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材质与矿料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强兵 王鑫光 +3 位作者 李秀辉 陈建立 张吉 李清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6,共10页
虢国墓地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整的大型邦国公墓。通过金相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能谱对虢国墓地出土的47件器物分析发现,金相组织有铸造、铸后受热、铸后(局部)热加工等组织形式,合金类型为铅锡青铜与... 虢国墓地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整的大型邦国公墓。通过金相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能谱对虢国墓地出土的47件器物分析发现,金相组织有铸造、铸后受热、铸后(局部)热加工等组织形式,合金类型为铅锡青铜与锡青铜两种。铅同位素比值测定表明都为普通铅,且聚集在较小的范围内,推测不同墓葬的青铜器具有相同的矿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墓地 青铜器 科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虢国墓地出土麻织品保护修复
2
作者 杨爱民 王淑娟 +1 位作者 刘剑 张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本研究针对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麻织品中的主要文物麻裤、麻褂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相对全面而细致的阐述。以保存现状和病害分析为依据,制定以物理方法为主的保护修复方案。采用从清理、清洁(包括消毒以及有针对性的清洁措施等... 本研究针对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麻织品中的主要文物麻裤、麻褂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相对全面而细致的阐述。以保存现状和病害分析为依据,制定以物理方法为主的保护修复方案。采用从清理、清洁(包括消毒以及有针对性的清洁措施等)到平复修整、形制复原、包装与保存等一系列合理的修复程序和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实施,使这批麻织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总结了这次文物修复过程中的经验,如对于结构疏松的麻织物清洗力度的把控度、平整定形中的要点,以及对于文物形制确定的再认识等,为进一步可能实施的保护修复保存了一手资料,也为麻织品文物的研究及保护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墓地 麻织品 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虢国墓地M2009出土麻织品上红色染料的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清丽 常军 周旸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文化的重要考古遗址。在M2009虢仲墓中发现了一件麻织短裤和一件麻织短褂,这套麻织品文物是为数不多的保留至今的西周服饰,最为重要的是这套麻织品分为两层,内层着鲜艳红色,明显进行过人工染色。本研...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文化的重要考古遗址。在M2009虢仲墓中发现了一件麻织短裤和一件麻织短褂,这套麻织品文物是为数不多的保留至今的西周服饰,最为重要的是这套麻织品分为两层,内层着鲜艳红色,明显进行过人工染色。本研究采用能谱分析仪和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麻织短裤上的红色颗粒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红色颗粒主要成分为Fe2O3,而天然赭石的主要成分也为Fe2O3,因此确定麻织物上的红色是由赭石染色的结果。这一发现为西周时期织物染色应用石染提供了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墓地 麻织品 赭石 能谱分析仪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圆雕玉器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军 李云 《文博》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西周是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显著标志,一是西周时期和田玉的大量增加,如《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开疆扩土,曾发现昆仑山是"天下之良山,瑶玉之所在",故"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
关键词 玉器 墓地 玉雕 圆雕 立体造像 雕塑 受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氏与虢氏关系考
5
作者 刘社刚 王延敏 《文博》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在西周金文中,有名为(超)的贵族,也有字为(超)伯、(超)仲、(超)叔的(超)氏贵族,特别是在班簋、城虢(超)生簋和(超)叔(盈)的铭文中,(超)字又与虢字同时出现,他们间的关系如何,各代表什么意思,学人多有研究,但又众说纷纭.……
关键词 西周金文 西周中期 毛公 穆王 执政大臣 青铜器 历史文物 小臣 井伯 西周晚期 时器 王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