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县2008年早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1
作者 侯松德 杨玉仙 +2 位作者 李前琦 侯土保 马东妹 《广西植保》 2009年第4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防控措施 发生特点 三江 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温度 早稻 高寒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雨婷 吴婷曼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7期73-74,共2页
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将稻田内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稻田里的害虫又成为鱼类的食物,鱼粪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由此可见,无公害稻田养鱼不仅可以降低养鱼的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稻... 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将稻田内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稻田里的害虫又成为鱼类的食物,鱼粪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由此可见,无公害稻田养鱼不仅可以降低养鱼的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稻田的污染,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文章主要针对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 稻田 养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平衡栽培相关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何金旺 陈爱秋 +4 位作者 覃瑞设 梁忠德 覃代胜 杨金雄 杨平仲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3期24-25,33,共3页
于2008—2009年在中、晚稻上开展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开厢宽度、栽植方式、施氮水平和补灌方式增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厢宽度以1.70~2.55m较为适宜,其增产效果可达7%以上;栽植方式以三角形(品字形)定植产量最高,增产接近或超过1... 于2008—2009年在中、晚稻上开展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开厢宽度、栽植方式、施氮水平和补灌方式增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厢宽度以1.70~2.55m较为适宜,其增产效果可达7%以上;栽植方式以三角形(品字形)定植产量最高,增产接近或超过10%;施氮水平以施N10~12kg/667m2较为适宜,比施N8kg/667m2增产58.1~83.1kg/667m2,增产20.68%~29.57%;沟灌补水方式以长期保持半沟水的"浸润灌溉式"为最佳,增产19.0~26.6kg/667m2、增产4.11%~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水气平衡栽培法 栽植方式 施氮水平 补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金旺 梁雨珍 +2 位作者 张鹏 杨雄令 石仁俊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565-566,共2页
2004-2005年引进黔油10、11、12、14、17、18号等6个黔油系列两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史力丰进行比较试种,试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比对照早熟,抗倒伏,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较强,含油量40%左右.单产有随熟期... 2004-2005年引进黔油10、11、12、14、17、18号等6个黔油系列两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史力丰进行比较试种,试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比对照早熟,抗倒伏,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较强,含油量40%左右.单产有随熟期延迟而提高的趋势,综合性状较好,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县均有推广应用价值。其中,黔油10,17、18号3个品种适宜在双季稻区推广种植,黔油11、12、14号3个品种适宜在单季稻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系列 油菜品种 农艺性状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中稻超级杂交水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程仙枝 侯松德 吴雨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73-74,76,共3页
2011—2013年在三江县对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较高,均达到7 685 kg/hm2以上,以中浙优10号产量最高,达8 550 kg/hm2,综合考虑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稻米品质等,以湘两优... 2011—2013年在三江县对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较高,均达到7 685 kg/hm2以上,以中浙优10号产量最高,达8 550 kg/hm2,综合考虑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稻米品质等,以湘两优2号、中浙优10号、Y两优9号、Y两优302号、Y两优6号较理想,可作为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中稻 超级杂交水稻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寡糖素等植物免疫诱抗剂在中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 杨月策 +1 位作者 侯松德 潘多集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20-121,共2页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分别喷施5%氨基寡糖素+10%醚菊酯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既能达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投入不...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分别喷施5%氨基寡糖素+10%醚菊酯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既能达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投入不大,对水稻生长安全,有推广价值。但从效果和效益综合分析,以推广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醚菊酯1 000倍液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5%氨基寡糖素 植物免疫诱抗剂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育保姆育秧剂在水稻育秧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仙枝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3期32-32,35,共2页
2012—2013年进行了超级杂交稻不同育秧剂育秧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保姆育秧剂育秧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 旱育保姆育秧剂 水稻育秧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