脂表面光泽... 研究了丁二烯橡胶粒径、聚合物种类以及消光剂含量对耐热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粒径较低时,增韧效果很差,需要复配一定量的大粒径橡胶才能平衡力学性能,随着橡胶粒径的增加,树脂表面光泽度降低。不同聚合物对ABS树脂光泽度的影响差异很大,非结晶聚合物对ABS树脂表面光泽度没有改善效果,结晶聚合物可进一步降低ABS树脂表面光泽度,其中尼龙(PA)6的改善效果最佳。在大粒径聚丁二烯橡胶的ABS树脂基础上添加PA6,可进一步得到更均匀细腻的表面低光泽效果,非常适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等低光泽要求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 低光泽 橡胶粒径 结晶聚合物 尼龙6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气动噪声试验研究及基于LBM方法直接模拟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蒨 张佳 姜祖啸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08-214,共7页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空调系统气动噪声作为评价乘客舱舒适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作为各大汽车主机厂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之一。首先,文中利用试验测量了某汽车在怠速工况下人耳处发动机噪声与外接电源工况下不同档位的空调噪...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空调系统气动噪声作为评价乘客舱舒适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作为各大汽车主机厂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之一。首先,文中利用试验测量了某汽车在怠速工况下人耳处发动机噪声与外接电源工况下不同档位的空调噪声大小,结果显示随空调档位增加,声压级总值几乎呈线性增长,空调处于3~7中高档位时,人耳处的空调噪声大于怠速下的发动机噪声占主导地位,从声压级曲线可以观测到波峰波谷在频域上较为一致,噪声无明显基频特性。其次,文中区别于国内常采用的声类比法及联合仿真法等传统方法,利用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法(LBM)的直接模拟法计算空调系统气动噪声,同时计算了表面压力脉动产生的偶极子噪声及空间涡流产生的四极子噪声,结果发现,仿真与试验的管道风量分配及声压级曲线均较为相似,其中总声压级仅相差1.2 dBA,精度及计算时长更加满足工程实际要求。最后,通过仿真结合工程实际及空调吹面系统CFD优化原则,通过优化管道分风器结构,有效降低了气动噪声等级,监测点最大降低约1.5 dBA,语音清晰度了增大了3.8。文中为汽车空调管道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试验成本及噪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系统 气动噪声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直接模拟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饰用低挥发改性聚丙烯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秀峻 李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采用双真空脱挥和烘料工艺处理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通过袋式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了改性车用聚丙烯材料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前5种物质及其处理前后改性聚丙烯材料的TVOC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材料TVOC前5种物质是烷... 采用双真空脱挥和烘料工艺处理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通过袋式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了改性车用聚丙烯材料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前5种物质及其处理前后改性聚丙烯材料的TVOC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材料TVOC前5种物质是烷烯烃类物质,很可能来源于聚丙烯树脂。当采用双真空脱挥(真空度为-0. 06 MPa),同时进行烘料工艺(烘料温度130℃、烘料时间4 h),改性车用聚丙烯材料TVOC含量下降了约为80%,并在零部件上进行验证,满足标准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脱挥 烘料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改性聚丙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涂料在汽车内饰上的应用及常见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迪航 张菊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综述了UV固化涂料应用于汽车内饰的基本情况,指出双重固化工艺在汽车内饰产品上的独特优势。同时对这类涂料在耐刮擦性、耐候性等测试中出现的耐刮擦性能不足、开裂、起泡等主要失效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合UV固化涂料特性与失... 综述了UV固化涂料应用于汽车内饰的基本情况,指出双重固化工艺在汽车内饰产品上的独特优势。同时对这类涂料在耐刮擦性、耐候性等测试中出现的耐刮擦性能不足、开裂、起泡等主要失效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合UV固化涂料特性与失效分析,提出了在涂料体系选择、注塑、喷涂工艺控制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PU涂料 汽车内饰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视镜啸叫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祖啸 邢鹏 周江彬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7-193,共7页
整车气动噪声作为汽车高速运行时的主要噪声源,一直是消费者和研发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汽车后视镜啸叫方面,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文中首次提出从风洞试验测试和声阵列成像测试开展后视镜啸叫特性的试验研究,前者通过采... 整车气动噪声作为汽车高速运行时的主要噪声源,一直是消费者和研发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汽车后视镜啸叫方面,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文中首次提出从风洞试验测试和声阵列成像测试开展后视镜啸叫特性的试验研究,前者通过采集整车外流场数据信息确定啸叫是否产生及其产生的频段,后者可以有效确定啸叫产生源头。研究发现,两种测试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确认啸叫产生位置和影响频段。通过对后视镜结构造型分析,提出3种优化方案,在整车右侧外流场测试位置最大降低了0.38 d B(A)。研究同时发现,3种优化方案存在不能同时满足消除后视镜啸叫风险和达到最大降噪效果的问题,以优选选择消除啸叫风险为目的,选择改型方案2为最佳优化方案,最大降噪0.20 d B(A)。通过对汽车后视镜啸叫特性的试验研究,为汽车前期开发阶段后视镜啸叫风险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造型设计指导依据,有效减少了开发周期及降低后期实车啸叫声试验的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啸叫 后视镜 流动稳定性 T-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翼子板的前门区域尺寸匹配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朋飞 张璐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4期145-150,共6页
目的研究汽车翼子板前门区域尺寸匹配控制方法,提高前门区域尺寸匹配平整度。方法从拉延补充工艺面造型、直翻工艺、侧翻角度3个方面来优化成形工艺,依据回弹扫描结果进行局部回弹补偿,建立翼子板的前门区域尺寸匹配控制方法。结果大量... 目的研究汽车翼子板前门区域尺寸匹配控制方法,提高前门区域尺寸匹配平整度。方法从拉延补充工艺面造型、直翻工艺、侧翻角度3个方面来优化成形工艺,依据回弹扫描结果进行局部回弹补偿,建立翼子板的前门区域尺寸匹配控制方法。结果大量同类翼子板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在拉延补充工艺面造型、直翻工艺、侧翻角度3个方面的工艺优化基础上,进行局部区域的回弹补偿,可以使翼子板的前门区域匹配精度较好地达到评估标准。结论实验验证这套方案适合多数翼子板零件,可以有效保证翼子板与前门匹配处平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子板 成形工艺 回弹补偿 尺寸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模型ABS轻量化后地板检测模块的设计制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秀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3-167,共5页
后地板检测模块在燃油车与电动车内饰切换时拆卸频繁,为操作方便,需将后地板模块轻量化。而传统铝制模块密度大,质量易超标,因此,有必要采用轻量化材料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塑料来制备后地板检测模块。ABS材料密度小,成本... 后地板检测模块在燃油车与电动车内饰切换时拆卸频繁,为操作方便,需将后地板模块轻量化。而传统铝制模块密度大,质量易超标,因此,有必要采用轻量化材料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塑料来制备后地板检测模块。ABS材料密度小,成本低,但硬度低,强度弱,表面光洁度差。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铝制骨架与ABS模块喷漆相结合的设计方式,通过设计阶段的强度计算,确定了质量轻、强度与表面质量均满足要求的后地板检测模块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模型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后地板检测模块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