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α及ERβ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宁 黄秀峰 +3 位作者 屈国栋 叶广彬 王长丽 宾晓芸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4-569,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复杂多基因疾病,易受基因层面调控的影响,多个基因突变遗传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很强的遗传性,骨质疏松症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的主要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和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复杂多基因疾病,易受基因层面调控的影响,多个基因突变遗传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很强的遗传性,骨质疏松症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的主要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密切。ERα及ERβ是雌激素受体的两种主要亚型,主要在细胞核中起作用,通过与相关的DNA调控序列结合来调节特定靶基因的转录,且可以通过其介导的机制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从而引发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探究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笔者从ERα:PvuII、XbaI、G2014A和ERβ:AluI、RsaI的5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推测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方面可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ERΑ ERΒ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脱位原因分析及手术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许银霞 王胜良 +2 位作者 王巧玲 贾亮 崔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脱位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依据34例(34眼)人工晶体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对人工晶体脱位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取出、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并联合玻璃体视网膜等进行手术。结果人工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脱位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依据34例(34眼)人工晶体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对人工晶体脱位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取出、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并联合玻璃体视网膜等进行手术。结果人工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是悬韧带断裂,且玻切术后患者易发生人工晶体脱位;28眼人工晶体稳定固定,2眼轻度偏位,4眼未植入人工晶体,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结论人工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是悬韧带断裂,且玻切术后患者易发生人工晶体脱位,人工晶体脱位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或联合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脱位 手术方式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许银霞 王胜良 +2 位作者 王巧玲 贾亮 崔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方式对晶状体脱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晶状体脱位患者46例(66眼)的临床资料。晶状体脱位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36眼)、外伤性(8眼)、自发性(22眼)三类,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 目的分析手术方式对晶状体脱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晶状体脱位患者46例(66眼)的临床资料。晶状体脱位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36眼)、外伤性(8眼)、自发性(22眼)三类,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或在前述手术基础上联合视网膜、青光眼等其它的手术方式。结果脱位的晶状体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均成功摘除,术后矫正视力51眼(77.3%)提高,7眼(10.6%)不变,8眼(12.1%)下降。结论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依据脱位程度、位置及是否存在并发症而定,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较有效的手术方法,合理的手术方式或联合手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玻璃体切除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联合应用噻吗洛尔对结膜组织炎性标记物ICAM-1和HLA-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坤 靳隽 +4 位作者 杨玉新 许银霞 王保君 闫义涛 杨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应用噻码洛尔后炎性标记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在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长期应用抗青光眼滴眼液对结膜炎症反应的影...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应用噻码洛尔后炎性标记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在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长期应用抗青光眼滴眼液对结膜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根据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种类分为3组:应用2种青光眼药物治疗(5g·L-1噻吗洛尔与2g·L-1阿法根)即联合用药组30例,1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5g·L-1噻吗洛尔)即单一用药组30例,无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即未用药组30例。另选择单纯白内障患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按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时间及白内障患病时间分为3个时相(0~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组,每组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ICAM-1和HLA-DR的表达。结果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在13~18个月时结膜组织中ICAM-1阳性细胞数分别是22.59±1.85和32.61±1.53,与空白对照组(5.12±1.1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在13~18个月时结膜组织中ICAM-1阳性细胞数较0~6个月(6.27±1.39、6.21±1.45)、7~12个月(7.07±1.32、6.89±1.31)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HLA-DR的表达同ICAM-1表达结果一致。结论长期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可致结膜组织发生炎性反应,结膜组织中ICAM-1和HLA-DR表达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吗洛尔 炎性标记物 青光眼 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摘出术后影响眼压的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云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影响术后眼压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96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为开角型青光眼,48例为闭角型青光眼,均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术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影响术后眼压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96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为开角型青光眼,48例为闭角型青光眼,均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和降眼压药物应用情况,并对成功病例和失败病例术前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寻找与术后眼压控制相关的因素。结果开角型青光眼失败29例患者中术前应用≥3种降眼压药物者26例(89.7%),术前最高眼压≥31mmHg(1kPa=7.5mmHg)者26例(89.7%);19例成功患者中16例(84.2%)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3种,且术前最高眼压<31mm-Hg者16例(8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闭角型青光眼48例患者中成功30例(62.5%),失败18例(37.5%),成功病例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1.5±0.4)种明显少于失败病例(2.6±0.8)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且术前最高眼压(32.6±6.1)mmHg小于42mmHg,也明显低于失败病例(46.8±7.6)mmHg,二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控制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压的良好手术选择,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和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情况是影响术后眼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手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仪在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云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方法在拟行准分子屈光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8例(27眼)疑似圆锥角膜和23例(41眼)亚临床圆锥角膜患者,检测其Orbscan-Ⅱ参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疑似角膜圆锥组角膜中央屈光力、双... 目的探讨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方法在拟行准分子屈光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8例(27眼)疑似圆锥角膜和23例(41眼)亚临床圆锥角膜患者,检测其Orbscan-Ⅱ参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疑似角膜圆锥组角膜中央屈光力、双眼角膜屈光力差值、Sim K、上/下方屈光度差值、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3.0mm Zone Irreg和3.0mmZone Astig Pwr分别为(44.96±2.47)D、(1.86±1.17)D、43.45±5.31、(0.93±0.83)D、(0.017±0.021)mm、(0.039±0.021)mm、2.12±1.67、1.75±0.86,与亚临床期角膜圆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最薄点分布差异表现为疑似圆锥角膜组以颞下象限(59.2%)更为多见,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多分布在鼻下象限(56.1%)。结论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参数存在特异性;各参数的差异可为鉴别疑似角膜圆锥和亚临床期角膜圆锥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Orbsca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手术禁忌症临床分析69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巧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717-718,共2页
关键词 LASIK 禁忌症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