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水泉 高丽玲 +1 位作者 张盛洪 周建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A)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健康者,计算标本的结合指数和阳性率。结果:高血压病Ⅱ期组患者ACLA的平均结合指数显著高于健康...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A)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健康者,计算标本的结合指数和阳性率。结果:高血压病Ⅱ期组患者ACLA的平均结合指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组的ACLA阳性40例(27.6%),有脑梗塞的高血压病组ACLA阳性率高于无脑梗塞组。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测定ACLA对预测高血压病的程度和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磷脂 抗体 缺血性脑中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宏斌 张娅东 +1 位作者 黄跃 陈晓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肝硬化患者 6 4例。男 4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5岁± 2 3岁。其中乙型肝炎性肝硬化 5 7例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心源性肝硬化 1例 ,伴消化道出血 2 0例 ,腹...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肝硬化患者 6 4例。男 4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5岁± 2 3岁。其中乙型肝炎性肝硬化 5 7例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心源性肝硬化 1例 ,伴消化道出血 2 0例 ,腹水 36例 ,肝性脑病 12例和肝肾综合症 4例。按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 :A级 2 8例 ,B级 2 3例 ,C级 13例。采用RIA法检测空腹血浆NPY水平 ,并与 4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2岁± 2 0岁 )健康人作对照。肝硬化A级患者血浆NPY含量 (12 1 6± 2 8 9) 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 (142 3± 40 5 ) pg/ml(P <0 0 5 )。肝硬化B级 (6 3 4± 2 4 8) pg/ml,C级 (4 5 6± 2 1 7) pg/ml患者血清NPY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A级患者 (P <0 0 1)。肝硬化患者血浆NPY含量显著低下 ,并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更多 ,提示NPY可能参与了肝损害的病理过程 ,并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神经肽Y 肝硬化 血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被引量:8
4
作者 邱栋发 黄窕 庄梁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 0 .8g加入 1 0 %葡萄糖溶液 2 5...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 0 .8g加入 1 0 %葡萄糖溶液 2 50mL中静脉滴注 ,qd ,连用 1 0~ 1 4d ,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分别由用药前的 (6 .68± 0 .56) ,(1 3.76± 2 .0 1 ) ,(1 .87±0 .1 1 )mPa·s和 (2 2 .1 5± 0 .56)s,降至用药后的 (6 .1 8± 0 .43) ,(1 2 .2 3± 1 .86) ,(1 .64± 0 .0 9)mPa·s和 (2 0 .1 8± 0 .36)s(均P <0 .0 5) ,有效率为 94.2 % ;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 (P >0 .0 5) ,有效率为 88.2 %。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在使用丹参粉针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粉针剂是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制剂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粉针剂 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药治疗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田建华 朱风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2期713-714,共2页
为了探讨手指不同取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 ,按取血方法随机分为自然流出组 (A组 )、按摩组 (B组 ) ,挤血组 (C组 ) ,每组 2 0例。患者晚饭后空腹 12 h,于次日晨选择其左手无名指采取末梢血即在床边用快速血糖仪检测 ,同时抽... 为了探讨手指不同取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 ,按取血方法随机分为自然流出组 (A组 )、按摩组 (B组 ) ,挤血组 (C组 ) ,每组 2 0例。患者晚饭后空腹 12 h,于次日晨选择其左手无名指采取末梢血即在床边用快速血糖仪检测 ,同时抽取静脉血送实验室用己糖激酶法 (HK法 )作检测对照 ,采用配对资料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 HK法较为接近 (t=1.183,P>0 .0 5 ) ;B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 HK法相差较大 (t=3.819,P<0 .0 1) ;C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 HK法相差最大 (t=5 .2 0 5 ,P<0 .0 0 1)。提示不同取血方法会影响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准确性 ,在进行快速血糖仪测定时宜采用自然流出法取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血方法 快速血糖仪 血糖 测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栋发 黄窕姮 张招莲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 :评价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 35例肺癌化疗患者 ,采用自身交替对照的方法 ,观察单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 8mg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结果 :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 目的 :评价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 35例肺癌化疗患者 ,采用自身交替对照的方法 ,观察单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 8mg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结果 :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分别为 91.4% ,94.3 % ;甲氧氯普胺的控制率分别为 6 5 .7% ,74.3 %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丹司琼 甲氯氯普胺 肺癌 呕吐 药物疗法 化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后壁心肌肥厚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闽溪 沈庆乐 +2 位作者 李培英 林美明 黄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6期452-452,46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与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bFGF)之间的临床关系及意义。方法住院高血压患者共243例,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高血压左心室后壁心肌肥厚>11.1mm108例;高血压左心室后壁厚度≤11mm 135例。采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与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bFGF)之间的临床关系及意义。方法住院高血压患者共243例,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高血压左心室后壁心肌肥厚>11.1mm108例;高血压左心室后壁厚度≤11mm 135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bFGF。结果高血压左心室后壁心肌肥厚组、高血压非左心室后壁肥厚组bFGF水平分别为(342.42±11.611)μg/ml、(269.43±8.01)μg/m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bFGF水平高血压左心室后壁心肌肥厚组>高血压非左心室后壁肥厚组>正常对照组。bFGF在心肌重构、心肌肥厚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肥厚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脑钠肽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益红 陈晓曦 王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142-142,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脑钠肽(BNP)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ACS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排除症状性心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脑钠肽(BNP)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ACS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排除症状性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检测各组BNP浓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AMI组、UAP组及对照组BNP浓度分别为:(560±102)pg/ml(、180±80)pg/ml、(34±23)pg/ml,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同期各组hsCRP均有显著差异,同时多部位梗死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单部位梗死组。结论BNP可作为ACS患者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水泉 周建跃 +1 位作者 姚光辉 林暖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5期315-316,共2页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MP—140)的变化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VWF和GMP—140.结果显示,冠心...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MP—140)的变化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VWF和GMP—140.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VWF和CMP—140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MI和UA的VWF和GMP—140测值与S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AMI与UA之间上述指标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VWF和GMP—140水平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a颗粒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疗效观察
10
作者 陈晓曦 郭益红 +1 位作者 王洁 陈丽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6),阿斯匹林100mg/d,普通肝素300IU.kg-1.d-1,B组(n=36),阿斯匹林100mg/d,LMWH(速避林)86U/kg皮下注射,2次/d,疗效为7d,记录治...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36),阿斯匹林100mg/d,普通肝素300IU.kg-1.d-1,B组(n=36),阿斯匹林100mg/d,LMWH(速避林)86U/kg皮下注射,2次/d,疗效为7d,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状况及凝血指标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ST段改变程度、总缺血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但两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B组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部分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MWH抗凝治疗UAP较普通肝素疗效肯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近期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0例
11
作者 邱栋发 黄窕姮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 :评价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氟罗沙星注射液 0 .2~ 0 .4g稀释于 5 %~ 10 %葡萄糖溶液 2 5 0~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7d 1个疗程。结果 :氟罗沙星治疗有效率 90 .0 % ,细菌清除率87.0 % ,不... 目的 :评价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氟罗沙星注射液 0 .2~ 0 .4g稀释于 5 %~ 10 %葡萄糖溶液 2 5 0~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7d 1个疗程。结果 :氟罗沙星治疗有效率 90 .0 % ,细菌清除率87.0 % ,不良反应发生率 6.0 %。结论 :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注射液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清除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黄跃 许鲁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365000)黄跃,许鲁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达9.5%,而再次出血时高达60%以上[1]。其药物治疗... 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365000)黄跃,许鲁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达9.5%,而再次出血时高达60%以上[1]。其药物治疗过去一直以垂体后叶素为主。但该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奥曲肽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