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明林票改革的增收效应机制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秀媚 张昌财 张毅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在构建“三明林票改革—要素配置—农户收入”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三明林票改革对农户、村集体、国有林场增收效应的影响机理。发现三明林票改革通过影响生产要素在集体林和国有林之间的流动... 在构建“三明林票改革—要素配置—农户收入”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三明林票改革对农户、村集体、国有林场增收效应的影响机理。发现三明林票改革通过影响生产要素在集体林和国有林之间的流动与优化配置,达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目的,对村民、村财、林场等三方收入均有较大的增长效应;同时可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比重,促进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提高。建议继续推进林票产品标准化工作,创新扩大林票发行规模,完善林票交易平台和技术管理系统,确保林票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票制度 增收效应 要素配置 三明市沙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苏铁救护与繁育技术
2
作者 汤元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加强野生苏铁资源保护,丰富福建沙县地区四川苏铁种群数量,改善当地该物种的群落生存环境。基于该物种保护实践,总结了其救护和繁育技术,主要包括就地保护与移植繁育2种措施。就地保护包括选择生长健壮、叶冠茂盛的母树,开沟穴施复合... 为加强野生苏铁资源保护,丰富福建沙县地区四川苏铁种群数量,改善当地该物种的群落生存环境。基于该物种保护实践,总结了其救护和繁育技术,主要包括就地保护与移植繁育2种措施。就地保护包括选择生长健壮、叶冠茂盛的母树,开沟穴施复合肥或腐熟饼肥,针对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开展生长调查和建立技术档案;移植繁育包括选择与原生长环境相似的移植地,安装灌溉系统,选择生长健壮的移植母株、带土挖出,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可改善野生四川苏铁群落生存环境,增加其种群数量,达到救护该物种的目的。本文为建设以救护、科学研究和推广示范为一体的集约化、产业化苏铁资源保护基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苏铁 救护 繁育 珍稀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不同密度套种鄂西红豆树初期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昌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5期98-102,共5页
选择22年生人工杉木林间伐调整林分密度后套种鄂西红豆树,设计3种不同密度套种方式:A处理为杉木900株/hm^(2)套种鄂西红豆树600株/hm^(2)、B处理为杉木750株/hm^(2)套种鄂西红豆树750株/hm^(2)、C处理为杉木600株/hm^(2)套种鄂西红豆树... 选择22年生人工杉木林间伐调整林分密度后套种鄂西红豆树,设计3种不同密度套种方式:A处理为杉木900株/hm^(2)套种鄂西红豆树600株/hm^(2)、B处理为杉木750株/hm^(2)套种鄂西红豆树750株/hm^(2)、C处理为杉木600株/hm^(2)套种鄂西红豆树900株/hm^(2),比较人工杉木林不同密度套种鄂西红豆树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套种6年后,杉木和鄂西红豆树的生长量均随杉木保留密度的降低而增大,对2个树种的保存率没有显著影响,以C处理形成的异龄复层林的生长效果最佳,杉木的平均胸径达22.6 cm,平均树高达16.8 m,平均单株材积达0.3214 m^(3),平均蓄积量达192.197m^(3)/hm^(2);鄂西红豆树的平均胸径达5.5 cm,平均树高达6.5 m,平均单株材积达0.0086 m^(3),平均蓄积量达7.224 m^(3)/hm^(2);杉木、鄂西红豆树的合计蓄积量达199.421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鄂西红豆树 保留密度 林下套种 生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下闽楠更新层混交技术
4
作者 何绍斌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11,33,共6页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混交比例和伴生树种对林下种植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交比例对林下种植闽楠生长有极显著作用,较低混交比例(5楠1樟)能够显著促进闽楠的生长,而高混交比例(1楠1樟),对闽楠生长有着极显著性抑制作...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混交比例和伴生树种对林下种植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交比例对林下种植闽楠生长有极显著作用,较低混交比例(5楠1樟)能够显著促进闽楠的生长,而高混交比例(1楠1樟),对闽楠生长有着极显著性抑制作用;不同伴生树种对林下闽楠、伴生树种及整体林分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早期速生的香樟、枫香、山杜英、木荷均能适应林下更新层生长,是闽楠更新层混交林营建中的优良伴生树种。在林下闽楠更新层培育过程中,对闽楠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混交比例均在20%以下,且伴生树种均较闽楠速生。因此选择前期速生的伴生树种并保持较低的伴生树种比例是林下混交种植闽楠促成技术的关键;对于高混交比例模式,可通过间伐、间挖等方式对伴生树种进行早期收获,调整种间关系,改善生长光环境和营养供给,促进闽楠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更新层 闽楠 伴生树种 混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在竹林中沉降和飘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春枝 洪宜聪 +3 位作者 罗宝仙 刘化桐 朱祥锦 郭宝宝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探究不同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降和飘移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喷雾助剂的可行性,破解无人机喷雾的关键技术,该研究以无添加助剂为对照,在喷雾药液中分别添加不同用量的5种助剂,开展雾滴检测和野外防治试验,分析不同助剂及其不同用量对... 为探究不同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降和飘移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喷雾助剂的可行性,破解无人机喷雾的关键技术,该研究以无添加助剂为对照,在喷雾药液中分别添加不同用量的5种助剂,开展雾滴检测和野外防治试验,分析不同助剂及其不同用量对雾滴的沉降分布、飘移及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U伴、加加乐等5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雾滴的飘失,最适用量均为90 mL/hm^(2),助剂可大幅提高雾滴在靶标区域的沉积量,提升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喷雾助剂 雾滴沉积 毛竹林 害虫 防治效果 福建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人工林中樟巢螟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思禄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26-31,共6页
于2021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官庄国有林场池村工区对樟巢螟幼虫虫苞在闽楠人工林中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应用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等7个理论公式对樟巢螟幼虫虫苞的空间格局进行检验,采用丛生指标(I)、聚集度指标(CA)... 于2021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官庄国有林场池村工区对樟巢螟幼虫虫苞在闽楠人工林中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应用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等7个理论公式对樟巢螟幼虫虫苞的空间格局进行检验,采用丛生指标(I)、聚集度指标(CA)、平均拥挤度指标(M*)等聚集度指标分析樟巢螟虫苞的空间格局,并采用Iwao回归、Taylor的幂法则、M*-M等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樟巢螟幼虫虫苞在闽楠人工林中趋向聚集分布,其空间格局以Poisson-二项分布为主,其聚集是受其自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樟巢螟幼虫虫苞在闽楠人工林中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1.7051/x-+0.6836)/D^(2),序贯抽样方程为T_((n))=nm_(0)±√n(1.7051m_(0)+0.6836m_(0)^(2))。研究结果可为该虫的林间虫情监测调查与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巢螟 闽楠人工林 空间格局 理论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雾化喷头对雾滴在竹林中沉降分布及害虫防效的影响
7
作者 洪宜聪 罗宝仙 +1 位作者 刘化桐 许春枝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为明确不同喷头型号对无人机喷雾雾滴在竹林中沉积分布和防效的影响,揭示无人机喷雾的关键技术,研究选用不同型号雾化喷头,开展无人机喷雾雾滴检测和林间防治试验,分析不同喷头型号对雾滴的覆盖密度、沉降率、有效喷幅、密度变异系数和... 为明确不同喷头型号对无人机喷雾雾滴在竹林中沉积分布和防效的影响,揭示无人机喷雾的关键技术,研究选用不同型号雾化喷头,开展无人机喷雾雾滴检测和林间防治试验,分析不同喷头型号对雾滴的覆盖密度、沉降率、有效喷幅、密度变异系数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洒系统的雾化喷头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较大,在竹林喷雾中,无人机雾化喷头以SX110015VS型号为宜,其雾滴在竹林中的沉积分布状况最佳,雾滴穿透性最强,防治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喷头型号 雾滴分布 毛竹林 防治效果 福建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