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杭县木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1
作者 张树河 李和平 +2 位作者 钟干清 潘世明 林一心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3期321-322,共2页
调查分析上杭县木薯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木薯生产的良种良法推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发展木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薯生产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福建上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杭县晚稻新组合引进生产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2,共2页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组合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谷优1186、天优596分别比汕优10号(CK1)增产9.56%、12.98%,比谷优527(CK2)增产5.84%、9.15%,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建议扩大示范。
关键词 晚稻 新组合 生产试验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T优898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农技服务》 2007年第6期3-3,共1页
介绍了T优898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T优898 上杭县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方法试验初报 被引量:6
4
作者 钟干清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免耕栽培技术 施肥方法 试验初报 水稻种植 晚稻 耕作栽培技术 生产成本 方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华星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7-38,共2页
以主栽品种华南201为对照,对引进的SC5、SC8、SC9、SC10等4个木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SC5的产量最高,每667m2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2430.5kg、559.0kg,分别比对照增产49.4%、43.1%,增产均达极显著,且综合性状好... 以主栽品种华南201为对照,对引进的SC5、SC8、SC9、SC10等4个木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SC5的产量最高,每667m2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2430.5kg、559.0kg,分别比对照增产49.4%、43.1%,增产均达极显著,且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建议在生产上加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品比试验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2,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早稻 试验初报 新组合 引种 汕优82 品种结构 品种多样性 良种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学文 张炼生 《农技服务》 2008年第8期4-,共1页
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7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17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施氮技术试验初报
8
作者 钟干清 张炼生 黄开星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施氮技术 培两优288 施氮量 结实率 氮肥分配 农艺性状 成穗率 有效穗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闽丰优3301”
9
作者 赖元洪 黄学文 杨德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稻新组合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省农科院 籼型杂交水稻 试种示范 低海拔地区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无踪”应用于晚稻免耕试验初报
10
作者 黄光环 张炼生 钟干清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克无踪免耕技术 晚稻 免耕试验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再生率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季杂交稻新组合试种初报
11
作者 赖元洪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4-15,共2页
对9个中晚杂交稻新组合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863比对照极显著增产,特优057、Ⅱ优058两个组合比对照显著增产,这3个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36 d,可续试并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 品比试验 生育期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籼型杂交稻中优215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黄学文 赖元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6期208-208,共1页
介绍了籼型杂交水稻中优2155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
关键词 水稻 中优2155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