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唇鱼养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贺洁
翁仙慧
+3 位作者
翁歆之
叶佳奇
吴玉波
王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40-243,249,共5页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是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经济价值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光唇鱼养殖业面临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养殖模式单一、缺乏专用配合饲料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是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经济价值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光唇鱼养殖业面临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养殖模式单一、缺乏专用配合饲料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总结了光唇鱼的生物学特征、营养需求、人工繁殖技术及养殖模式的研究进展。光唇鱼适宜在15~25℃的水温环境中生长,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为食。在营养需求方面,光唇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较高,但缺乏专用配合饲料,主要依赖改进的其他鱼类饲料。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光唇鱼属于分批产卵型鱼类,通过激素催产和仿生态繁殖技术可有效提高繁殖效率。养殖模式主要包括主养和混养2种,其中网箱养殖、水泥池流水养殖及微咸水养殖等主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而与虾类、其他鱼类混养的模式则有助于优化水质和提高经济效益。光唇鱼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入研究其营养需求并开发专用饲料、优化良种选育技术、创新生态养殖模式以及推广智慧养殖技术等,以实现光唇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生物学特征
营养需求
人工繁殖
养殖模式
饲料研发
智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缢蛏群体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潜沙和摄食响应能力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鑫鑫
牛东红
+3 位作者
张树源
邓敏
王杰
李家乐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和摄食率(FR)的差异,其中,潜沙行为实验设置盐度应激组(缢蛏从暂养池取出放进各盐度组开始实验)和胁迫组(缢蛏在各盐度条件下胁迫24 h后开始实验)。结果显示,SZ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4.04,ZR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2.04。应激组中,SZSC的半数潜沙时间(BT50)显著大于ZRSC(P<0.05),盐度为24时,SZSC的BT50为4.2 min,显著低于盐度为28和32时的BT50;盐度为32时,SZSC潜沙深度分布更集中,潜沙率为88.33%,显著高于ZRSC(P<0.05)。而在胁迫组,SZSC中BT50显著低于ZRSC,潜沙率显著大于ZRSC(P<0.05)。摄食生理上,除对照组外,SZSC的FR均显著大于ZRSC(P<0.05),SZSC的FR在盐度为24时达到最大值[89.54 mL/(g·h)],显著大于其他盐度组(P<0.05)。研究表明,2个群体的生态行为均会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高,应激反应越强烈,其中,SZSC对高盐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从生态行为水平评估了2个缢蛏群体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性,揭示了高盐养殖环境下缢蛏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和摄食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缢蛏耐高盐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潜沙行为
摄食率
高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翁歆之
邵旭
+3 位作者
叶佳奇
吴玉波
王秀娟
王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0-74,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11.4±0.3)g的大口黑鲈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利用脱脂...
试验旨在探究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11.4±0.3)g的大口黑鲈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利用脱脂黑水虻虫粉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25%(S25组)、50%(S50组)和75%(S75组)的鱼粉。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的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肥满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肝体比逐渐增加,S25组和S75组肌肉中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S75组肌肉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S75组肌肉中的C12∶0、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C22∶5(n-3)、C22∶1(n-9)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S25组和S75组肌肉的C20∶5(n-3)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使用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75%的鱼粉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可提高大口黑鲈肌肉中的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黑水虻虫粉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唇鱼养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贺洁
翁仙慧
翁歆之
叶佳奇
吴玉波
王杰
机构
台州市
水产
技术推广总站
仙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三门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40-243,249,共5页
基金
2022—2024年浙江省水产产业团队技术项目
2024年仙居县产业技术团队项目。
文摘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是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经济价值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光唇鱼养殖业面临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养殖模式单一、缺乏专用配合饲料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总结了光唇鱼的生物学特征、营养需求、人工繁殖技术及养殖模式的研究进展。光唇鱼适宜在15~25℃的水温环境中生长,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为食。在营养需求方面,光唇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较高,但缺乏专用配合饲料,主要依赖改进的其他鱼类饲料。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光唇鱼属于分批产卵型鱼类,通过激素催产和仿生态繁殖技术可有效提高繁殖效率。养殖模式主要包括主养和混养2种,其中网箱养殖、水泥池流水养殖及微咸水养殖等主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而与虾类、其他鱼类混养的模式则有助于优化水质和提高经济效益。光唇鱼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入研究其营养需求并开发专用饲料、优化良种选育技术、创新生态养殖模式以及推广智慧养殖技术等,以实现光唇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生物学特征
营养需求
人工繁殖
养殖模式
饲料研发
智慧养殖
分类号
S965.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缢蛏群体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潜沙和摄食响应能力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鑫鑫
牛东红
张树源
邓敏
王杰
李家乐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三门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19YFD0900700)资助。
文摘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态行为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响应能力,以2个缢蛏群体(“申浙一号”群体SZSC和自然群体ZRSC)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20、24、28和32)对缢蛏群体潜沙行为、摄食生理的影响。对比2个群体潜沙指标和摄食率(FR)的差异,其中,潜沙行为实验设置盐度应激组(缢蛏从暂养池取出放进各盐度组开始实验)和胁迫组(缢蛏在各盐度条件下胁迫24 h后开始实验)。结果显示,SZ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4.04,ZRSC的120 h半致死盐度为32.04。应激组中,SZSC的半数潜沙时间(BT50)显著大于ZRSC(P<0.05),盐度为24时,SZSC的BT50为4.2 min,显著低于盐度为28和32时的BT50;盐度为32时,SZSC潜沙深度分布更集中,潜沙率为88.33%,显著高于ZRSC(P<0.05)。而在胁迫组,SZSC中BT50显著低于ZRSC,潜沙率显著大于ZRSC(P<0.05)。摄食生理上,除对照组外,SZSC的FR均显著大于ZRSC(P<0.05),SZSC的FR在盐度为24时达到最大值[89.54 mL/(g·h)],显著大于其他盐度组(P<0.05)。研究表明,2个群体的生态行为均会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高,应激反应越强烈,其中,SZSC对高盐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从生态行为水平评估了2个缢蛏群体对高盐环境的耐受性,揭示了高盐养殖环境下缢蛏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和摄食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缢蛏耐高盐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缢蛏
潜沙行为
摄食率
高盐
Keyword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Burrowing behavior
Feeding rate
High salinity
分类号
S967.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翁歆之
邵旭
叶佳奇
吴玉波
王秀娟
王杰
机构
台州市
水产
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海洋大学
台州学院
三门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0-74,共5页
基金
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3nya0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
文摘
试验旨在探究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11.4±0.3)g的大口黑鲈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利用脱脂黑水虻虫粉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25%(S25组)、50%(S50组)和75%(S75组)的鱼粉。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的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肥满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肝体比逐渐增加,S25组和S75组肌肉中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S75组肌肉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S75组肌肉中的C12∶0、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C22∶5(n-3)、C22∶1(n-9)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S25组和S75组肌肉的C20∶5(n-3)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使用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75%的鱼粉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可提高大口黑鲈肌肉中的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关键词
脱脂黑水虻虫粉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Keywords
defatted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meal
largemouth bass
growth performance
muscle quality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唇鱼养殖的研究进展
贺洁
翁仙慧
翁歆之
叶佳奇
吴玉波
王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缢蛏群体应对高盐养殖环境的潜沙和摄食响应能力
杜鑫鑫
牛东红
张树源
邓敏
王杰
李家乐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翁歆之
邵旭
叶佳奇
吴玉波
王秀娟
王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