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县油茶农家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刘凯 侯立英 +4 位作者 莫爱媛 梁斌 韦燕妮 王敬文 陆荣民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5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三江县油茶本地农家种质资源专项调查研究,摸清了该县油茶农家种质类型、生活型、资源分布及储量,分析了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显示:目前,三江县境内本地农家油茶种质资源存在孟江油茶和小果油茶两种类型,其生活型均为灌木。三江... 通过对三江县油茶本地农家种质资源专项调查研究,摸清了该县油茶农家种质类型、生活型、资源分布及储量,分析了其开发利用现状。结果显示:目前,三江县境内本地农家油茶种质资源存在孟江油茶和小果油茶两种类型,其生活型均为灌木。三江县境内的15个乡镇均有本地农家品种小果油茶或孟江油茶分布,其中,小果油茶主要分布于13个乡镇,孟江油茶主要分布于4个乡镇,但仅有古宜镇、八江镇同时分布小果油茶和孟江油茶。截至2023年底,三江县现有本地农家品种油茶林面积37.9万亩,占全县油茶林总面积61.7万亩的61.4%,其中,小果油茶种植面积30.1万亩,孟江油茶种植面积7.8万亩。结论表明:三江县油茶农家品种种植低产低效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是良种缺乏、良法应用不当以及生产条件不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农家种质资源 调查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油茶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石黎身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3期155-155,157,共2页
以三江县为例,从油茶生产的重要性出发,结合三江县油茶生产的现状,探讨三江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油茶 产业发展 广西三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县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效益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培华 《广西林业科技》 1992年第1期5-10,共6页
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改变原有低产油茶林的生态环境,调整茶林的树体结构。使油茶林获得充分的阳光、有效地利用土壤肥力,增加肥料,便使油茶高产稳产。据试验要求,连续三年测产,每公顷总产茶油657.45kg,年均每公顷产219.15kg,每公顷总增产... 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改变原有低产油茶林的生态环境,调整茶林的树体结构。使油茶林获得充分的阳光、有效地利用土壤肥力,增加肥料,便使油茶高产稳产。据试验要求,连续三年测产,每公顷总产茶油657.45kg,年均每公顷产219.15kg,每公顷总增产茶油269.4kg,增产46.67%。是解决当前食用油料的主要途径,也是山区茶农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油茶 低产林 改造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江县油茶种植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远志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9期121-121,149,共2页
油茶种植已经成为三江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解决目前油茶种植中的问题和困难,是相关部门和广大林农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列举了三江县油茶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三江县 油茶 种植 现状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推进广西三江县发展林下经济之管见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禹红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经营林下经济是个古老而新兴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挖掘林业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新途径。本文就如何发挥三江县森林资源优势,有效发展林下经济,促进青山常在,... 经营林下经济是个古老而新兴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挖掘林业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新途径。本文就如何发挥三江县森林资源优势,有效发展林下经济,促进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县 林下经济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改革后林政资源管理对策--以广西三江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祝荣康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高效的林政资源管理能够维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发展。在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改革背景下,采取何种对策来进行有效的林政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林政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以广西三江县为例,对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改革后的林... 高效的林政资源管理能够维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发展。在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改革背景下,采取何种对策来进行有效的林政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林政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以广西三江县为例,对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改革后的林政资源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制度 改革 林政资源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壮嘉 《现代园艺》 2014年第6期222-222,共1页
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掌握先进的造林技术可以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树木质量。本文笔者就我国林业资源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整地、造林方法,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有益意见。
关键词 造林技术 林木资源 封山育林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软油茶4个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亚丽 董倩倩 +4 位作者 袁金凤 牛亚洁 刘忠华 杨善勋 王荣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油茶新品种的产量性状,以岑软油茶的4个无性系品种为试材,采用美国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蒸腾速率(Tr)、气温(Tair)、光合有效辐射(PAR...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油茶新品种的产量性状,以岑软油茶的4个无性系品种为试材,采用美国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蒸腾速率(Tr)、气温(Tair)、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日变化参数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对叶片性状指标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光合色素之间进行方差分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扫描叶片气孔,在单位面积内进行叶片气孔数量的测定,为油茶的科学栽培和选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岑软3号的全天最大Pn最高,为4.81μmol·m-2·s-1;当PAR达到1 800μmol·m-2·s-1时,岑软3号的Pn最大,为10.04μmol·m-2·s-1;岑软3号的叶色为深绿,其叶面积最大;岑软3号单位面积内气孔数量最多;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岑软3号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虽然岑软3号叶绿素a/b的比值最小,但综合来看,岑软3号光合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生理差异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软油茶不同品种无性系和家系变异与优株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子杰 杨善勋 +4 位作者 曾彦江 王荣刚 王黎明 庞晓明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8,共10页
岑软油茶系列品种是油茶优良种质,在其种子繁殖植株中存在较大变异,可以进一步选择改良。以广西省三江县4个岑软品种的10年生嫁接无性系和实生自由授粉家系对比试验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无性系和家系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结果显示:... 岑软油茶系列品种是油茶优良种质,在其种子繁殖植株中存在较大变异,可以进一步选择改良。以广西省三江县4个岑软品种的10年生嫁接无性系和实生自由授粉家系对比试验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无性系和家系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结果显示:果高、果径、果型指数、鲜果质量、果皮厚、单果籽数、果籽质量在无性系间有极显著差异,无性系重复力在0.14~0.95之间。果高、果径、鲜果质量、果皮厚、果籽质量、出籽率、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在家系间有极显著差异,家系遗传率在0.1~0.91之间,相同品种无性系内与家系内的单株间也有较大变幅,家系内单株间变异幅度的上限明显超过无性系,为岑软品种的优株选择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在15项种实指标中,有14项的家系平均值超过无性系平均值,其中家系果油量平均值超过无性系达83.64%,4个种实质量指标(鲜果质量、果籽质量、干籽质量和干仁质量)均值超过45%,3项种实含油量指标(果实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均值超过20%。与嫁接繁殖相比,实生繁殖植株在种实质量与含油率指标方面的优势明显,虽然该发现有待更大规模调查证实,但应该引起对油茶优良种质繁殖利用策略的思考。对主要经济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5%入选率,从4个岑软品种家系内共选出6株综合评价值高的优株,优株果油量均值与无性系和家系均值的优势比分别为4.1和2.2,可作为当地的优良种质进行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家系 无性系 种实性状 变异 选择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江油茶初选种质的变异分析与优株的选择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黎明 杨善勋 +1 位作者 王荣刚 李悦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孟江油茶是局限分布于广西孟江河流域的优良中果油茶种质,尚未实现品种化。在孟江油茶重要分布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初选了树体生长及果实产量表现均优的植株58棵,分析了初选优树生长和种实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孟江油茶无论是在树... 孟江油茶是局限分布于广西孟江河流域的优良中果油茶种质,尚未实现品种化。在孟江油茶重要分布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初选了树体生长及果实产量表现均优的植株58棵,分析了初选优树生长和种实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孟江油茶无论是在树体生长还是在果实性状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变异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干籽质量、干仁质量、冠幅冠高比、二回枝角、单位主梢分枝数、果实含油率、出仁率均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而分枝长度、叶长、冠型、叶宽、单位主梢叶数和分枝角度,在选择中这些性状指标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对较小,可以排除在孟江油茶的选择指标之外。文中还以主要变异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最终评选出的5个产油效率最高的优良种质为MY10、MY14、MY17、MY42、MY21,这5个优良种质可适用于无性扩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江油茶 种质变异 优株选择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区岑溪软枝油茶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差异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开顺 陈江平 +2 位作者 侯立英 吴艺梅 王东雪 《广西林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51-254,共4页
通过比较广西北部的三江、东部的岑溪和南部的南宁3个栽培区,研究了岑软2号、岑软3号2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鲜籽数、鲜籽... 通过比较广西北部的三江、东部的岑溪和南部的南宁3个栽培区,研究了岑软2号、岑软3号2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鲜籽数、鲜籽质量、鲜出籽率或千克籽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岑软2号的果径、鲜籽质量、鲜出籽率、千克籽数及岑软3号的果高、果皮厚度、果形指数、千克籽数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总体上南宁与岑溪栽培区之间的差异较小,而三江与其它2个栽培区之间的差异较显著。不同栽培区之间果实颜色也存在差异,呈现出青色、青绿色、青黄色和青褐色4种不同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无性系 果实 表型性状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油脂积累过程产量性状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东雪 江泽鹏 +2 位作者 吴艺梅 侯立英 张乃燕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为材料,研究果实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产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鲜出籽率无显著变化;干籽出仁率在9月20日之后快速上升,10月25日之后速度逐渐减慢,11月15日之后达... 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为材料,研究果实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产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鲜出籽率无显著变化;干籽出仁率在9月20日之后快速上升,10月25日之后速度逐渐减慢,11月15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种仁含油率和干出籽率均呈上升趋势,10月25日前上升幅度较大,此后速度减慢,并在11月8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9月27日前缓慢升高,之后进入积累高峰期,11月8日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4个性状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鲜出籽率仅与干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以果油率为因变量,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y=-6.402+0.225x1+0.104x2+0.025x3,3个自变量的重要程度为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在广西不同生态区域,针对岑溪软枝油茶栽培品种,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为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油脂 产量性状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欧秀林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4期71-72,共2页
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可产量却偏低而且很不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油茶低产成因和实施综合改造技术,重点解读了林地清理、疏剪、复垦、更新等改造措施,以及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技术。为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提高油茶产量提供... 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可产量却偏低而且很不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油茶低产成因和实施综合改造技术,重点解读了林地清理、疏剪、复垦、更新等改造措施,以及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技术。为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提高油茶产量提供技术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油茶 低产林 改造技术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红芳 唐庆子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2期33-34,共2页
杉木作为高大乔木,对生长环境有着较高要求,本文以广西融江、融安、三江地区为例,探讨杉木种植方法策略,围绕速生丰产的现实需求,总结杉木种植的基本策略与抚育手段,从而提高杉木种植的有效性。
关键词 杉木 栽培 抚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模型在林木生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会德 许仕道 曾俊国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建立生长模型是研究林木生长规律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组合模型建立的原理与方法 ,并以实例介绍林木生长组合模型的建立 ,结果表明 :基于线性规划理论求解组合模型的权重所建的模型精度高于构成它的单一模型精度。
关键词 组合模型 林木 生长规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优良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立英 《广西林业》 2010年第8期44-45,共2页
一、油茶新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 高产稳产油茶园的林地应选择在海拔3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土层厚60厘米以上,植被覆盖度50%以上,土壤PH值5~6,坡向当阳的地方。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优良新品种 油茶 造林地选择 植被覆盖度 土壤PH值 造林技术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树秋播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农韧钢 兰美连 《广西林业科技》 1990年第4期28-30,26,共4页
本文根据1988、1989两年对三江县黑荆树秋播育苗技术的研究,提出黑荆树最适宜的播种时间为8月初,合理施肥及采用冬膜覆盖,是搞好黑荆树冬播育苗和提高一、二级苗率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黑荆树 育苗 秋播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实践与价值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荣康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5期151-151,153,共2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环境友好社会的必要条件,其中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逐渐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自然条件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环境友好社会的必要条件,其中野生动物的保护具有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逐渐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自然条件及其林政管理,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现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实践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 实践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