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明市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的建立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穗雯 姚敏蓉 +3 位作者 吴芳燕 赵勇 林金梅 刘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7,共9页
【目的】建立福建省三明地区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研究各指标在妊娠期的变化趋势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水平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23年3月29日至2023年6月28日在三明市第一医院产科就诊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605名单胎妊娠孕妇... 【目的】建立福建省三明地区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研究各指标在妊娠期的变化趋势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水平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23年3月29日至2023年6月28日在三明市第一医院产科就诊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605名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并纳入同期229名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建立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以P2.5~P97.5区间表示,对比各指标在妊娠期的变化趋势,并与全国各地区相同类型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SH、FT_(4)、FT_(3)在妊娠各期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早期TSH、FT_(4)水平明显降低,妊娠早期FT_(3)水平与非孕期妇女相似。妊娠中期开始,TSH水平升高、FT_(3)及FT_(4)水平逐渐下降。本研究建立的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指标参考范围如下:妊娠早期:TSH(0.068,2.943)μU/mL,FT_(3)(4.302,6.888)pmol/L,FT_(4)(8.240,14.719)pmol/L;妊娠中期:TSH(0.419,3.274)μU/mL,FT_(3)(4.074,6.629)pmol/L,FT_(4)(6.726,11.980)pmol/L;妊娠晚期:TSH(0.422,3.570)μU/mL,FT_(3)(3.741,5.850)pmol/L,FT_(4)(6.103,10.347)pmol/L。全国各省市建立的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具有较大差异。【结论】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与非妊娠妇女不同,且妊娠各期孕妇TSH、FT_(3)、FT_(4)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受到地域、人群、实验室检测方法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三明地区特异性的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有益于本地区妊娠人群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激素 参考范围 甲状腺疾病 妊娠结局 各省市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帕金森病家系相关基因的筛查和危险度分析
2
作者 许茜 范丽华 +7 位作者 林昆明 吴方真 周美 倪慧心 刘海鑫 范自立 高正涛 林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8-896,共9页
目的:通过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遗传家系成员的高通量基因筛查,发现疾病相关突变位点并检测其在人群中对疾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早发型PD遗传家系中19名成员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和全外显子... 目的:通过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遗传家系成员的高通量基因筛查,发现疾病相关突变位点并检测其在人群中对疾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早发型PD遗传家系中19名成员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和全外显子基因分型,并通过对家系外散发人群58人进行测序验证,筛选具有较高风险的突变位点。结果:芯片连锁分析发现3个染色体区段、全外显子测序和共表达分析筛选出24个可能与疾病关联的基因。其中5个位点基因型与患病结局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6且P<0.05,表示具有关联。通过家系外散发患者测序验证,Ddx56基因(OR=10.923)和Aspn基因(OR=8.198)的突变对患病结局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患者进行多层次突变位点筛查分析,发现外显子区域的5个突变基因Pdxdc1、Ddx56、Aspn、Rbm28和Shisa9可能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帕金森病 全外显子测序 连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溶液开启后有效期限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邱小雪 许玲珍 +2 位作者 谢黎芳 叶芬 刘晓菁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2期2114-2115,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 内分泌科 无菌技术 临床工作 病人 药物 含量 溶液 教科书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种文 叶彼德 +3 位作者 张起楷 王慧华 黄梓平 张连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8-440,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介入疗法 中晚期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邓水泉 高丽玲 +1 位作者 张盛洪 周建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A)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健康者,计算标本的结合指数和阳性率。结果:高血压病Ⅱ期组患者ACLA的平均结合指数显著高于健康...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A)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健康者,计算标本的结合指数和阳性率。结果:高血压病Ⅱ期组患者ACLA的平均结合指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组的ACLA阳性40例(27.6%),有脑梗塞的高血压病组ACLA阳性率高于无脑梗塞组。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测定ACLA对预测高血压病的程度和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磷脂 抗体 缺血性脑中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附31例报告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尚德 卢芳萍 张盛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3-203,205,共2页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反呼)是儿科常见病,为了探讨其与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对31例反呼住院患儿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T细胞亚群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及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琪霞 白育瑄 +8 位作者 唐永利 郝改琳 翁亚娟 骆云霞 庞建喜 杨海燕 康宙清 李育梅 黄仕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国外已开展老年皮肤干燥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但我国尚缺相关数据。文章旨在探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症的现患率和流行特征,为有效干预皮肤干燥症提供参考。方法人选全国52所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1067名护.士通过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 目的国外已开展老年皮肤干燥症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但我国尚缺相关数据。文章旨在探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症的现患率和流行特征,为有效干预皮肤干燥症提供参考。方法人选全国52所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1067名护.士通过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在统一时间、采用相同方法对≥60岁住院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皮肤干燥症采用国际标准进行计分,区分严重度;同时收集发生部位、伴随症状、健康状况、压疮发生风险等资料。结果共获14675例有效资料,男8268例(56.30%)、女6413例(43.70%),年龄60~102岁,平均(73.53±8.99)岁,发现皮肤干燥症总现患率38.78%(5691/14675),皮肤瘙痒总现患率9.78%(1435/14675)。临床特征:以轻度(51.59%)最多,其次为中度(30.01%);好发部位多见于下肢(5.46%),其次为下肢合并上肢(40.05%);皮肤干燥症伴瘙痒占22.60%(1286/5691),以重度干燥症的皮肤瘙痒率最高(31.05%),依次为中度(27.11%)和轻度(17.06%)。人口学特征:汉族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少数民族老年(39.04%vs 33.13%,P=0.002)。男性高于女性(39.75%6 vs 37.53%,P=0.006),>80岁组高于71~80岁组和60~70岁组(50.19%vs 40.43%vs 31.65%,P<0.001)。健康状况特征:住院时间>30d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8~30d者和≤7d者(54.69%vs 35.68 ts 39.24%,P<0.001)。患有≥2种慢性病共病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1种和无慢性疾病者(43.47%vs 34.79%vs 28.37%,P<0.01);使用≥2种药物者皮肤干燥症现患率高于使用1种和未用任何药物者(42.61%vs 35.84%vs27.03%,P<0.01)。低清蛋白血症者高于正常者(41.68%vs 37.73%,P<0.001);贫血者高于无贫血者(40.59%vs 37.81%,P=0.002)。结论我国住院老年皮肤干燥症现患率处于较高水平,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好发于下肢,皮肤瘙痒是常见伴随症状,皮肤瘙痒率随干燥症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汉族、男性.慢性病共病、联合用药.低蛋白和贫血以及80岁以上高龄患者是预防皮肤干燥症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皮肤干燥症 横断面调研 现患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之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秋香 林斐茵 丁希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病案统计 病案首页 手术切口分类 愈合等级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颈源性头痛的神经阻滞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爱军 陈申平 林思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 颈源性头痛 老年人 椎旁神经阻滞 临床综合征 颈部软组织 临床表现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1 位作者 翁明珠 余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被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并发症原因与处理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均先行食管造影,测量病变长度,取X线正位片上病变长度减去放大率21.5%±2.45,作为病变实际长度。选... 目的:探讨国产被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并发症原因与处理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均先行食管造影,测量病变长度,取X线正位片上病变长度减去放大率21.5%±2.45,作为病变实际长度。选择大于测得病变实际长度4cm支架,支架直径大于病变段以上正常食管腔直径的15%~20%,一般以16~20mm为宜。在超滑导丝、导引导管引入超硬导丝将支架植入预定部位,狭窄严重者先予球囊扩张再植入支架,亦有先植入支架后辅以球囊扩张。结果:20例患者共植入18枚支架,2例因食管腔完全闭塞,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而放弃。成功率为90%。支架植入后占位效应引发的胸骨后疼痛16例、气管支气管压迫性胸闷呼吸困难2例,食物嵌顿2例;出血1例,支架移位1例,再狭窄1例。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有效,认识和掌握并发症原因与处理方法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宏斌 张娅东 +1 位作者 黄跃 陈晓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肝硬化患者 6 4例。男 4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5岁± 2 3岁。其中乙型肝炎性肝硬化 5 7例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心源性肝硬化 1例 ,伴消化道出血 2 0例 ,腹...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肝硬化患者 6 4例。男 4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5岁± 2 3岁。其中乙型肝炎性肝硬化 5 7例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心源性肝硬化 1例 ,伴消化道出血 2 0例 ,腹水 36例 ,肝性脑病 12例和肝肾综合症 4例。按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 :A级 2 8例 ,B级 2 3例 ,C级 13例。采用RIA法检测空腹血浆NPY水平 ,并与 4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2岁± 2 0岁 )健康人作对照。肝硬化A级患者血浆NPY含量 (12 1 6± 2 8 9) 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 (142 3± 40 5 ) pg/ml(P <0 0 5 )。肝硬化B级 (6 3 4± 2 4 8) pg/ml,C级 (4 5 6± 2 1 7) pg/ml患者血清NPY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A级患者 (P <0 0 1)。肝硬化患者血浆NPY含量显著低下 ,并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更多 ,提示NPY可能参与了肝损害的病理过程 ,并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神经肽Y 肝硬化 血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附321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凤銮 李建峰 杨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9-380,共2页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由于其各种生理功能不成熟,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现就我院1996~2001年收治的32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早产儿 并发症 胎龄 出生体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前物品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丽明 邱小雪 +6 位作者 邓水珠 陈玉蓓 杨晖 陈萍 高洁 钟凤麟 苏立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956-959,共4页
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将收集到的各手术专科的术前物品资料制作成电子书,并应用于实际手术中。与启用备物电子书前比较,使用电子书备物后护士的备物准确率有所提高,术前备物时间有所缩短,巡回护士往返添置术中物品的次数减少,术中医疗耗... 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将收集到的各手术专科的术前物品资料制作成电子书,并应用于实际手术中。与启用备物电子书前比较,使用电子书备物后护士的备物准确率有所提高,术前备物时间有所缩短,巡回护士往返添置术中物品的次数减少,术中医疗耗材的损失件数减少,护士满意度较前有提升(P<0.05);医生的满意度提高(P<0.05),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书 电子化管理 优化 术前物品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TF、tPA和PAI-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美明 林闽溪 +1 位作者 沈庆乐 李培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 (≥ 60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和稳定型心绞痛 ( SA)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1)的变化。方法 采用 ELISA双夹心法。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 目的 观察老年人 (≥ 60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和稳定型心绞痛 ( SA)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1)的变化。方法 采用 ELISA双夹心法。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F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对比 ,血浆 t PA活性、t PA/PAI-1明显降低 ,PAI-1活性明显增高 (均为 P<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 ,可能对老年人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组织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胆碱稀释后静脉注射可减轻肌束颤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爱军 陈伟华 陈申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3-83,共1页
将琥珀胆碱稀释后用于全麻快速诱导能否减轻肌束颤?我们选择了40例病员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一般情况良好、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体态不过胖的择期开胸手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 将琥珀胆碱稀释后用于全麻快速诱导能否减轻肌束颤?我们选择了40例病员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一般情况良好、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体态不过胖的择期开胸手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异丙嗪25mg。对照组在给氧去氮同时依次静注安定0.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束颤 琥珀胆碱 静脉注射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被引量:8
17
作者 邱栋发 黄窕 庄梁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 0 .8g加入 1 0 %葡萄糖溶液 2 5...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 0 .8g加入 1 0 %葡萄糖溶液 2 50mL中静脉滴注 ,qd ,连用 1 0~ 1 4d ,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分别由用药前的 (6 .68± 0 .56) ,(1 3.76± 2 .0 1 ) ,(1 .87±0 .1 1 )mPa·s和 (2 2 .1 5± 0 .56)s,降至用药后的 (6 .1 8± 0 .43) ,(1 2 .2 3± 1 .86) ,(1 .64± 0 .0 9)mPa·s和 (2 0 .1 8± 0 .36)s(均P <0 .0 5) ,有效率为 94.2 % ;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 (P >0 .0 5) ,有效率为 88.2 %。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在使用丹参粉针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粉针剂是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制剂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粉针剂 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药治疗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选择素P、L、E、一氧化氮及超氧化歧化酶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庆乐 邓水泉 +3 位作者 李培英 林闽溪 林美明 张存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77-178,186,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选择素 P、L、E(SP、SL、SE) ,一氧化氮 (NO)及超氧化歧化酶 (SOD)的变化及 SP、SL、SE与 NO、SOD之间的关系。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 (男 5 5例 ,女 15例 )分为四个亚组 :非心绞痛组 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10例 ...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选择素 P、L、E(SP、SL、SE) ,一氧化氮 (NO)及超氧化歧化酶 (SOD)的变化及 SP、SL、SE与 NO、SOD之间的关系。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 (男 5 5例 ,女 15例 )分为四个亚组 :非心绞痛组 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10例 ,心绞痛组 2 0例 ,缺血性心肌病组 10例。对照组 2 0例 ,比较两组选择素 P、L、E及 NO、SOD水平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心肌病组、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非心绞痛组 SP、SL、SE、NO、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缺血性心肌病组、心绞痛组 SP、SL、SE及 NO、SOD显著高于非心绞痛组(P<0 .0 1)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SE、NO及 SOD明显高于非心绞痛组 (P<0 .0 5~ P<0 .0 1) ;与心绞痛组比较 ,缺血性心肌病组 SP、SL、SE、NO明显升高 (P<0 .0 1) ,SOD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比较 ,缺血性心肌病组 SP、SL、SE、NO、SOD均有显著升高 (P<0 .0 1)。SP、SL、SE分别与 NO、SOD正相关 (r=0 .6 0、0 .6 2、0 .5 9P<0 .0 1;r=0 .5 4、0 .5 8、0 .5 1,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选择素 冠心病 一氧化氮 超氧化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弛豫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旺钏 纪孝峰 +5 位作者 郑英 范彩霞 赖文忠 赵炎 罗菊香 郑可利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78-2484,共7页
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聚丙烯酸包覆、良好亲水性的Fe_3O_4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Fe^(2+)和Fe^(3+)比例对所得纳米粒子的影响。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所得产物为Fe_3O_4,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微粒表面成功包覆聚丙... 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聚丙烯酸包覆、良好亲水性的Fe_3O_4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Fe^(2+)和Fe^(3+)比例对所得纳米粒子的影响。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所得产物为Fe_3O_4,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微粒表面成功包覆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和分布用透射电镜分析,平均晶粒大小用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Fe^(2+)∶Fe^(3+)加入摩尔比1∶1.5、1∶1.75和1∶2所得3个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分析平均粒径分别为7.2 nm、6.7 nm和8.3nm,X-射线衍射分析平均晶粒大小分别为9.1 nm、8.2 nm和9.1 nm。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所得样品均含有部分大粒径的颗粒,应是颗粒出现部分团聚。磁性分析证实所得样品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弛豫性能分析表明1∶1.5样品适合用于T1造影剂,1∶1.75和1∶2适合用于T2造影剂。该研究可为磁共振造影剂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共沉淀 超顺磁 磁共振造影剂 弛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结膜部炎症者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青平 郑红 +2 位作者 李雯 葛飞凤 杨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2-543,共2页
目的 探讨我国睑结膜部炎症者病灶部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 (Cpn)。 方法 收集 39例慢性结膜炎、沙眼患者的睑结膜病灶部刮取物 ,应用nestedPCR(n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 (Cpn)和沙眼衣原体 (Ct)核酸。并随机抽取 2例CpnnPCR阳性产物进... 目的 探讨我国睑结膜部炎症者病灶部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 (Cpn)。 方法 收集 39例慢性结膜炎、沙眼患者的睑结膜病灶部刮取物 ,应用nestedPCR(n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 (Cpn)和沙眼衣原体 (Ct)核酸。并随机抽取 2例CpnnPCR阳性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 ,加以佐证。 结果  39例患者中Cpn阳性 13例 ( 33 3% ) ,Ct阳性 5例( 12 8% )。慢性结膜炎和沙眼病例均有Cpn和Ct阳性者。 2例CpnnPCR阳性产物经全自动DNA测序与Cpn(CWL—2 9株 )高度同源。结论 我国睑结膜部炎症者病灶部存在C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结膜炎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