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感染根线虫病后林地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Ⅰ)土壤微生物及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漳 江英成 黄天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对感染半穿刺线虫病后的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及参与碳、氮循环的主要几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土壤真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包括氨化、硝化、固氮和纤维... 对感染半穿刺线虫病后的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及参与碳、氮循环的主要几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土壤真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包括氨化、硝化、固氮和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研究结果揭示土壤肥力状况可能有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杉木 根线虫病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和白僵菌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比较 被引量:20
2
作者 江英成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在室内 ,就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供试的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 3~ 4龄幼虫的毒力相当。在 2 5℃时 ,绿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6 38×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8 60~ 1 5 1 9... 在室内 ,就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供试的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 3~ 4龄幼虫的毒力相当。在 2 5℃时 ,绿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6 38×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8 60~ 1 5 1 9d ;白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5 0 6×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7 80~ 1 4 79d (在孢子为 1 0× 1 0 1 1 ~ 1 0× 1 0 7个·L- 1 浓度下 )。试验还显示 ,与白僵菌相比 ,绿僵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绿僵菌的杀虫效果优于白僵菌。因此 ,绿僵菌在防治松毛虫上可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表 7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毒力测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施肥当年效应初报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福光 肖祥希 +2 位作者 钟德华 张海泉 刘斌 《福建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福建省上杭县进行的火炬松施肥试验表明,造林时施肥当年就有明显肥效,单施磷肥高生长增加22%—38%,地径增加28%—41%;单株理想的施肥量为71g过磷酸钙,氮磷配合的肥料效果最佳,高生长增加81%,地径增加80%;火炬松造林当年不必施钾肥。
关键词 火炬松 施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