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
作者 韩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历史使命和近代中国艰苦奋斗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和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为人民谋幸福的任务契合。而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方可落地生根、只有本土化方能深入...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历史使命和近代中国艰苦奋斗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和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为人民谋幸福的任务契合。而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方可落地生根、只有本土化方能深入人心,只有时代化方可指导实践、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追求真理、笃行真理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解决问题,创造新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推进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创新,是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密码。在新时代、新征程阶段,实现马克思思想完美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与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嵌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施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74-76,共3页
将大数据嵌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进创新,需要加强数据素养,强化虚拟空间话语权;需要构建价值观数据库,健... 将大数据嵌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进创新,需要加强数据素养,强化虚拟空间话语权;需要构建价值观数据库,健全信息收集分析机制;需要加强日常监测,完善价值观教育预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与实践:积极心理资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飞 白迪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1,共3页
将积极心理资本的教育价值应用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树立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积极的思想... 将积极心理资本的教育价值应用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树立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推进积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资本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反思乡土的灵魂——评李琸长篇小说《返青》
4
作者 刘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5,共7页
青年作家李琸的长篇乡土小说《返青》,~((1))以中国北方姬洼村为叙事背景,以农村妇女李七七的命运为主线,反映20世纪80年代至当下30多年间的乡土社会现实与时代变迁。小说叙事细腻丰满、灵动深沉,并将传统因袭的凝滞、扭曲与人性恶、国... 青年作家李琸的长篇乡土小说《返青》,~((1))以中国北方姬洼村为叙事背景,以农村妇女李七七的命运为主线,反映20世纪80年代至当下30多年间的乡土社会现实与时代变迁。小说叙事细腻丰满、灵动深沉,并将传统因袭的凝滞、扭曲与人性恶、国民劣根性交织在一起,建构了一个我们似曾相识的乡村,更在传统与现代间反思乡土的灵魂,体现了作家对乡土社会的深刻体验与理性审视。这些都唤起了我们的记忆,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劣根性 青年作家 乡土小说 人性恶 小说叙事 乡土社会 理性审视 叙事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思想渊源、核心内容和时代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清 王雪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7,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优良传统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围绕"人民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如何为人民服务"等问题而形成的整体理论形态。它深刻阐释了新...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优良传统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围绕"人民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如何为人民服务"等问题而形成的整体理论形态。它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历史方位中人民的利益诉求,明确了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路径和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开辟了为人民服务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的新发展,是回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各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方法论良方,是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人民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 思想渊源 核心内容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