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高寒草甸春季草场土壤磷素转化率的影响
1
作者 王瑞 苏世锋 +3 位作者 尹亚丽 赵文 王彦龙 李世雄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2-2511,共10页
为探究放牧利用对高寒草甸春季草场土壤磷素转化率的影响,以祁连山高寒草甸春季草场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未放牧:Control,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极重... 为探究放牧利用对高寒草甸春季草场土壤磷素转化率的影响,以祁连山高寒草甸春季草场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未放牧:Control,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极重度放牧:Extremely heavy grazing,EG)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磷素含量和土壤磷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植被总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占比降低,而土壤温度随之增加,极重度放牧时最大,为18.54℃;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中度放牧处理下草地速效磷含量最低,为3.24 mg·kg^(-1);重度放牧时土壤微生物量磷转化率最大,为6.7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无机磷转化率与植被总盖度、速效磷转化率与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综合评价表明:高寒草甸春季草场土壤磷素转化率在极重度放牧时最高(极重度放牧>重度放牧>未放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不利于草地磷素的积累,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春季草场 放牧强度 磷素 磷素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牧草生长季放牧强度对藏系绵羊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斌 杨晓霞 +6 位作者 刘文亭 张艳芬 刘玉祯 杨增增 孙彩彩 吕卫东 董全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2-1240,共9页
为探讨牧草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和放牧强度对藏羊体增重的影响,以藏系绵羊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放牧强度在高寒草地开展了重度(每公顷5.13个羊单位)、中度(每公顷3.92个羊单位)和轻度(每公顷3.03个羊单位)的藏羊放牧试验。结果表明:(1)不... 为探讨牧草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和放牧强度对藏羊体增重的影响,以藏系绵羊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放牧强度在高寒草地开展了重度(每公顷5.13个羊单位)、中度(每公顷3.92个羊单位)和轻度(每公顷3.03个羊单位)的藏羊放牧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年际间受环境影响,藏羊日增重存在差异,不同年际当中藏羊日增重为牧草返青期和生长期高于牧草枯黄期,且在牧草枯黄期藏羊日增重存在负增长的现象,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藏羊日增重和牧草生长时期存在斜率为显著负相关(y=0.3088-0.1107x)的直线关系;(2)牧草生长季不同放牧强度下藏羊个体日增重、暖季增重、单位草地面积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年际当中藏羊暖季增重均为中度高于轻度和重度,单位草地面积增重均为轻度低于中度和重度。综上所述,不同放牧强度利用高寒草地暖季放牧场,藏羊体增重从牧草返青期到生长期再到枯黄期逐渐降低,以家畜生产为主兼顾草地的合理利用,高寒草地以中度放牧利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生长季 放牧强度 藏羊 日增重 单位草地面积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通过增强草地植被种间关联性维持系统稳定
3
作者 火久艳 尹亚丽 +4 位作者 赵文 宋江琴 随奇奇 郑文贤 李世雄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4-906,共13页
补播是退化高寒草地重要修复措施,研究放牧对补播草地的影响,对于科学管理和利用补播草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补播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放牧和禁牧对植被群落组成及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禁牧相比,放牧显著增加植物多样性指... 补播是退化高寒草地重要修复措施,研究放牧对补播草地的影响,对于科学管理和利用补播草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补播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放牧和禁牧对植被群落组成及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禁牧相比,放牧显著增加植物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P<0.05),显著减少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积累量;2)放牧提高了杂类草功能群的重要值,且其植物共生网络的平均连通度和平均聚类系数均显著大于禁牧;3)放牧管理措施下的植物群落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高于禁牧,主要由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占有利资源。综上,补播草地冷季放牧,增加了高寒补播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物种生态位分化明显,群落更稳定。该结果为祁连山区域补播高寒草地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 放牧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能群重要值 种间关联性 生态位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增温和刈割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4
作者 木塔力甫·吾布力 马扶林 +5 位作者 刘小伟 王晓丽 张强 杨聪颖 丁颖 郭梁 《草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78-1390,共13页
青藏高原是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该区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对冬季变暖和刈割交互作用的响应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冬季增温、刈割及其互作试验,探究高寒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碳... 青藏高原是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该区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对冬季变暖和刈割交互作用的响应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冬季增温、刈割及其互作试验,探究高寒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碳氮磷循环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冬季增温和刈割均提高了土壤温度而降低了土壤含水量,特别是增温和刈割互作下土壤温度提高3.98℃,但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34.39%(P<0.001)。冬季增温(P=0.023)和刈割(P=0.025)及其互作(P=0.005)均显著影响土壤pH,土壤速效氮含量仅在冬季增温与刈割互作下变化显著(P=0.020),而其他养分含量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相较于增温及增温与刈割互作处理,刈割具有更显著的生态效应。刈割显著提高了土壤碳和氮降解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但各处理对土壤磷降解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磷无显著影响。3)研究区土壤中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孢菌门(Gemmatimonadetes)为主,真菌以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然而,冬季增温、刈割及其互作处理均未显著改变细菌及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负相关。同时,尽管无统计学显著性,土壤含水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较强负相关关系;此外,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与土壤碳和氮降解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刈割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碳、氮降解酶活性。上述结果丰富和拓展了冬季气候变化和人为管理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机制的认识,对准确预测高寒草原有机碳及养分动态变化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期增温 刈割 胞外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