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指示的西沙太阳长棘海星(Acanthaster solaris)的扩散迁移
1
作者
夏利栋
李敏
+4 位作者
袁运裕
马洪林
那广水
CHIN Yaoxian
王沛政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2,共8页
本研究以西沙及鹿回头不同太阳长棘海星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COⅠ基因序列和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测序分析,阐述了西沙及鹿回头不同岛礁太阳长棘海星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基因流情况。研究表明线粒体控制区C...
本研究以西沙及鹿回头不同太阳长棘海星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COⅠ基因序列和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测序分析,阐述了西沙及鹿回头不同岛礁太阳长棘海星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基因流情况。研究表明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多态性远高于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两种分子标记均揭示东岛多样性最高,鹿回头多样性最低,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单倍型分析表明西沙及鹿回头太阳长棘海星均存在起源于一个原始单倍型的可能。与COⅠ序列单倍型相比,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单倍型在不同群体分布较为均匀。太阳长棘海星之间均存在至少一个从南向北的基因流方向,以及由西沙群岛海域中间向外迁移扩散,而相反方向基因流很小。上述结果为今后对西沙及鹿回头长棘海星暴发预测和管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长棘海星
线粒体分子标记
遗传结构
分子系统地理
西沙群岛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指示的西沙太阳长棘海星(Acanthaster solaris)的扩散迁移
1
作者
夏利栋
李敏
袁运裕
马洪林
那广水
CHIN Yaoxian
王沛政
机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
研究
院
海南南
沙
珊瑚礁
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研究
站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三沙航迹珊瑚礁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海南省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过程与碳汇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2,共8页
基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CXYKFKT12)。
文摘
本研究以西沙及鹿回头不同太阳长棘海星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COⅠ基因序列和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测序分析,阐述了西沙及鹿回头不同岛礁太阳长棘海星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以及基因流情况。研究表明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多态性远高于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两种分子标记均揭示东岛多样性最高,鹿回头多样性最低,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单倍型分析表明西沙及鹿回头太阳长棘海星均存在起源于一个原始单倍型的可能。与COⅠ序列单倍型相比,线粒体控制区CR序列单倍型在不同群体分布较为均匀。太阳长棘海星之间均存在至少一个从南向北的基因流方向,以及由西沙群岛海域中间向外迁移扩散,而相反方向基因流很小。上述结果为今后对西沙及鹿回头长棘海星暴发预测和管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太阳长棘海星
线粒体分子标记
遗传结构
分子系统地理
西沙群岛
海南岛
Keywords
Acanthaster solaris
mitochondrial molecular marker
genetic structure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Xisha Islands
Hainan Island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指示的西沙太阳长棘海星(Acanthaster solaris)的扩散迁移
夏利栋
李敏
袁运裕
马洪林
那广水
CHIN Yaoxian
王沛政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